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生活中十大厌氧菌,你都知道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23
核心提示: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一直存在一群只能在无氧或低氧分环境下生长的微生物,它们对人类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那就是厌氧微生物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一直存在一群只能在无氧或低氧分环境下生长的微生物,它们对人类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那就是厌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绝大多数为细菌,很少数是放线菌,极少数是支原体,因此也常称之为厌氧菌。

 

厌氧微生物在人类生活的环境和人体中广泛存在,所以一直是科学家和医生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微生物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厌氧微生物正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线中,并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它们。

 

 

1


什么是厌氧菌

 

厌氧菌(anaerobic bacteria)是指无氧或氧化还原电势低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的一类细菌。这类细菌由于缺乏完善的酶系统,因此只能以无氧发酵进行能量代谢。

 

2


厌氧菌的分布与危害


厌氧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包括环境、土壤、水源和动物中。其中,人体本身也有众多的厌氧菌,大多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的皮肤、腔道的深部黏膜表面。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厌氧菌对人体无害,只有当组织缺血、坏死或者需氧菌感染等情况下,会诱发感染,从而造成腹腔内感染、牙周炎及妇科炎症、外伤及上呼吸道感染等一系列疾病。

 

3


厌氧菌分类

 

根据对厌氧的耐受程度不同,可将被分为三大类:

 

(1)对氧极端敏感的厌氧菌:这类细菌对厌氧条件要求很高,在空气中暴露10min即死亡,临床上很难分离出。

 

(2)中度厌氧菌:此类厌氧菌较为常见,在相应的技术条件下,容易被分离出,即使在空气中暴露60~90min或在脓汁抽出72h后仍然能被分离出来。

 

(3)耐氧厌氧菌:这类细菌不能利用氧,在无氧条件下生长好,而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不佳。

 

4


生活中常见的厌氧菌

 

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
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
(Clostridium etani)是引起破伤风的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长 4~8μm,宽 0.3~0.5μm。它以芽胞形式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如泥土、人畜肠道、粪便、皮肤和锈器表面等。

 

在缺氧环境中,破伤风杆菌芽胞发育为增殖体,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破伤风溶血毒素和破伤风痉挛毒素。前者可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和心肌损害;后者是一种神经毒素并导致了破伤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毒素之一,人类最小致死剂量仅为2.5ng/Kg。
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

 

产气荚膜杆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为梭状芽胞杆菌类属,是厌氧、无动力、能产生芽胞的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单独或成双排列,两段钝圆,芽孢大,卵圆形,位于次端,在机体内可形成荚膜。

 

产气荚膜梭菌属于人和动物肠道内正常菌群的成员,是肠道内的条件致病菌,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当机体受到饮食、药物、微生物、环境因素等影响及自身生理状态发生变化时,肠道菌群平衡会遭到破坏,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此时产气荚膜梭菌过度繁殖,使肠道正常菌群受到抑制,并产生外毒素。由于该菌存在于人粪及温血动物的粪便内,可作为粪便污染水体和土壤的指示菌。

肉毒梭状芽胞杆菌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是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鞭毛无荚膜,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海洋、湖泊沉积物以及人畜粪便中。该菌在自然界中生命力顽强,在干燥环境中可存活数十年之久,在有氧状态下,一般没有致病性。在厌氧环境下,会分泌一种毒力作用强烈的神经外毒素, 即肉毒杆菌毒素,其毒性超过任何其他已知的天然毒素,0.1-1μg就可以引起人类中毒死亡。

 

肉毒梭菌常会污染、滋生于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和罐头等食品,又因其芽孢耐热,一般煮沸需经1~6h,或121℃高压蒸汽4~10min才能杀死,易引起食物中毒。目前,在食品行业中,罐头的杀菌效果一般以肉毒梭菌为指示细菌。

艰难梭状芽胞杆菌


艰难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又称艰难梭菌,为严格的专性厌氧型细菌,无荚膜,革兰染色阳性粗长杆菌,培养2天后有转为革兰阴性的趋向。主要分布于土壤、水、干草、沙、动物和人的粪便中,此外还大量存在婴儿的肠道中,是新生儿肠道中正常菌群。该菌可引起肾盂肾炎、脑膜炎、腹腔及阴道感染、菌血症和气性坏疽等,目前是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之一。

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是一种与成人牙周炎关系密切的专性厌氧革兰氏阴性球杆菌,也是导致慢性牙周炎最为典型的一种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无糖分解特性但具有蛋白分解特性。牙龈卟啉单胞菌存在于健康人群中,并且被认为是宿主适应性病原体,只有当宿主和细菌之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后,才能引起致病。同时,该菌也可能参与调节菌斑生物膜的发展,协调和控制其病理生理机制,以减少对宿主的损害。

志贺氏菌

 

志贺氏菌(Shigella)通称痢疾杆菌,是一类兼性厌氧型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耐寒,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但不产气。根据其抗原构造的不同,可分为痢疾、福氏、鲍氏和宋内志贺氏菌四群,共48个血清型。志贺氏菌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全世界年病例数超过2亿。在我国,志贺氏菌食物中毒,主要是由宋内氏志贺菌引起,经粪-口途径进行传播。此类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由饮水、热肉制品等引起。

乳酸杆菌

 

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是一群杆状或球状的革兰氏阳性菌,因量乳酸而发酵糖产生大命名。其存在广泛,嗜酸性,在pH为3~6的环境中均能生存,是无芽胞杆菌中是耐酸力最强的,一般在厌氧条件下繁殖。该类群细菌分布广泛,动物和人类从口腔到直肠始终都有该菌存在,且绝大多数对动物和人无毒、无害,负担着动物体内重要的生理功能。

 

研究表明,乳酸杆菌具有抑制病原菌、抗感染、维持肠道的微生态平衡、预防和抑制肿瘤的发生、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消化、合成氨基酸和维生素、降低胆固醇、抑制内毒素的生产、延缓衰老等功效。

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一个细菌属名,是一类革兰氏阳性、不运动、细胞呈杆状、一端有时呈分叉状、严格厌氧的细菌。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消化道、阴道和口腔等生境中,是人和动物肠道菌群的重要组成成员之一,也是一类重要的肠道有益微生物。

 

研究表明,双歧杆菌能抑制人体有害细菌的生长,抵抗病原菌的感染,合成人体需要的维生素,促进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产生醋酸、丙酸、丁酸和乳酸等有机酸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防止便秘以及抑制肠道腐败作用、净化肠道环境、分解致癌物质、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从而提高抗病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螺旋形、微需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目前,该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感染病菌,全球平均感染率约50%,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感染率甚至可达到70%左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广泛的感染之一。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分布在胃粘膜组织中,是导致胃部多种疾病发生的一大诱因,严重时引发癌变,因此是目前临床医学中的重点检查对象。

弯曲杆菌

 

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呈逗点状或S形,微需氧,革兰氏阴性细菌。弯曲菌属中有10余种可导致人类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占人弯曲菌感染的90%。弯曲菌在禽类、畜类等动物中广泛分布,该菌主要定居于禽类、畜类等动物的肠道内,也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之一。目前,空肠弯曲菌是人类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感染后主要引起急性肠炎,严重时会引发格林巴利综合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该菌正受到越来越受人们广泛关注。


编辑:songjiajie2010

 
分享:
[ 网刊订阅 ]  [ 检验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检验技术
点击排行
检验技术
 
 
Processed in 0.163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1.0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