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无图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堂 » 相关专业 » 动物 » 正文

鸭瘟病如何防治?

已解决 悬赏分:0 提问时间 2009-01-07 13:38 - 解决时间 2009-01-07 13:52
鸭瘟病如何防治?
4592 次关注     提问者: spz  
  支持(0)  |   反对(0) 最佳答案
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诊特点是高热,脚软,步行困难,拉绿色稀便,流泪。常见头颈部肿大,故有“大头瘟”之称。

一、病原。本病的病原为鸭瘟病毒,是疱疹病毒科成员之一。在病鸭的各内脏器官、血液、骨髓、分泌物及排泄物中都含有病毒,肝和脾中含量最多。

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尤其在低温(-10℃至-20℃)条件下能存活347天,50℃经90-120分钟方可灭活。在室温(22℃)条件下,其传染力能够维持30天。对一般浓度的常用消毒药较敏感,1-3%苛性钠液、10-20%漂白粉混悬液、5%甲醛溶液等,均能较快杀灭病毒。直射阳光、高温干燥等因素,都不利于病毒的生长繁殖。

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鸭,都有很高的敏感性,但发病率、病程及死亡率却有差异。在流行期间,通常以成年鸭的发病率较高。1月龄以下的雏鸭发病较少。产蛋母鸭发病率、死亡率均高。病鸭的各内脏器官、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都存在鸭瘟病毒,尤其是肝、脑、食道及泄殖腔内含病毒量最高。

病鸭和康复不久的鸭,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健康鸭群与病鸭在一起放牧,或是经过流行疫区,都能引起感染。被病鸭排泄物沾污的用具和运输工具也是传播鸭瘟的媒介。

本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人工感染,通过口服、滴鼻、泄殖腔接种、静脉注射以及肌肉注射等途径,都能引起发病。

二、症状。潜伏期2-5天,人工感染2-4天开始出现症状。体温42-43℃,精神萎靡,食欲降低,口渴好饮水,两脚发软,羽毛松乱,翅膀下垂,行动迟缓。严重者伏地不能行走,强行驱赶时则两翅扑地而走。病鸭不愿下水。排绿色或灰绿色稀便,泄殖腔周围羽毛沾有稀粪,泄殖腔松弛,有时发生水肿。眼睑肿胀、流泪,分泌浆液或脓性粘液,眼结膜充血。鼻孔分泌物增多,有稀薄或粘稠的液体流出。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大头瘟)。呼吸困难,呼吸音粗厉。产蛋母鸭群在死亡高峰期间,产蛋率下降25-40%。

病程一般为3-4天,极度衰竭而死亡。死亡率达90%以上。预后不良,个别转为慢性,生长缓慢、消瘦。角膜混浊,甚至形成溃疡。

三、病变。鸭瘟的病变基本是急性败血症,全身浆膜、粘膜和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或坏死。

皮下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炎性水肿。“大头瘟”的典型病例,头和颈部的皮肤肿胀,切开时流出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舌根、咽部、腭部及食道、肠道、泄殖腔粘膜表面常有淡黄、灰黄或草黄色、不易剥离的伪膜覆盖,刮落后即露出鲜红色,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的出血溃疡灶。腺胃粘膜有出血斑点,有时在腺胃与食道膨大部交界处,有一条灰黄色坏死带或出血带,肌胃角质膜下充血或出血。

肝脏有出血斑点,肝表面和切面有针尖大至小米粒大的灰白色坏死斑点,胆囊肿大等变状,脾体积缩小,呈黑紫色,心内、外膜上有出血点,胸腺和腔上囊出血,卵泡常有变形和泡内出血性病变。

四、诊断。根据流行特点,特征性症状及病变,进行综合诊断。如临诊见有头肿,流泪,脚软,绿色下痢,不食,体温高;剖检时可见食道、泄殖腔粘膜有充血、出血和伪膜性坏死,胆囊肿大,皮下胶样浸润,腺胃出血,肝出血和坏死等病变就足以对鸭瘟作出诊断。病理组织学的检验(肝细胞内有A型核内包涵体)和病毒分离与鉴定可提供肯定的依据。

五、防治。第一,加强饲养管理,发病时应严格执行封锁、隔离、消毒和紧急预防接种等综合防治措施,以防止疫情蔓延。

第二,病鸭应在远离河流的地点集中屠宰加工,高温处理,内脏及小鸭不能利用,必须焚烧或深埋。血水不准放入下水道中,经消毒后废弃。羽毛灭菌后方可运出。

第三,鸭舍、用具和运动场地等都须彻底消毒,并空闲1-2个月后使用。

第四,可疑病鸭群及疫区其他健康群,应立即接种疫苗,停止放牧。在14天之内不再发生病鸭时,方可在指定地区内放牧。

第五,污染的饲料须烧毁和消毒。饮水须消毒并经常更换。池塘水被病鸭污染时应停止放鸭下水,至少须隔1年后方可使用。

第六,在疫区须尽量做到消灭传播媒介,如麻雀、蚊、蝇等。

第七,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如必须购入新鸭时,应事先了解当地确无疫情。引入后,应隔离观察两周并接种疫苗,确认健康方可合群饲养。

第八,疫区健康鸭群,每年需定期接种疫苗1-2次。还可用鸭瘟鸡胚化弱毒疫苗和鸭瘟鸡胚化弱毒细胞苗进行免疫接种。鸭瘟鸡胚化弱毒疫苗,适用于两月龄以上的鸭,接种后3-4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暂定为9个月。对初生雏鸭也可应用,但免疫期为1个月,以后应加强免疫1次。使用时按瓶签标明的剂量,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对5月龄以上的鸭稀释200倍,每鸭胸部肌肉注射1毫升;2月龄鸭可稀释100倍,每鸭肌肉注射0.5毫升;30日龄以内的鸭稀释40倍,每鸭肌肉注射0.2毫升。其免疫程序,应根据本地区有无疫情和鸭群情况,因地制宜地具体制定。此种疫苗的安全性好,无接种反应,产生免疫力快,在此也可用于发病鸭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回答者: Emp.   2009-01-07 13:52   


[ 知识堂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问题搜索
     
相关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信息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客服中心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鲁ICP备14027462号-1
©2001-2023  烟台富美特信息科技 -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535-6730582
24小时联系电话:18006452914 邮箱:foodmate@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