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1-15 09:00:21  来源: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浏览次数:5363
核心提示: 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定,对下列法规作出修改:
发布单位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布文号 暂无
发布日期 2017-11-30 生效日期 2018-01-01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属性 地方性法规 专业属性 其他
备注      修改的食品相关法规为:
    九、贵州省食盐管理条例
    删除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五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第四项、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条。
    二十四、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
    第十九条修改为:“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之外的农业投入品经营,应当向经营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定,对下列法规作出修改:
 
    一、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
 
    删除第十条、第十六条、第六十六条。
 
    二、贵州省风景名胜区条例
 
    1.删除第四十二条第二款。
 
    2.第四十三条第二项修改为“符合特许经营方案的投资、经营方案”。
 
    3.第四十四条第一项修改为“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根据特许经营方案公布特许经营项目、招标条件,进行公开招标”。
 
    4.删除第四十五条。
 
    三、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
 
    删除第十一条第二款。
 
    四、贵州省合同监督条例
 
    1.删除第七条第一款第三项。
 
    2.删除第二十条。
 
    3.删除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六条。
 
    4.删除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
 
    五、贵州省信息化条例
 
    删除第二十条、第四十三条。
 
    六、贵州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
 
    删除第十三条。
 
    七、贵州省节约能源条例
 
    1.第十五条第二款修改为:“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政府投资项目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依法负责项目审批的机关不得批准建设。”
 
    2.第五十四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规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开工建设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或者将该项目投入生产、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止生产、使用,限期改造;不能改造或者逾期不改造的生产性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删除第五十八条第一项;第二项调整为第一项,并修改为:“对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予以批准建设的”。
 
    八、贵州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条例
 
    1.在第十三条中的“在招标文件中载明下列内容”前增加“可以”。
 
    2.删除第二十一条。
 
    九、贵州省食盐管理条例
 
    删除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五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第四项、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条。
 
    十、贵州省人民防空条例
 
    1.第十八条第二款修改为:“设置在有关单位的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由其所在单位维护管理,不得擅自拆除。”
 
    2.删除第十八条第三款。
 
    十一、贵州省殡葬管理条例
 
    1.删除第九条第二款。
 
    2.第九条第四款修改为:“建设经营性公墓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核后,报市州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并报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3.删除第十一条。
 
    4.删除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二款。
 
    十二、贵州省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
 
    删除第二十二条。
 
    十三、贵州省文物保护条例
 
    第二十二条修改为:“依法设立的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的,应当取得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文物拍卖许可证。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文物拍卖进行审批和监督管理,审批事项结果向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十四、贵州省体育条例
 
    1.第三十条修改为:“按照城市规划改变体育场地用途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原面积、原标准先行择地新建补还。”
 
    2.第三十三条修改为:“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从业条件和标准,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从事技击类项目传授活动的,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备案。”
 
    3.第三十八条修改为:“未办理登记注册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或者在体育经营活动中有违法行为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十五、贵州省档案条例
 
    1.第八条修改为:“部门档案馆、专业档案馆、事业单位档案馆、企业档案馆的设置及其档案接收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2.删除第十五条。
 
    3.第十九条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承担部门或者主持单位应当在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做好档案工作,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收集、规范整理和安全保管。”
 
    4.删除第二十五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删除第三项中的“设置档案馆或者”。
 
    十六、贵州省森林条例
 
    第二十六条修改为:“在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中,具有一定规模,能够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地方,可以规划建立森林公园。”
 
    十七、贵州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
 
    1.第二条修改为:“本条例所称森林公园,是指以森林资源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与环境条件,可供人们游览、休闲和进行科研教育、文化体育等活动的地域。”
 
    2.第十条、第十二条中的“省级、市州级、县级森林公园”以及第十三条中的“省级、市州级森林公园”修改为“省级森林公园”。
 
    3.第十一条修改为:“设立省级森林公园,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全省森林公园发展规划;
 
    “(二)面积在100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在65%以上,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应当达到国家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二级以上;
 
    “(三)森林、林木、林地及其他土地权属清楚,林地界线明确;
 
    “(四)有相应的管理组织和技术、管理人员;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设立国家级森林公园,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执行。”
 
    4.删除第十三条第二款。
 
    5.第十四条第二款修改为:“森林公园合并、变更隶属关系、改变地域范围的,按照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
 
    6.删除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三十八条中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十八、贵州省土地整治条例
 
    1.第十七条修改为:“项目竣工后,批准项目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2.删除第二十八条。
 
    十九、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
 
    1.删除第八条中的“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
 
    2.删除第十三条第二款中的“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第二十三条第二款修改为:“具有科研、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可以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或者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由地质遗迹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申报,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二十、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
 
    1.删除第八条第六款中的“并报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备案”。
 
    2.删除第二十五条中的“作价出资或者入股、联营联建”。
 
    二十一、贵州省防震减灾条例
 
    1.删除第十二条第二款中的“地震小区划图由省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提出初步审查意见”。
 
    2.删除第十八条第二款、第四款、第五款和第十九条中的“经审定的”。
 
    3.第二十条第一款中的“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地震动参数复核工作”修改为“应当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地震动参数复核工作”。
 
    4.删除第二十条第二款、第三款。
 
    5.删除第三十七条。
 
    二十二、贵州省防洪条例
 
    1.第二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水库(水电站)的管理单位应当编制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和防御洪水方案。”
 
    2.删除第二十三条第三款。
 
    3.第二十四条修改为:“在建水库(水电站)工程符合下列情形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编制汛期安全度汛方案:
 
    “(一)位于城市或者县城上游的中型水库或者跨市、州中型水库;
 
    “(二)导流工程、围堰已按照设计要求完成;
 
    “(三)已按照规范进行截流验收;
 
    “(四)大坝主体工程已开工建设。”
 
    4.删除第二十五条第一款中的“执行经批准的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和防御洪水方案。未经批准,水库(水电站)不得在汛期限制水位以上运用”。
 
    5.删除第四十二条第二项、第三项。
 
    二十三、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
 
    1.第十一条修改为:“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应当保护生态环境,兼顾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竹木流放和渔业等方面的需要。”
 
    2.删除第三十条。
 
    二十四、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
 
    第十九条修改为:“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之外的农业投入品经营,应当向经营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十五、贵州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
 
    1.删除第七条第一款中的“应当报省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2.删除第十五条中的“项目建设单位在申请有关部门立项审批、核准或者备案时,应当同时报省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本决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以上二十五件法规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
 
    (2007年3月30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新建、扩建、改建、拆除等建筑活动及对建筑市场实施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应当遵循统一、开放、有序的原则。禁止以任何形式分割、封锁、垄断建筑市场。
 
    从事建筑活动应当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建设工程发包、承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以及从事建筑业的相关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促进建设工程科学技术进步。
 
    第二章  监督管理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省建筑市场实施监督管理;省人民政府交通、水利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对全省专业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原则,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水利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专业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
 
    工商、价格、质监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建筑市场的相关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不得违反法定程序审批建设项目或者擅自简化基本建设程序。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可以将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安全监督、招标投标、工程抗震、工程造价等事项委托给相应的机构具体实施。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执法人员,依法履行对建筑市场的监督检查职责,应当出示有效执法证件,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被检查单位的工作场所进行检查;
 
    (二)要求被检查的单位和人员提供与监督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并进行查阅和复制;
 
    (三)要求被检查的单位及有关人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
 
    (四)对明显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强制性标准或者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的,责令限期改正或者中断建筑活动;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有关执法部门依法作出责令中断建筑活动决定的,应当书面告知发放施工许可证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
 
    第九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建筑活动投诉制度,按照各自职责受理投诉并依法做出处理决定。
 
    第三章  建设许可
 
    第十条  下列单位应当依法登记注册,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活动:
 
    (一)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
 
    (二)从事工程施工、工程拆除、建筑构配件和预拌商品混凝土的生产等建筑业企业和园林绿化工程企业;
 
    (三)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咨询、工程质量检测、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招标代理等机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单位。
 
    前款规定的单位涉及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的,应当依法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许可,方可承接工程。
 
    施工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方可承接工程。
 
    第十一条  依法取得建设工程执业资格的人员,经注册后,方可从事注册执业证书许可范围内的专业技术工作。
 
    建设工程执业资格人员可以在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工程项目管理和建设单位申请注册并执业;具有多项执业资格的,只能在一个单位注册。
 
    第十二条  从事建筑活动的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考核合格并取得技术岗位证书后方可上岗。
 
    参与建筑活动的劳务作业人员,用人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岗前技术、安全生产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第十三条  建设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按照项目管理权限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交通、水利等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投资额不足30万元且建筑面积不足300平方米的2层及2层以下非公共建设工程,可以不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可以申请整个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许可;也可以就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单项工程或者按标段分别申请施工许可;建设工程项目分期建设的,建设单位可以按期分别申请施工许可。
 
    第四章  建设工程项目发包和承包
 
    第十五条  发包建设工程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已经按照国家规定办妥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手续;
 
    (二)已经依法办妥环境保护、土地使用、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源利用、安全生产、城市规划等许可手续;
 
    (三)已经向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办妥工程项目登记手续;
 
    (四)有满足项目相应发包阶段所需的技术文件;
 
    (五)有项目资金证明、付款保函或者担保证明;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六条  发包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迫使承包人以低于工程成本的价格竞标或者承包工程;
 
    (二)肢解发包工程;
 
    (三)擅自变更国家规定的建筑活动取费标准;
 
    (四)任意压缩合理建设工期;
 
    (五)不按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六)政府投资工程以垫资为条件发包;
 
    (七)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七条  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建设项目应当实行代建制度,由专业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实施管理。
 
    第十八条  政府采购工程的招标投标,适用招标投标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设、财政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政府采购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发包人应当将工程招标情况报同级财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  建设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直接发包,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一)全部使用非国有资金投资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小型基础设施、中小型公用事业项目;
 
    (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自行投资建设、自行使用且其资质等级符合工程要求;
 
    (三)在建工程增加的附属小型工程或者主体加层工程,承包人未发生变更且其资质等级符合工程要求;
 
    (四)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项目。
 
    前款规定的涉及国家安全的项目应当依法取得国家安全机关确认,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应当依法取得保密工作部门和有关单位的确认。
 
    第二十条  依法应当招标的建设工程,不得以采取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方式发包为由规避招标。
 
    项目管理、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发包或者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应当进行招标。
 
    第二十一条  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应当自行完成建设工程主体部分的设计、施工。经发包人书面同意,可以将建设工程的非主体部分分包给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将劳务作业分包的,应当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建筑劳务企业。
 
    第二十二条  承包人承接工程后,应当按照工程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组建相应的项目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工程进行管理。
 
    实行总承包、分包制度的工程,总承包人应当在分包现场派驻相应的管理人员。
 
    第二十三条  两个以上的承包人联合承包工程的,联合体各方资质类别相同但资质等级不同的,按照资质等级低的承包人的资质证书许可范围承揽工程;资质类别不同的,按照联合体各方资质证书许可范围承揽工程。
 
    第二十四条  发包人依法将勘察、设计分别发包给多个勘察、设计单位的,应当选定一个勘察、设计单位作为主承包单位,负责整个项目勘察设计的总体协调及资料汇总工作;将施工分别发包给多个施工单位的,应当组建相应机构或者确定一个施工单位作为主承包单位,负责整个项目施工的总体协调及资料汇总工作。
 
    第五章  有形建筑市场
 
    第二十五条  有形建筑市场应当为建设工程发包、承包、分包和招标投标活动提供服务,并为交易活动当事人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
 
    有形建筑市场不得与招标代理机构有隶属关系或者经济利益关系。
 
    有形建筑市场原则上在自治州和设区的市设立,且一个城市只设立一个有形建筑市场。
 
    第二十六条  全部使用国有资金、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应当在有形建筑市场开展招标投标活动。
 
    鼓励其他建设工程交易活动在有形建筑市场进行。
 
    第二十七条  有形建筑市场应当妥善保存建设工程交易活动的有关备案资料、原始记录等,并制定相应的查询和保密等管理措施。
 
    第二十八条  有形建筑市场实行有偿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应当经省价格主管部门核准,并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
 
    第二十九条  有形建筑市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从事工程项目招标代理活动;
 
    (二)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
 
    (三)发布虚假信息;
 
    (四)违反规定收取费用;
 
    (五)泄露招标投标当事人的商业秘密或者技术秘密;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条  有形建筑市场工作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参与评标、定标等活动;
 
    (二)向建设单位推荐投标人;
 
    (三)泄露招标投标活动的内幕信息;
 
    (四)履行服务职责中,遇到与本人或者其直系亲属有利害关系等应当回避情形不主动报告;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六章  建设工程服务和监理
 
    第三十一条  建设工程服务机构和监理单位应当依法设立,不得与行政机关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
 
    第三十二条  建设工程服务机构和监理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从事建筑活动,应当执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和规程,按照合同约定办理受委托事务,并对其提供的信息、数据、结论以及出具的证明、报告或者其他文件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建设工程服务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无资质证书或者超越资质证书许可的范围承接业务;
 
    (二)以他人名义或者允许他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建设工程服务活动;
 
    (三)转让所承接的业务;
 
    (四)与发包人或者承包人串通,谋取非法利益;
 
    (五)泄露委托人的商业秘密或者技术秘密;
 
    (六)出具虚假的检验检测、鉴定、验收报告、证明文件及其他文件;
 
    (七)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四条  下列建设工程应当实行监理:
 
    (一)国家和省的重点建设工程;
 
    (二)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
 
    (三)需办理施工许可证的住宅工程;
 
    (四)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工程;
 
    (五)利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工程;
 
    (六)国家规定实行监理的其他工程。
 
    第三十五条  建设工程服务机构和监理单位收取服务费应当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
 
    招标人不得将工程招标代理服务费转嫁由中标人支付。
 
    第七章  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第三十六条  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其他与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有关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依法承担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
 
    第三十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向勘察、设计、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地震、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
 
    建设单位因建设工程需要,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询前款规定的资料时,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当及时提供。
 
    第三十八条  涉及建设工程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加层、改造、装饰装修,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
 
    第三十九条  勘察单位提供的地质、测量、水文等勘察文件必须真实、准确。
 
    设计单位应当根据勘察文件进行建设工程设计,应当就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向施工单位作出详细说明。
 
    勘察、设计单位及相关注册执业人员应当对其勘察、设计文件负责。
 
    第四十条  施工单位应当设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质量、安全生产负责;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注册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生产负责。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依法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考核合格。
 
    第四十一条  监理单位发现设计文件不符合工程质量标准或者合同约定的,应当报告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改正;发现施工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或者合同约定的,应当要求承包人改正;发现使用不符合质量标准或者设计要求的材料设备的,应当通知承包人停止使用并改正;发现施工中有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承包人改正。
 
    前款规定事项应当及时报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备案。
 
    第四十二条  工程建设中需要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符合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采用单位应当组织专题技术论证,依法报该标准的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后方可采用。
 
    第四十三条  工程建设实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依法对施工图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施工图设计文件变更涉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建设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安全和公共利益的,建设单位应当送原审查机构重新审查。
 
    第四十四条  建设工程重要部位的材料、构配件以及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实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
 
    实行工程监理的,由监理人员见证;未实行工程监理的,由建设单位技术人员见证。所取样品应当送具有相应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检测。
 
    第四十五条  建设工程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应当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第四十六条  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建设单位应当自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工程不得交付使用,施工单位应当负责返修。返修费用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责任方承担。
 
    民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当进行室内环境质量检测。
 
    住宅工程应当实施质量分户验收。
 
    第四十七条  施工单位应当向建设单位提供已竣工验收工程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竣工图,并提供工程保修书以及有关工程使用、保养、维护的说明。
 
    第四十八条  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得使用国家和省明令淘汰或者禁止使用的产品和技术。
 
    本省明令淘汰或者禁止使用的建设工程产品和技术目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并发布。
 
    第四十九条  推行务工人员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施工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拖欠务工人员工资报酬。
 
    施工单位应当依法为本单位的全部职工办理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并支付保险费。
 
    第八章  建设工程合同和造价
 
    第五十条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发包、承包、分包以及建设工程服务和监理应当依法签订书面合同。
 
    提倡使用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签订合同。
 
    第五十一条  建设工程施工工期参照国家工期定额约定。发包人要求工期提前的,应当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并向承包人支付工期提前增加的费用。
 
    第五十二条  合同约定的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等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负责人需要变更的,经发包人书面同意后方可更换。
 
    第五十三条  发包人应当在建设工程合同签订后7个工作日内,按照工程性质将合同报建设、交通、水利、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备案。依法变更合同或者签订补充协议的,应当报原备案机关备案。
 
    第五十四条  发包人应当向承包人提交工程款支付担保,承包人应当向发包人提交履约担保。未实行双向等额担保的建设工程,视为建设资金尚未落实。
 
    第五十五条  建设工程造价应当包括建设工程从立项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所需的下列费用:项目前期费、建筑及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预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国家规定应当计入工程造价的其他费用。
 
    建筑及安装工程费中的社会保障费、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费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计算,应当在工程概算、预算、招标标底、报价中单独列项,或者在工程总价中列项,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
 
    第五十六条  建设工程承包人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施工现场范围内的公共设施和毗邻建筑物、构筑物,控制建筑施工引起的噪声及其他环境污染和危害,所需费用按照合同约定执行,没有约定的由建设单位承担,因施工不当所发生的费用除外。
 
    第五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规定组织编制、颁发本省建设工程的投资估算指标、概算定额、计价定额、单位估价表、费用定额。
 
    专业工程计价定额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八条  全部使用国有资金、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建设工程应当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
 
    第五十九条  建设工程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应当由具有编制能力的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编制。
 
    招标标底、工程量清单和工程量清单控制价由具有自行组织招标能力的发包人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编制。
 
    第六十条  工程竣工结算文件由承包人编制,发包人审查。承包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方法和时间,向发包人提交竣工结算报告和完整的竣工结算资料。发包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方法和时限,完成竣工结算资料的审查;在合同约定期限,未完成对竣工结算资料审查的,视为认可。
 
    合同未约定工程结算期限的,承包人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后60日内向发包人提交竣工结算报告和完整的竣工结算资料;发包人应当在收到承包人提交的报告和资料后60日内完成审查。
 
    复杂的大、中型建设项目的竣工结算期,经发包、承包双方协商一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60日。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双方应当提供工程竣工结算凭证。未提供结算凭证的,建设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房地产管理部门不予办理权属登记,但已经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认定的工程除外。
 
    第六十一条  建设、交通、水利部门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建设工程造价纠纷的技术鉴定。
 
    第六十二条  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审计机关或者其委托的审计机构应当在竣工决算审计申请受理之日起90日内完成竣工决算审计;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竣工决算审计的,经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审计时间,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90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五项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对其新建项目不予办理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手续,不予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对施工单位处工程合同价款0.5%以上1%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中标无效。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规定的,对有形建筑市场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相关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有形建筑市场停业整顿。
 
    第六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给委托人或者他人利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相关责任方限期改正,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的,发包人有权终止合同,由此给发包人造成损失的,承包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十一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第六条规定的,由有关行政机关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十二条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工作中有徇私舞弊、泄露秘密、索贿受贿、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章  附  则
 
    第七十三条  本条例所称建筑市场,是指从事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园林绿化、建筑构配件和商品混凝土生产、设备材料供应以及建设工程的发包、承包、工程监理、建设工程服务等活动及场所的总称。
 
    本条例所称有形建筑市场,是指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为建设工程交易活动提供服务的场所。
 
    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设备安装、装修工程和园林绿化工程。
 
    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服务,是指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造价咨询、质量检测、招标代理等有偿服务。
 
    第七十四条  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组织和个人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活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并遵守本条例。
 
    第七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1995年8月1日贵州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贵州省风景名胜区条例
 
    (2007年9月24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风景名胜区的设立、规划、保护、建设、利用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第三条  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能够反映重要自然变化过程和重大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或者保持历史原貌,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可以申请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可以申请设立省级风景名胜区。
 
    第四条  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省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按照规定报请国务院批准公布。
 
    设立省级风景名胜区,由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市、州人民政府审核,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组织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五条  因设立风景名胜区对风景名胜区内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和房屋等财产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风景名胜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及自然环境永续利用之间的关系,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与和谐发展。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风景名胜区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风景名胜区设立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负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和统一管理工作。
 
    第二章  规  划
 
    第九条  风景名胜区经批准公布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第十条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由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跨行政区域的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编制或者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规划设计单位承担。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应当采用招标等公平竞争的方式选择持甲级规划设计证书的单位编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和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应当采用招标等公平竞争的方式选择持乙级以上规划设计证书的单位编制。
 
    第十一条  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贯彻执行有关保护和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的法律法规,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远期与近期、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二)保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风貌,维护景区生态平衡,各项建设设施应当与景区环境相协调;
 
    (三)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规模、利用程度和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应当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应,并符合长远发展的需要;
 
    (四)科学评价风景名胜资源的特点和价值,突出风景名胜区的特色。
 
    第十二条  风景名胜区规划应当与相关规划相协调。
 
    风景名胜区内的村镇规划,应当服从风景名胜区规划。
 
    第十三条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审批程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经市、州人民政府审核后,由省人民政府审批,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省级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由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四条  依法批准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应当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确需调整或者修改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风景名胜区规划未经批准的,不得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各类建设活动和实施特许经营。
 
    第三章  保  护
 
    第十五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保护责任和措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保护风景名胜资源、自然环境和各项设施,自觉维护区内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遵守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规定,有权检举侵占风景名胜区土地、破坏风景名胜资源、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
 
    第十六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对风景名胜区内的古建筑、民族特色建筑、古园林、历史遗址、古树名木等风景名胜资源进行调查、鉴定和登记,建立档案,设立标识,设置保护说明。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风景名胜区的特点,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依法保护风景名胜区内的文物。
 
    第十七条  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内禁止进行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建设。
 
    禁止出让或者变相出让风景名胜资源及核心景区土地。
 
    第十八条  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水系,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以及相关规划予以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围填堵塞水面,不得超过水环境容量使用水体。不得擅自改变现状或者向水体排放废水、倾倒垃圾和其他污染物。
 
    风景名胜区内生产生活项目排放废物,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并按照指定的地点排放。
 
    第十九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做好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动植物生存环境。
 
    第二十条  经批准在风景名胜区进行建设活动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周围景物、林草、植被、水体和地形地貌,不得造成污染和破坏。
 
    第二十一条  风景名胜区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非法占用风景名胜资源或者风景名胜区土地,擅自改变风景名胜资源性质或者风景名胜区土地使用性质;
 
    (二)开山、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
 
    (三)修建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和危害风景名胜区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
 
    (四)擅自建造、设立宗教活动场所或者塑造佛像、神像等;
 
    (五)砍伐、毁坏风景林木,采挖花草苗木,在游览区及保护区内砍柴、放牧;
 
    (六)损坏景物、公共设施,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涂污;
 
    (七)在禁火区内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用火;
 
    (八)乱扔垃圾;
 
    (九)其他破坏风景名胜资源、景观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风景名胜区已有的污染环境、破坏景物景观、影响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妨碍游览活动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逐步拆除或者迁出。
 
    第二十三条  未经检疫部门依法检验的动植物,不得引入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对风景名胜区有害外来物种进行预防、治理。
 
    第四章  建  设
 
    第二十四条  风景名胜区内的各项建设应当符合风景名胜区规划。风景名胜区内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和建筑物的造型、风格、色调、高度、体量等应当与周围景物和环境相协调,避免风景名胜区人工化和城市化。
 
    第二十五条  单位或者个人在景区以外的风景名胜区内使用土地,应当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审批机关应当征得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同意后方可批准。其中属于经营性的国有土地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
 
    第二十六条  风景名胜区内建设项目实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第二十七条  修建索道、缆车等涉及公共安全和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大建设工程,其项目选址,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由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核发选址意见书;在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第二十八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持经批准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设计方案和建设项目的有关批准文件,向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申请定点,核定用地位置和界限后,依法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在10日内完成定点工作。
 
    第二十九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完善基本建设程序后,申请办理开工手续,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现场验线施工。
 
    第三十条  风景名胜区内的临时建设活动,应当严格控制,未经批准不得进行临时建设。
 
    确需进行临时建设的,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依法办理审批手续。
 
    风景名胜区内的临时性建筑物使用期限届满,该建筑物所有权人应当自届满之日起30日内拆除。
 
    禁止在批准的临时用地上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第五章  管  理
 
    第三十一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依法行使下列管理职能:
 
    (一)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协助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
 
    (二)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审查建设项目,监督建设活动;
 
    (三)建设、维护、管理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实施项目特许经营管理;
 
    (四)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维护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
 
    (五)监督管理风景名胜区的游览活动、经营活动、环境卫生和饮食服务卫生;
 
    (六)设立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人民政府依法授予的其他职能。
 
    风景名胜区内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依照国家有关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进入风景名胜区的门票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负责出售。
 
    门票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以及风景名胜区内财产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损失的补偿。
 
    第三十三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预警、防火、救援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管理设施,严防火灾和其他游览事故发生。
 
    在险要部位、危险地段、繁忙道口应当设置安全保护设施和警示标志,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及时排除危岩险石及其他安全隐患。
 
    第三十四条  在风景名胜区内从事非特许经营项目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在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指定地点亮照营业。
 
    禁止在风景名胜区内擅自设置、张贴广告,占道或者乱设摊点。
 
    第三十五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确定的游览接待容量,有计划地安排游览活动。
 
    进入风景名胜区的车辆、船只等交通工具,应当按照规定的线路行驶,在规定的地点停泊。
 
    第三十六条  摄影服务摊点不得在景物周围圈占拍摄位置,不得向自行拍摄的游客收取费用。
 
    第三十七条  鼓励风景名胜区建立讲解员制度。
 
    第三十八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执法人员应当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严格执法。
 
    第六章  特许经营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所称风景名胜区内项目特许经营,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按照法定程序、标准和条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有偿取得从事风景名胜区内整体或者单个项目投资、经营权利的活动。
 
    第四十条  整体项目特许经营期限最长为20年,单个项目特许经营期限最长为15年。
 
    第四十一条  特许经营者在特许经营期内更新、改造和新建的人文景观以及其他设施,在特许经营期满或者终止后,无偿归国家所有。
 
    第四十二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制定项目特许经营方案。
 
    第四十三条  风景名胜区内项目特许经营权投标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法定的投标人主体资格;
 
    (二)符合特许经营方案的投资、经营方案;
 
    (三)技术、经营负责人有相应从业经历和业绩,其他关键岗位人员有相应的从业能力;
 
    (四)相应的资金、设备和设施等;
 
    (五)良好的诚信记录。
 
    第四十四条  特许经营权的授予程序:
 
    (一)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根据特许经营方案公布特许经营项目、招标条件,进行公开招标;
 
    (二)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组织专家根据招标条件,对投标人的投资、经营方案进行审查和评议,选择特许经营权授予对象;
 
    (三)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将中标人及其投资、经营方案在相关媒体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四)公示期满后,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与中标人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确定各自的权利义务。
 
    第四十五条  特许经营者在经营期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处分特许经营权、风景名胜资源或者变更特许经营内容;
 
    (二)擅自停业、歇业影响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
 
    (三)经营活动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或者经营设施、项目危及公共安全、违反风景名胜区规划。
 
    第四十六条  特许经营权期满或者被依法撤销后,原特许经营者应当在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规定的时间内,将维持特许经营业务正常运行所必需的资产、档案移交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
 
    在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完成接管前,原特许经营者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要求,履行职责,维持正常经营。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及时接管,并在接管后履行维持特许经营业务正常运行的义务。
 
    第四十七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在特许经营权期限届满时,按照本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重新选择特许经营者。重新选择特许经营者时,原经营者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权。
 
    第四十八条  特许经营期间,因不可抗力无法正常经营时,可以提前终止特许经营权。
 
    第四十九条  特许经营者应当缴纳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十条  本条例施行前在风景名胜区内已经取得的项目经营权,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处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在风景名胜区内采挖花草苗木或者在景区内砍柴、放牧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并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在禁火区内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用火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擅自建造、设立宗教活动场所或者塑造佛像、神像等以及毁坏风景林木或者进行抚育、更新以外的采伐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上列违法行为,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已经处罚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不再处罚。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规定,未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并依法报批,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临时建设的或者在风景名胜区内临时使用的土地上建设永久性建筑物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停止建设;已经建设的,责令限期拆除,逾期未拆除的,依法强制拆除,拆除费用和由此引起的财产损失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第五十三条  车辆、船只进入风景名胜区不按照规定的线路、地点行驶、停放的,个人不遵守景区游览秩序或者安全制度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予以警告,不听劝阻的,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四条  未经批准或者不按照指定的地点从事经营活动的以及在景物周围圈占拍摄位置或者向自行拍摄的游客收取费用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五条  特许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特许经营权。
 
    第五十六条  特许经营者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特许经营权:
 
    (一)自取得特许经营权之日起2年内没有实施投资、经营方案的;
 
    (二)不按规定缴纳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的。
 
    第五十七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未经批准前,实施特许经营的;
 
    (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授予特许经营权的;
 
    (三)对符合招投标条件的项目,未经招标或者不根据招标结果选择特许经营者的。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九条  本条例所称景区,是指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根据景源类型、景观特征或者游赏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范围,包含有较多的景物和景点或者若干景群,形成相对独立的分区特征。
 
    本条例所称核心景区,是指风景名胜区范围内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最集中的、最具观赏价值、最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包括规划中确定的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和史迹保护区。
 
    本条例所称风景名胜资源,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风土人情等。
 
    第六十条  本条例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
 
    (2009年9月25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分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重点地区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分为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其他镇的总体规划分为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和镇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乡规划分为乡域规划和乡政府所在地规划。
 
    第三条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规划区内实行统一规划管理。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城乡规划的要求,遵守土地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条  城市和镇应当依法制定城市规划和镇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切实可行的原则,制定实施乡规划、村寨规划。
 
    第五条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景区等特殊区域的规划应当与城乡规划衔接。
 
    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安全设施等涉及空间和自然资源利用内容的专项规划,应当纳入城乡规划,并与城乡规划同步实施。
 
    第六条  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寨规划中划定。
 
    城市规划区内的镇、乡、村寨以及镇、乡规划区内的村寨不再另行划定规划区。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城乡规划管理的有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依法做好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建立城乡规划民主、科学决策机制,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效能,确保城乡规划的严肃性。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乡空间地理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实现信息共享,满足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的需要。
 
    第九条  鼓励城乡规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城乡规划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组织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寨规划。
 
    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其他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第十一条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城乡规划编制工作。
 
    第十二条  城乡规划的编制,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编制城乡规划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
 
    民族地区的城乡规划应当保持和体现民族传统风貌、地方特色。
 
    第十三条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城市总体规划还应当对城市更长远的发展做出预测性安排。
 
    乡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
 
    村寨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10年。
 
    第十四条  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以及人民防空建设、地下管网总体布局等内容,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下列区域除基础设施建设外,应当预留保护性控制距离:
 
    (一)重要机关、涉密单位;
 
    (二)城市公园、河道、山头绿地;
 
    (三)交通枢纽、高速公路、铁路及进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公路。
 
    第十五条  城乡规划应当依法报请审批。
 
    州域及省域重点地区城镇体系规划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州、市人民政府所辖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州、市人民政府审批,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镇的总体规划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审批的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省、州、市人民政府审批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的审批时限应当不超过6个月。
 
    县(市、特区)人民政府审批的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寨规划的审批时限应当不超过3个月。
 
    其他城乡规划的审批时限应当不超过3个月。
 
    第十七条  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其他镇的总体规划、乡规划,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代表的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村寨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报送审批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或者镇总体规划,应当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审议意见和根据审议意见修改规划的情况一并报送。
 
    第十八条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通过报刊、互联网等媒体或者在特定的公共场所予以公示,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示时间不得少于30日。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在报送人大常委会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政府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
 
    经批准的城乡规划应当在30日内向社会公布。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
 
    第十九条  城乡规划审批前应当由审批机关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技术评审。省人民政府确定审批总体规划的镇以外的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的总体规划批准前,可以报送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技术评审。
 
    第二十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每5年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一次评估。
 
    第二十一条  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权限进行。修改后的城乡规划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二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城乡规划技术标准和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省城乡规划技术标准和规定。
 
    城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城乡规划技术标准和规定,可以制定所辖区域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  城市、县、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近期建设规划,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
 
    第二十四条  建设项目依法应当核发选址意见书的,按照下列情形核发:
 
    (一)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批准、核准的,由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
 
    (二)市、州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批准、核准的,由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但市辖区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批准、核准的,由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第二十五条  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及城乡规划的规定,明确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规划选址的主要依据和用地范围及具体规划要求。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办结时限为30日。30日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自核发之日起2年内,建设项目未取得投资主管部门批准文件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自行失效。
 
    第二十六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应当依法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依法申请土地划拨。
 
    第二十七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应当依法将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出让地块的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二十八条  出让地块的规划条件应当依法明确使用性质、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防灾等内容,提出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指导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中,擅自改变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组成部分的规划条件。
 
    第二十九条  规划条件未纳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无效;对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批准用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撤销有关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应当及时退回;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第三十条  建设单位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时应当在符合规定要求的地形图上划定建设用地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线。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结时限为30日。30日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自核发之日起2年内,建设项目未取得土地批准文件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
 
    第三十一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三十二条 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设项目用地批准文件;
 
    (二)建设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
 
    (三)建设工程设计方案,重大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应当提交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建设项目,还应当提交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三十三条 建设工程符合城乡规划,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和其他相关技术指标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结时限为45日。45日不能办结的,经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5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自核发之日起2年内,建设项目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需要申请延期的,被许可人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可以延期一次,时间不得超过2年。
 
    第三十四条  在乡、村寨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在乡、村寨规划区内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应当向村民委员会提出建房申请,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在3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或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30日内不能提出审核意见或者不能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自核发之日起2年内未取得用地批准文件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
 
    第三十五条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将经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予以公布。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应当及时公示规划许可证的颁证情况。但是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
 
    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建设工程规划公示牌,对建设工程的总体布局、单体设计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公示。
 
    第三十六条  建设工程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城乡规划和规划条件进行勘察、设计。
 
    第三十七条 建设工程放线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具有相应测绘资质的单位实施。
 
    建设工程验线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实施。
 
    第三十八条 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建设工程所在地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竣工规划核实申请。
 
    建设工程符合规划许可要求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出具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文件。
 
    建设工程未取得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文件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房屋权属登记。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6个月内,建设单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
 
    第三十九条  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规划许可文件;
 
    (二)建设用地的性质、位置、界线、面积;
 
    (三)建筑物、构筑物的使用性质、建设规模、平面位置、层数、高度、立面造型、外装材料、外装色彩;
 
    (四)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停车泊位、后退红线及交通出入口等;
 
    (五)建设用地和代征用地范围内应当拆除、清理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
 
    (六)法律、法规和规划许可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四十条 城市、镇规划区内的临时用地和临时建设,不得影响城市、镇规划的实施。
 
    城市、镇规划区内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临时建设使用土地,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
 
    临时建设,应当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取得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临时建筑物、构筑物不得改变为永久性建筑。
 
    临时用地和临时建设的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并挂牌公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批准期限届满之日前,应当自行拆除。
 
    第四十一条 房屋所有人、使用人和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划许可的用途使用房屋。确需变更房屋用途的,应当依法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土地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第四十二条 在规划区内进行开矿采石、挖砂取土、掘坑填塘等改变地形地貌活动的,申请人办理相关许可时应当依法报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同意。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
 
    第四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的监督检查。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督察制度。
 
    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向下级人民政府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城乡规划督察员负责对所派驻地区的城乡规划工作进行督察。
 
    第四十六条  城乡规划督察员发现派驻地人民政府规划管理行政行为不当的,可以提出督察建议。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本条例规定情形的,应当及时向派出机关报告。派出机关应当予以核实,并可以视情形向派驻地人民政府发出规划督察意见书。
 
    派驻地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规划督察意见书进行整改,并及时报告整改情况。
 
    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一)进入被检查单位的工作场所进行检查;
 
    (二)要求被检查的单位和人员提供与监督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及其他材料,并进行查阅或者复制;
 
    (三)要求被检查的单位和人员就监督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四)责令被检查的单位和人员停止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四十八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查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时,发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应当向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提出处分建议。
 
    第四十九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本条例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有关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罚的,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建议有关人民政府责令其给予行政处罚。
 
    第五十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作出行政许可的,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撤销或者直接撤销该行政许可。因撤销行政许可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一条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5%以上10%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并可处以建设工程造价10%以下的罚款。
 
    前款所指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城乡规划实施的影响的情形,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违法建设工程处于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且不影响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的;
 
    (二)违法建设工程不危害公共卫生、公共安全,不影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正常运行的;
 
    (三)违法建设工程不违反城乡规划确定的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要求的;
 
    (四)违法建设工程没有引起相邻纠纷和不良社会影响或者相邻纠纷和不良社会影响可以消除的;
 
    (五)违法建设工程经过改正后符合规划条件的。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勘察、设计合同金额1倍以上2倍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擅自改变规划许可房屋用途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自逾期之日起按照每日每平方米处以5元以上2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四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处以临时建设工程造价1倍以下的罚款;建设单位或者个人逾期未拆除的,依法强制拆除:
 
    (一)未经批准进行临时建设的;
 
    (二)未按照批准内容进行临时建设的;
 
    (三)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超过批准期限不拆除的。
 
    第五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六条  市辖区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由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统一负责。
 
    未设镇建制的工矿区的居民点,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五十七条  本条例自2010年 1月1日起施行。1991年1月19日贵州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贵州省合同监督条例
 
    (2009年9月25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合同监督,规范合同行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合同指导服务、合同监督和合同违法行为查处活动,适用本条例。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合同以及劳动合同的相关活动,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和推进合同信用制度建设,督促合同当事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第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履行合同监督职责。
 
    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国资、交通运输、财政、农业、质监、通信、金融监管等有关部门应当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第五条  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有权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合同违法行为。
 
    第二章  合同指导服务
 
    第六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下列合同指导服务:
 
    (一)宣传有关合同法律、法规;
 
    (二)指导法人和其他组织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组织培训合同管理人员;
 
    (三)指导使用合同示范文本;
 
    (四)依申请调解合同纠纷。
 
    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提供合同指导服务。
 
    第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向社会提供下列信息查询服务:
 
    (一)工商登记注册基本情况;
 
    (二)合同示范文本;
 
    (三)动产抵押及股权质押登记情况。
 
    前款规定的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不得披露。
 
    第八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积极推进经营者诚信建设,组织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信息归集披露制度。
 
    第三章  合同监督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有下列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行为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予以查处:
 
    (一)以贿赂、欺诈、胁迫手段侵占国有资产的;
 
    (二)恶意串通侵占国有资产的;
 
    (三)以低价折股、转让等方式侵占国有资产的;
 
    (四)损害公共财物、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
 
    (五)非法销售国家专营、特许经营的商品和服务的;
 
    (六)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国家任务规定的合同的;
 
    (七)买卖国家禁止流通物品的;
 
    (八)非法买卖国家限制流通物品的;
 
    (九)违法分包、发包、转包的;
 
    (十)其他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损害对方当事人、第三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经受损害方申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予以查处:
 
    (一)伪造合同、非法转让合同的;
 
    (二)虚构标的、销售渠道,谎称包销、回收产品等订立合同的;
 
    (三)虚构合同主体,盗用、借用他人名义订立合同的;
 
    (四)故意交付部分货物(货款)骗取全部货款(货物),或者骗取货款(货物)但拒不交付货物(货款)的;
 
    (五)利用虚假广告和信息订立合同,骗取货款(货物)、定金、中介费、立项费、培训费、质量保证金等;
 
    (六)无正当理由中止履行合同,骗取定金、质量保证金、履约保证金、预付款、材料款等;
 
    (七)为合同当事人提供虚假担保;
 
    (八)无履约能力而与他人订立合同。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正在实施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的行为时,为其提供证明、执照、印章、凭证等便利条件。
 
    第十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接到合同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查处申请时,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对于不予立案的,应当予以告知并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查处合同违法行为,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一)按照规定程序询问合同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证明人;
 
    (二)查阅、复制与合同违法行为有关的协议、文件、单据、发票、凭证、账册、业务函电和其他有关资料;
 
    (三)检查与合同违法行为有关的场所、财物;
 
    (四)查封、扣押与合同违法行为有关的资料、财物、工具等;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十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合同进行监督检查时,合同当事人应当配合,如实提供合同订立、履行的有关情况和资料。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
 
    第四章  格式条款监督
 
    第十五条  本条例所称格式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商业广告、通知、声明、店堂告示、凭证、单据等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和前款规定的,视为格式条款。
 
    第十六条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格式合同提供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
 
    对方要求对条款予以说明的,格式合同提供方应当按照要求予以口头或者书面说明。
 
    第十七条  格式条款不得含有免除格式合同提供方下列责任的内容: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责任;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责任;
 
    (三)对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依法应当承担的保修、承诺责任;
 
    (四)因违约依法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
 
    (五)其他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十八条  格式条款不得含有加重对方下列责任的内容:
 
    (一)违约金或者损害赔偿金超过合理数额;
 
    (二)承担应当由格式合同提供方承担的经营风险责任;
 
    (三)违反法律、法规加重对方责任的其他内容。
 
    第十九条  格式条款不得含有排除对方下列主要权利的内容:
 
    (一)依法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权利;
 
    (二)请求支付违约金或者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
 
    (三)解释合同的权利;
 
    (四)就合同争议提起仲裁或者诉讼的权利。
 
    第二十条  合同当事人一方认为格式条款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至第十九条规定,损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第二十一条  其他行业主管部门或者行业组织提供的格式条款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提请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或者行业组织予以修改。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十一条,法律、法规已有行政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法律、法规已有行政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对于买卖的国家禁止流通物品、非法买卖的国家限制流通物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予以没收。
 
    第二十三条  合同当事人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拒不履行法定义务和接受监督检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可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查处合同违法行为时,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第二十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合同监督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
 
    (二)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
 
    (三)违反法律规定,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贵州省信息化条例
 
    (2010年3月31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信息化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信息化规划、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化工程建设、信息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信息安全保障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信息化发展遵循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务实高效、立足创新、安全可靠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信息化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健全信息化工作领导协调机制,统筹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信息化发展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安排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并鼓励社会各界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推进本辖区内的信息化发展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信息化发展的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信息化发展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产业发展,并通过政府采购、宣传教育、培训考核等活动促进信息技术应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在信息化发展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第七条 鼓励和支持信息化研究、信息技术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各种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普及。
 
    普及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鼓励发展信息技术职业教育。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应当开展信息化宣传、教育和科普活动。
 
    第二章  信息化规划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省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要求,科学预测,统筹协调,结合实际,组织编制信息化发展规划。
 
    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以及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省信息化发展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上一级信息化发展规划以及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信息化发展规划,经上一级人民政府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编制的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应当符合本行政区域信息化发展规划和上一级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并报本级人民政府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编制信息化发展规划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
 
    第十条  省、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通信、广播影视、城乡规划等部门,根据本级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通信网、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网等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城乡规划。
 
    新建、扩建或者改建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应当符合规划要求。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实现互联互通。
 
    第十一条  信息化建设应当按照信息化发展规划有序推进。信息化发展规划生效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信息化发展规划及其执行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章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省人民政府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省信息资源开发标准,并加强对信息资源开发的指导。
 
    第十三条  各级国家机关应当充分利用基础数据库建设本行业、本部门的业务数据库;除涉及国家秘密或者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单位应当为国家机关提供信息共享服务。
 
    第十四条  各级国家机关应当依法及时采集、发布、更新政务信息,加强对政务信息的管理,保证政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对依法需要保密的政务信息应当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政务信息丢失、泄露或者被滥用。
 
    省人民政府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规范行政机关采集政务信息的活动,避免重复采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内的信息,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
 
    第十五条  下列信息,除国家另有规定的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在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后7日内,在政府公众信息网上发布,供单位和个人无偿查询:
 
    (一)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二)国家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能和职责;
 
    (三)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需要申请人注意的事项、数量、程序、期限、实施主体和结果;
 
    (四)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
 
    (五)依法应当公开的其他政务信息。
 
    第十六条  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位,应当将服务承诺、收费标准、办事程序等信息通过网站及其他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开,并逐步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业务办理工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对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单位的信息公开和服务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引导和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的增值开发利用,鼓励单位和个人对信息资源进行公益性开发利用。
 
    第四章  信息化工程建设
 
    第十八条  信息化工程建设依法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质量负责制。
 
    第十九条  从事信息化工程的设计、开发、建设、监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
 
    建设单位不得将信息化工程项目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
 
    第二十条  政府投资的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应当符合政府采购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 信息化工程建设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有资质的单位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进行性能测试;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信息化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和监督信息安全工程和政府投资的信息化工程的竣工验收。
 
    第二十二条 承揽信息化工程的单位应当对信息化工程承担工程质量保修维护责任。政府投资的信息化工程的保修维护期,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不得少于2年。
 
    第二十三条 信息化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做好信息内容更新,加强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第二十四条  信息化工程建设应当使用经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软件,鼓励使用国产软件和本省信息技术和产品。
 
    第五章  信息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指南,确定推广应用目标和重点领域,建立和完善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体系,促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业的推广应用。
 
    第二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组织、推动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和应用,促进各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提高工作效率和为民服务的水平。
 
    国家机关建设本机关或者本系统电子政务网络工程,应当遵守国家和省的规定,充分利用已有网络平台和软硬件资源,不得重复建设。
 
    各级国家机关应当定期组织本单位工作人员学习电子政务相关知识,开展电子政务技能培训。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鼓励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强以农业和农村、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引导和扶持相关领域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第二十八条 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社会保障、金融保险、公用事业等社会公共服务单位,应当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信用服务、安全认证、标准规范、在线支付和现代物流等体系,提升电子商务应用和服务水平。
 
    第三十条 公共服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准确、及时和全面地提供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信息服务,逐步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业务办理、费用收缴、服务预订等便民服务。
 
    第三十一条 鼓励和支持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扶持信息技术社会培训机构发展,推动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及社会培训机构的交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紧密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第三十二条 建设完善以信息技术人才库、人才评价系统等信息交互平台为重点的信息技术人才服务支撑体系,促进企业与人才之间的信息交流,优化信息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对符合当地信息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服务支撑体系建设项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给予适当补贴。
 
    第六章  信息安全保障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领导,建立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协调机制,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防御能力和处理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信息安全有关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信息网络或者信息系统的运行单位和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机制,制定信息安全保护措施。
 
    第三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法人合法权益,散布和传播虚假信息、违法信息等活动,不得危害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对信息发布的管理,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鼓励开发应用防范不良信息的信息技术。
 
    第三十六条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实行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建设单位和运行维护单位应当按照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确定本单位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根据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进行建设和维护,并按照规定进行备案或者审批。
 
    第三十七条 信息化工程设计和建设应当同时进行相应的安全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建设,并满足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需要。
 
    信息安全工程和政府投资的信息化工程投入使用前,应当通过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测评合格方可投入使用。测评机构应当对测评结果负责。
 
    第三十八条 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建设单位和运行维护单位应当制定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发生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事故后,相关单位应当迅速采取措施降低损害程度,防止事故扩大,保存相关记录,并按照规定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制定相关行业的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落实工作。
 
    第三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信息安全有关管理部门对重点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查找隐患,保障网络和系统正常运行。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相应资质擅自承揽或者冒用其他取得资质单位名义承揽信息化工程,或者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信息化工程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建设单位将信息化工程项目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追究有关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信息化工程投入使用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没有同时进行安全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建设,或者建设信息安全工程和政府投资的信息化工程未经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或者测评不合格即投入使用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以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未制定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或者对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事故情况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国家工作人员在信息化工作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化工程建设和管理,按照国家保密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贵州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
 
    (2007年9月24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路交通管理,维护水路交通秩序,保障水路交通安全,促进水路交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水路交通规划与建设,水路运输与水路运输服务,航道管理与维护,港口经营与管理,水上交通安全以及从事与水路交通有关的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路交通管理,将水路交通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促进水路交通事业的发展。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水路交通工作,其所属的航务管理机构和海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全省水路交通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路交通工作,其所属的航务管理机构和海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路交通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定职责,做好水路交通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五条  水路交通发展规划应当服从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与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有关规划相衔接。
 
    第六条  省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由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在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并报国务院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县以上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由同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经上一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
 
    第七条  水路交通建设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符合水路交通发展规划、基本建设程序、通航技术标准和行洪安全要求。需要使用土地的,应当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加快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保障水路交通安全畅通。
 
    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水路交通建设。
 
    第九条  设置渡口应当经渡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审批。
 
    设置跨行政区域的渡口,由渡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协商一致后,分别办理批准手续。
 
    审批前应当由当地海事管理机构对渡口安全条件和申请单位的安全管理能力进行论证。
 
    第三章  运输与运输服务
 
    第十条  从事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服务、船舶管理业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法向县以上航务管理机构申请办理水路运输许可证、水路运输服务许可证。
 
    水路运输企业和其他从事营业性水路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持营业执照向原签发水路运输许可证的航务管理机构,按照拥有船舶的艘数领取单船船舶营业运输证。船舶营业运输证应当随船携带。
 
    禁止涂改、转让水路运输许可证、水路运输服务许可证、船舶营业运输证。
 
    禁止非营运船舶从事营业性运输。
 
    第十一条 从事营业性运输的水路运输企业,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条件。
 
    水路运输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从事营业性运输,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适航的船舶;
 
    (二)有持有相应适任证书的驾驶、轮机人员;
 
    (三)有2万元以上的流动资金;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 在国家和省规定采用标准船型的通航水域经营水路运输业务的,经营者应当采用标准船型。
 
    省的标准船型由省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公布。
 
    第十三条  从事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服务、船舶管理业的经营者合并、分立、变更经营项目或者范围的,应当到原批准的航务管理机构重新办理水路运输许可证或者水路运输服务许可证;变更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的,应当到原批准的航务管理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从事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服务、船舶管理业的经营者歇业的,应当向原批准的航务管理机构备案。
 
    转让营业性运输船舶的,原船舶营业运输证持有者应当到原批准的航务管理机构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第四章  航道管理与维护
 
    第十四条  航务管理机构应当加强航道、航道设施的维护,保持航道畅通和航道设施完好,及时向有关单位发布航道变迁、航标移动、航道尺度及航道维护工程施工通告。
 
    第十五条  在通航水域或者规划的通航水域上整治航道,建设临河码头、跨河桥梁、拦河闸坝等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通航标准和技术要求并事先征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答复。
 
    第十六条  在通航水域上进行施工作业,可能影响通航或者暂时中断通航的,建设单位应当设置航标等设施,并负责维护管理。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或者设施竣工时,应当负责清除对航道通航条件有影响的遗留物,达到国家规定的通航标准和技术要求,并经航务管理机构论证认可。
 
    第十八条  非因航道建设维护、抢险救灾等情况,禁止向航道内倾倒泥土、砂石或者废弃物。
 
    第十九条  在航道内挖沙取石、开采砂金、钻探、打桩等影响通航的,应当经河道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航务管理机构批准。
 
    前款规定的活动对航道及航道设施造成损害的,应当及时予以恢复。
 
    第二十条  在通航河流上修建闸坝,闸坝建设单位应当同时修建过船设施,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在不通航的河流上修建闸坝后可以通航的,闸坝建设单位应当同时修建过船设施或者预留过船设施建设位置。
 
    修建过船设施或者预留过船设施建设位置,闸坝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并征得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过船设施由运营人负责管理,也可以委托航务管理机构负责管理。过船设施运行和管理维护费用由运营人承担。
 
    第五章  港口经营与管理
 
    第二十一条  重要港口的总体规划由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其他港口的总体规划由市、州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二条  单位或者个人从事港口经营业务,应当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
 
    重要港口的港口经营许可由省航务管理机构批准,其他港口的港口经营许可由市、州、地航务管理机构批准。
 
    第二十三条  申请港口经营许可,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固定的经营场所;
 
    (二)与经营范围、规模相适应的港口设施、设备;
 
    (三)与经营规模、范围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四条  申请重要港口的港口经营许可,应当向港口所在地的县航务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县航务管理机构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审核完毕,报省航务管理机构审批。
 
    申请其他港口的港口经营许可,应当向港口所在地的县航务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县航务管理机构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审核完毕,报上一级航务管理机构审批。
 
    负责审批的航务管理机构应当在收到县航务管理机构上报的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对符合条件的,颁发港口经营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五条  港口经营性收费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的,收费项目及标准由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六章  水上交通安全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水上交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水上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助体系,保障应急救助经费。
 
    第二十八条  通航水域和城市园林水域的交通安全由海事管理机构统一监督管理。
 
    用于海事监督检查的船舶、车辆,按照规定设置统一的标志、标识。
 
    第二十九条  渔业船舶安全监管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参加比赛的体育运动船艇安全监管由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业自用船舶和渡口安全监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负责;运输船舶和其他船舶安全监管由海事管理机构负责。
 
    第三十条  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保证船舶适航、船员适任,并对船舶的交通安全负责。
 
    第三十一条  从事运输的船舶,应当符合船舶强度、稳性、吃水、消防、救生等安全技术条件,配备通信、防污等安全环保设备。
 
    任何船舶不得超载运输。
 
    第三十二条  节假日、赶集日、学生上学放学等渡运繁忙时段,渡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应当加强渡运秩序维护,保障渡运安全。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禁止渡运:
 
    (一)渡船超载;
 
    (二)渡工无船员适任证书或者酒后驾船及其他不宜驾船的情形;
 
    (三)乘客与大牲畜、危险货物混载以及装载不当影响渡运安全;
 
    (四)超过禁航水位线或者遇大风、大雨、能见度不良等有碍渡运安全的情形;
 
    (五)渡船的航行、救生等设备不齐全或者不合格。
 
    第三十四条  船长10米以上的农业自用船舶的检验、登记、发证,驾驶人员的考试、发证由县以上海事管理机构负责。
 
    船长不足10米的农业自用船舶的检丈、登记、发证、驾驶人员的培训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负责。
 
    未经检验或者检丈、登记、发证和未配备合格驾驶人员的农业自用船舶不得航行。
 
    农业自用船舶的检丈、登记、发证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五条  农业自用船舶载人不得超过核定人数,船舶吃水不得超过载重线。
 
    农业自用船舶、渔业船舶不得从事营业性运输。
 
    第三十六条  营业性漂流河段与码头的安全技术条件、漂流艇筏选型与漂流方式、安全保障等安全事项与防污染措施应当经市、州、地海事管理机构论证。
 
    经营漂流活动的企业应当配备有合格的船舶检验证书的漂流艇筏,有合格的适任证件的船员或者护航员,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和保护水域环境的措施,并对漂流安全负责。
 
    未经县以上海事管理机构批准,禁止在通航河流上从事漂流活动。
 
    第三十七条  经营性的小型游乐船舶和漂流艇筏,应当经有资质的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并到县海事管理机构备案,持有效的船舶检验证书方能航行。
 
    第三十八条  在通航水域或者岸线上进行可能影响通航安全的施工作业、群众性活动和体育竞赛等,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条件,并在作业或活动前报县以上海事管理机构批准。
 
    第三十九条  行洪、泄洪等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应当提前48小时通知县以上海事管理机构;紧急情况下,应当在作出决定后立即通知县以上海事管理机构,并协助海事管理机构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水上交通安全。
 
    第四十条 在通航水域内设置网箱或者其他水产养殖设施,不得侵占航道,不得影响锚地、停泊区、掉头区及港口、码头等区域的正常作业。
 
    禁止在航道内设置抬网和拦河捕捞网具。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航务管理机构、海事管理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一款规定的,由航务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二款规定,未随船携带船舶营业运输证的,由航务管理机构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三款规定的,由航务管理机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吊销水路运输许可证、水路运输服务许可证或者船舶营业运输证。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的,由航务管理机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吊销水路运输许可证或者水路运输服务许可证。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由航务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的,由航务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清除;拒不清除的,由航务管理机构先行清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清除费用2倍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停止施工;违反第二款规定,造成航道及航道设施损害的,由航务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恢复;拒不恢复的,由航务管理机构先行恢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恢复费用1倍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的,由渡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三款、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停止航行,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拒不停止航行的,暂扣船舶。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经安全论证或者不符合安全条件从事漂流活动、未经批准在通航河流上从事漂流活动的,责令停止漂流活动,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二)漂流艇筏未持有船舶检验证书或者未依法配备漂流艇筏船员或者护航员的,责令停止漂流,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三)聘用未持有适任证件的人员担任漂流艇筏船员或者护航员的,责令停止漂流活动,对聘用单位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未持有适任证件担任漂流艇筏船员或者护航员的,责令离岗,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第一款规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强制清除,清除费用由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承担,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没收抬网、拦河捕捞网具,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一条  违反国家规定,逾期未缴纳港务费、船舶停泊费的,按日加收1‰的滞纳金;情节严重的,暂扣许可证。
 
    第五十二条  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海事管理机构和航务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水路交通有关活动,是指与水路交通有关的水上漂流、港埠业务、船舶管理业等活动。
 
    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者非排水的船、艇筏、水上飞行器、潜水器、移动式平台以及其他水上移动装置。
 
    农业自用船舶,是指农民个人所有,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航行于本乡镇或者临近乡镇的船舶。
 
    小型游乐船舶,是指船长小于5米,由游客自行驾驶的船舶。
 
    通航水域,是指由海事管理机构认定的可供船舶航行的江、河、湖泊、水库、运河等水域。
 
    航道,是指我省行政区域内在不同水位期供船舶、排筏通航的水域。
 
    航道设施,是指航道的助航、导航、绞滩、信号台、整治建筑物、过船建筑物、航道测量标志、航道段(站)房等设施。
 
    第五十四条  渔业船舶的检验、登记以及进出渔港签证,渔船船员的考试、发证,渔船之间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以及渔港水域的交通安全管理等,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五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贵州省节约能源条例
 
    (2013年9月27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节约能源(以下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节能管理、能源使用和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等活动。
 
    第四条  节能工作遵循统筹兼顾、政府引导、市场调节、技术推进和全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编制和实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年度节能计划,部署、协调、监督、检查、推动节能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节能工作。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即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主管全省节能监督管理工作。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和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省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综合协调和指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综合协调和指导。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教育,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新闻媒体应当宣传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刊播节能公益性广告等进行节能宣传,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营造节能的社会氛围。
 
    第八条 省、市州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下一级人民政府,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将节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年度考核评价的内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节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
 
    第二章 节能管理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节能议事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组织推动本地区节能工作,研究解决节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的节能规划和年度节能计划,具体编制和实施本行政区域的节能规划和年度节能计划,并按照程序报上一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备案。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全省节能规划和年度节能计划,编制本行业的节能专项规划和年度节能计划并组织实施。行业节能专项规划和年度节能计划应当报省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备案。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一条  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节能强制性标准。
 
    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
 
    第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工业、能源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公布的淘汰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目录及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年度淘汰计划,监督用能单位按照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实施淘汰。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能源统计制度,完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改进和规范能源统计方法,确保能源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应当向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提供能源统计资料。
 
    省人民政府统计部门会同省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
 
    定期向社会公布各市、州及主要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和节能情况等信息。
 
    第十四条  实行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引导合理、节约用电。
 
    第十五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依法实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政府投资项目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依法负责项目审批的机关不得批准建设。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权限,负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审查工作。项目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执行节能审查意见。
 
    第十七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按照项目设计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实行分类管理。
 
    第十八条  建立并完善节能服务体系。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活动,开展节能知识宣传和节能技术培训,提供节能信息、节能示范和其他公益性节能服务。
 
    节能服务机构不得提供虚假信息。
 
    第三章  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
 
    第十九条  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定期开展节能教育和培训,加强能源计量、统计、利用状况分析等基础工作,推行先进的节能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模式,合理使用能源。
 
    第二十条 鼓励工业园区按照能源梯级利用的原则采用热电联产方式集中供热。
 
    已建成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供热区域内,逐步淘汰原有分散供热锅炉。
 
    第二十一条  生产单位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开展单位产品(工作量)能源消耗核算,努力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实行能源消耗成本管理。对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的生产单位,由省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按照权限责令限期治理。
 
    第二十二条 电网企业应当加强电网建设和运营的节能工作,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实施有序用电,减少无功损耗,降低线损和配电损失,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电网企业应当与已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和购电协议,并为其提供接入、计量、结算等上网服务。优先安排可再生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以及清洁、高效和符合规定的热电联产机组与电网并网发电运行,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和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发电企业富余需上网的电量,上网电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建筑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遵守建筑节能标准。国家尚未制定建筑节能标准的,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会同省标准化主管部门根据全省建筑节能发展水平,组织制定地方建筑节能标准及其配套的技术规范。
 
    第二十四条  建设单位组织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应当对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查验,并在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中,注明建筑节能落实情况的内容,对不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不得出具竣工验收合格报告。
 
    第二十五条  鼓励构建结构合理、布局优化、功能配套、运作高效的现代化道路运输物流网络体系,提高运输效率和车辆实载率,降低空驶率。
 
    第二十六条  鼓励道路运输企业开发和使用清洁燃料和石油替代燃料车辆,新投入或者更新营运车辆时,优先使用清洁燃料或者石油替代燃料车辆。
 
    第二十七条  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或者城市之间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合理布局城市公共交通、道路客运交通枢纽,加强与铁路车站、机场之间的有效衔接,提高运输效率。
 
    第二十八条  加快普及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工程等生物质能和太阳能、水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推广省柴节煤炉灶、节能灯和新型高效燃料技术等农村生活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第二十九条  鼓励和引导农民使用高效节能农业机械产品。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老旧农业机械设备和渔船装备。
 
    第三十条  推进农村节能型住宅建设,加大对农村建筑使用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知识的推广和宣传力度,组织对农村建筑设计、施工人员进行节能材料、节能技术知识的应用培训,为农民新建住宅提供节能技术咨询服务。
 
    第三十一条  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纳入各级机关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公共机构负责人对本单位节能工作负责。
 
    第三十二条  公共机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组织实施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等工作,严格执行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和强制或者优先采购节能产品制度,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第三十三条  公共机构加强对本单位公务用车、空调、电梯、照明、办公设备等用能系统和设备的管理,制定节能管理制度和用能系统操作规程,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用能系统进行监测、维护、诊断和改造,提高运行效率。
 
    第三十四条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以上标准煤的用能单位为本省重点用能单位。省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省统计部门定期公布重点用能单位名单。
 
    第三十五条 对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实行分级管理。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以上标准煤用能单位由省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等有关部门负责管理,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以上不满1万吨标准煤用能单位由市、州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监督管理。
 
    省、市州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将年度节能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重点用能单位,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情况指导、监督和考核,定期公布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
 
    第三十六条  省、市州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按年度对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级考核,将考核结果报同级人民政府并予以公告。
 
    第三十七条  重点用能单位制订年度节能计划,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每年按规定向市、州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利用状况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内容。
 
    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能源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单位用能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组织编写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提出本单位节能工作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能源管理负责人应当接受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组织的节能培训。
 
    重点用能单位加强能源计量统计工作,配备统计人员及符合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建立健全能源消费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逐步推行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实时监测,定期开展能耗数据分析。
 
    第三十八条  省、市州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对重点用能单位报送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进行审查。对节能管理制度不健全、节能措施不落实、能源利用效率低和节能目标考核未通过的重点用能单位,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现场调查,组织实施用能设备能源效率检测,责令实施能源审计,并提出书面整改要求,限期整改。
 
    第三十九条  鼓励重点用能单位加快实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燃煤锅炉(窑炉)改造、节约替代石油等重点节能工程。
 
    第四十条  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3000吨以上不满5000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由县级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县级有关部门比照重点用能单位进行管理。
 
    第四章  节能技术进步
 
    第四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等有关部门推进节能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组织实施重大节能科研项目、节能示范项目和重点节能工程。
 
    第四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等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推广目录,引导用能单位和个人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节能产品。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节能技术研究开发作为政府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节能技术应用研究,开发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第四十四条  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发利用煤层气、页岩气、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能源,开展节能信息和技术的交流合作,进行技术创新。
 
    鼓励企业创新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节能技术改造。
 
    第五章  保障和激励措施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节能专项资金,支持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和开展节能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
 
    重点用能单位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节能科技开发、技术改造、教育培训等。
 
    第四十六条  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对节能服务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资金奖励和税收扶持。
 
    鼓励企业参与节能量交易和碳交易,推进节能市场化。
 
    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为符合条件的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产品生产及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提供优惠贷款,推动和引导社会有关方面加大对节能的资金投入,加快节能技术改造。
 
    第四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节能管理、节能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中有显著成绩以及检举严重浪费能源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节能奖励制度,对单位内部在节能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十九条  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购买和使用能源效率等级较高或者有节能认证标志的用能产品,采用高效照明、高效电机、蓄能设备等节能技术和产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五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加强对节能法律、法规和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五十一条  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实施节能监督检查,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二)监督被监察单位执行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指导被监察单位合理用能;
 
    (三)受理节能违法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并组织调查;
 
    (四)依法查处违反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行为;
 
    (五)履行法律、法规等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五十二条 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查阅、复印或者摘录与监督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财务账目等资料;
 
    (二)要求用能单位就监督检查事项所涉及的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
 
    (三)根据需要对有关产品、设备、资料、场景等进行录像、拍照;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五十三条 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节能监督检查,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非法干扰监督检查对象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泄露监督检查对象的商业秘密;
 
    (三)向监督检查对象收取费用或者谋取其他非法利益。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开工建设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或者将该项目投入生产、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止生产、使用,限期改造;不能改造或者逾期不改造的生产性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十五条 从事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的机构提供虚假信息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六条 重点用能单位未按照本条例规定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或者报告内容不实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七条  拒不提供有关资料,或者伪造、隐匿、销毁、篡改有关证据,隐瞒事实真相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或者工业和信息化等行业主管部门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八条  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节能监督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予以批准建设的;
 
    (二)干扰监督检查对象的合法生产经营活动,向监督检查对象收取费用或者谋取其他非法利益的;
 
    (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五十九条 对违反有关节能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有关部门已经依据节能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的,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不再处罚。
 
    第八章  附  则
 
    第六十条  本条例自2013年11月1日起施行。2003年9月28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节约能源条例》同时废止。
 
    贵州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条例
 
    (2015年9月25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促进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规范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工作,适用本条例。
 
    前款所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是指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包括:
 
    (一)全部使用预算内投资资金、专项建设资金、专项建设基金、政府举借债务筹措资金、政府按税收政策减免并指定专项用途等财政资金的建设项目;
 
    (二)未全部使用财政资金,财政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超过50%的建设项目;
 
    (三)财政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未超过50%,但项目建设单位为政府、国有或者国有控股企业及事业单位的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建设项目,或者政府拥有项目建设、运营实际控制权的建设项目;
 
    (四)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审计的其他政府投资建设项目。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审计机关建立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信息化管理平台,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配合审计机关开展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机制,督促被审计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根据审计结果进行整改。
 
    第四条  审计机关是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工作的主管机关,依法实施审计监督。
 
    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单位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配合审计机关做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工作。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内部审计,并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和相关单位应当依法接受审计监督,履行相关义务。
 
    第六条  审计机关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政府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结果,并依法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
 
    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完善社会公众投诉举报制度,接受社会公众对其履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职责的监督。
 
    第七条  审计机关应当按照突出重点、结合实际、合理安排的原则,编制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年度审计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发展改革等部门审批的政府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机关应当重点进行审计监督。
 
    未列入年度审计计划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经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并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的,主管部门或者建设单位书面告知审计机关后,可以自行组织竣工决算审计,并将审计结果报送审计机关备案。
 
    第八条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时限完成项目竣工决算编制;国家未规定时限的,应当在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完成项目竣工决算编制。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完成项目竣工决算编制后30日内向同级审计机关报送项目竣工决算报告。
 
    接受竣工决算审计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应当经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并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编制。
 
    第九条  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结算或者竣工决算进行审计时,应当自审计实施日起3个月内出具审计报告。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计期限的,应当经审计计划下达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
 
    第十条  审计机关可以委托具有相应法定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进行审计。
 
    审计机关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应当依据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确定,并加强对被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发生的审计费用,政府全额投资建设项目,由财政予以保障;其他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可以列入建设项目成本。
 
    第十一条  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总预算或者概算执行情况、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决算、单项工程结算、竣工决算依法进行审计时,可以对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直接有关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供货、咨询等单位和个人取得建设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调查。
 
    第十二条  审计机关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中,重点审计以下事项:
 
    (一)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
 
    (二)招标投标活动的合法合规情况;
 
    (三)项目建设管理情况;
 
    (四)合同签订、履行及变更情况;
 
    (五)有关政策措施执行和规划实施情况;
 
    (六)工程质量及验收情况;
 
    (七)设备、物资和材料采购情况;
 
    (八)土地使用和征收补偿情况;
 
    (九)环境保护情况;
 
    (十)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情况;
 
    (十一)投资控制、资金管理使用和工程造价情况;
 
    (十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供货、咨询等参建单位的履职情况;
 
    (十三)投资绩效情况;
 
    (十四)其他需要重点审计的事项。
 
    第十三条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维护国家利益,保证建设资金安全,可以在招标文件中载明下列内容:
 
    (一)保留适当比例的工程价款,在竣工结算或者决算审计后支付;
 
    (二)经审计机关审计的,依据审计结果办理工程价款及相关费用的最终结算;
 
    (三)明确工程结算审减率超过10%以上部分所发生的造价咨询等费用承担人。
 
    第十四条  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的重大公共工程以及涉及民生的重点建设等项目实施跟踪审计的,应当在职权范围内行使审计监督职责,审计人员不得参与、干预建设单位和相关单位的项目管理活动。
 
    第十五条  实施跟踪审计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发生较大设计变更、签证或者实际情况与设计资料严重不符情况的,被审计单位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告知审计机关。
 
    第十六条  审计机关对在跟踪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应当以书面形式及时向被审计单位提出,被审计单位应当将整改情况向审计机关进行反馈。
 
    第十七条  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进行审计时,政府有关部门及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供货、咨询等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配合审计,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并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十八条  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过程中,建设单位、项目相关单位和人员,对审计组送达的审计取证材料,应当及时组织核对和确认,并于送达之日起10日内将书面意见及签名或者盖章后的取证材料反馈审计组;逾期不反馈或者反馈意见中对异议部分未说明具体原因和理由,未提供有关依据的,视为无异议。
 
    第十九条  社会中介机构应当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出具的结果性文书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审计机关可以核查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结果性文书,查阅相关资料,询问有关人员。
 
    审计机关发现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结果性文书存在重大失实的,应当进行专项调查。
 
    第二十条  审计机关对审计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进行处理、处罚;对审计发现的需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或者监察等机关处理;对不属于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应当依法由其他有关部门纠正、处理、处罚的事项,应当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有关部门收到审计机关的移送处理书后,应当依法调查处理,并在收到移送处理书后6个月内将调查处理情况书面告知审计机关。
 
    第二十一条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以虚报、冒领、关联交易等手段骗取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追回,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给予处分。
 
    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咨询等单位和个人以虚报、冒领、关联交易等手段骗取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追回,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骗取资金10%以上50%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3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咨询等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参建单位和个人,在接受审计机关调查中拒绝、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或者拒绝、阻挠审计,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审计机关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审计机关对相关参建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3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并由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监察机关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项目参建单位拒绝、阻挠审计且造成国家损失金额达50万元以上的,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禁止其3年内参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建设。
 
    第二十三条  社会中介机构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计机关、有关主管部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在3年内不得委托其从事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并由有关部门记入社会诚信档案:
 
    (一)审计机关对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结果进行复核,核减或者核增8%以上且金额达30万元以上,责任属社会中介机构的;
 
    (二)出具虚假审计结果、违法收取费用、隐瞒审计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的;
 
    (三)拒绝、阻碍审计机关对其出具的结果性文书进行核查的。
 
    有前款第二项情形的,由审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审计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给予处分:
 
    (一)泄露国家秘密或者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的;
 
    (二)索贿、受贿或者接受不当利益的;
 
    (三)隐瞒被审计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的;
 
    (四)与被审计单位、聘请的专业人员、社会中介机构串通舞弊的;
 
    (五)依法应当回避未申请回避的;
 
    (六)有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玩忽职守行为的。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六条  国有或者国有控股企业、国家事业组织投资的本条例第二条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的审计,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条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贵州省食盐管理条例
 
    (1997年7月21日贵州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1997年7月26日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施行  根据2004年5月28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部分地方性法规条款修改案》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2年3月30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5年7月31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森林条例〉等四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食盐管理,保障食盐供给,消除碘缺乏危害,保护公民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的食盐指直接食用和食品加工用盐。
 
    本省购进和销售的食盐,必须是符合国家质量和卫生标准的加碘食盐。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食盐的购销、运输、储存、生产加工的单位、个人和管理部门,均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本省对食盐依法实行专营管理。
 
    第二章  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授权的盐业主管机构负责管理全省的食盐专营工作。
 
    各级盐务分、支机构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食盐专营工作。
 
    第六条  盐业主管机构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实施国家和省有关食盐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
 
    (二)编制并组织实施食盐年度分配、调拨计划,保障食盐供应;
 
    (三)管理国家储备盐和碘盐基金;
 
    (四)参与盐业调节基金的管理;
 
    (五)根据国家和省的碘缺乏危害防治规划,制定本行业实施意见,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六)对生产、销售营养盐、调味盐、保健盐、药物盐及其他食盐产品实施管理;
 
    (七)依法管理盐业市场,受理对盐业违法案件的举报,查处盐业违法行为;
 
    (八)法定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碘缺乏危害防治和食盐的卫生监督管理,并组织实施对食盐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督行政部门负责食盐的质量监督管理。必要时,省质量监督行政部门可以授权盐业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食盐的质量检验。
 
    第八条  工商、物价、公安、运输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与盐业主管机构配合,共同实施盐业市场监督管理。
 
    第九条  盐业主管机构的执法人员,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盐业违法行为的当事人、见证人和涉及盐业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询问;
 
    (二)检查盐产品经营场所、储存场地。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对违法盐产品可以依法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三)在车站、码头对运输盐产品的行为依法进行检查;
 
    (四)查阅、复制与盐业违法行为有关的合同、发票、账册、单据等资料。
 
    盐业主管机构的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应当佩戴统一的执法标志,出示执法证件。
 
    第三章  购进和销售
 
    第十条  食盐的批发实行许可证制度,由本省各级盐业公司及其设立或者委托的批发点经营。
 
    经营食盐批发业务的盐业公司,必须经省盐业主管机构审查批准,取得《食盐批发许可证》后,凭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企业注册登记。
 
    同一供应区域只能颁发一个《食盐批发许可证》。
 
    《食盐批发许可证》实行年检制度。
 
    第十一条  盐业公司的变更、撤并,应当经省盐业主管机构批准,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登记手续,并报国务院盐业主管机构备案。
 
    第十二条  食盐的零售实行许可证制度。申请经营食盐零售业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经所在地的县(区、市)盐业主管机构审查批准,领取《食盐零售许可证》,方能从事食盐零售业务。
 
    零售食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从当地盐业公司或者其批发点购进食盐,在规定的区域内销售。
 
    各级盐业主管机构要合理布局食盐零售网点,保障市场供应,防止食盐脱销。
 
    《食盐零售许可证》实行年检制度。
 
    第十三条  单位和个人从事食品和副食品生产、加工所需的食盐,必须从当地盐业公司或者持有食盐零售许可证的零售点购买。
 
    第十四条  非食用盐用户必须专盐专用,不得向市场上销售非食用盐。
 
    第十五条  市场零售的食盐应当为1000克以下规格的小包装。包装物必须符合卫生标准,由省盐业主管机构依法统一管理,统一标识,并指定有商标印制权的单位印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印制、使用食盐小包装袋和碘盐防伪标志。
 
    禁止非法买卖食盐小包装袋和碘盐防伪标志。
 
    第十六条  小包装食盐的加工,必须符合国家质量和卫生标准,并取得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卫生许可证。
 
    小包装食盐的加工业务由各级盐业公司负责,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小包装食盐的加工业务。
 
    第四章  运输和储存
 
    第十七条  食盐的运输、储存应当做到防晒、干燥、安全、卫生,与非食用盐分库或者分垛存放,并设明显标志。禁止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或者同载运输。
 
    第十八条  国家储备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未经批准,任何部门、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动用、借用、挪用或者报损国家储备盐。
 
    盐业公司应当按照省盐业主管机构确定的库存量,保持食盐的合理库存。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盐业主管机构没收其违法经营的全部盐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可处以该盐产品价值2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盐业主管机构吊销其《食盐批发许可证》、《食盐零售许可证》,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一)在食盐市场上销售非小包装食盐的;
 
    (二)未取得食盐批发许可证经营食盐批发业务的;
 
    (三)未取得食盐零售许可证经营食盐零售业务的。
 
    第二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食盐市场上销售非食用盐、非碘盐的,由县级以上盐业主管机构没收全部盐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可处以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该食盐价值1倍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盐业主管机构没收全部食盐、制作工具和违法所得,并可处以该食盐价值1倍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食盐的运输、储存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盐业主管机构责令补足被动用、借用、挪用或者报损的国家储备盐,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被动用、借用、挪用或者报损国家储备盐价值3倍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不按照规定合理布点、及时调运、保持合理库存,造成食盐市场脱销的,由同级人民政府对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责任,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五条  盐业主管机构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六条  对拒绝、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按照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渔业、畜牧业用盐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二十八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贵州省人民防空条例
 
    (1999年7月27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4年5月28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部分地方性法规条款修改案》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5年7月31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渔业条例〉等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同级军事机关领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防空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民防空行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的人民防空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计划、财政、建设、规划、国土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民防空工作。
 
    第四条  人民防空建设是国防建设的组成部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将人民防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五条  城市和重要经济目标是人民防空的重点。全省人民防空重点城市和重要经济目标由省人民政府和省军事机关确定。
 
    第六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对城市实行分类防护的原则,按照国家规定的城市防护类别和防护标准进行人民防空建设,制定防空袭方案,组织必要的城市防空袭演练。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城市人民防空疏散计划,在预定疏散地区,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疏散地域建设。
 
    人民防空行政部门根据防空袭方案,指导有关部门拟制保障计划。
 
    有关单位必须按照规定,建设、维护和管理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设施。
 
    第八条  按照人民防空建设规划修建的公用或者专用的人民防空工程及设备、设施属国防设施,所需建设用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予以保障。
 
    第九条  人民防空工程、通信、警报、疏散地建设,应当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护要求和质量技术标准结合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进行。
 
    本条例公布前已建成的人民防空工程,未建防护设施的,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平战转换措施。
 
    城市地下交通干线和其他重要地下工程的建设,应当征求人民防空行政部门的意见,兼顾人民防空需要。
 
    第十条  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修建战时可以用于防空的地下室。因地质、地形等客观条件限制不宜修建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提出申请,报经工程所在地的县或者市、州人民防空行政部门批准,可以不修建防空地下室,但应当向批准的人民防空行政部门缴纳易地建设费,由人民防空行政部门统一规划修建公用的人民防空工程。
 
    建设单位向工程所在地的县或者市、州人民防空行政部门提出的易地建设申请,人民防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决定批准的,向申请人出具批准文件;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易地建设的许可条件和收费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严控制。
 
    第十一条  县或者市、州人民防空行政部门应当对防空地下室建筑项目、设计进行审核。
 
    建设单位应当向工程所在地的县或者市、州人民防空行政部门提出申请,人民防空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决定批准的,向申请人出具批准文件;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未经人民防空行政部门审核批准,有关部门不得办理工程建设手续。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防空行政部门对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实施计划、技术和质量管理。
 
    人民防空工程的竣工验收由批准立项的人民防空行政部门负责。
 
    第十三条  人民防空行政部门应当对公用和专用的人民防空工程及设备、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平时使用公用或者专用的人民防空工程及设备、设施,应当到人民防空行政部门办理手续,按照规定缴纳使用费。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人民防空工程进出道路、孔口、出入口、口部专用通道设置障碍。
 
    禁止在危及人民防空工程及设备、设施安全使用的范围内采石、挖砂、爆破、打桩、取土、伐木、破坏植被等;禁止在人民防空工程安全使用范围内修建地面或者地下建筑。
 
    人民防空工程安全使用范围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因城市规划建设确需拆除人民防空工程及设备、设施的,应当向原审批项目的人民防空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下列相关文件、资料:
 
    (一)规划部门审定的平面方案图;
 
    (二)拟建工程建筑施工图;
 
    (三)拆除人民防空工程申报卡;
 
    (四)补建或者补偿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合同书。
 
    人民防空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决定批准的,向申请人出具批准文件;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拆除单位应当按照原工程面积及时补建或者补偿。
 
    第十六条  鼓励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修建人民防空工程。人民防空工程平时由投资者使用、维护和管理,收益归投资者所有;战时由人民防空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使用。
 
    第十七条  建设人民防空工程和开发利用人民防空工程及设备、设施,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
 
    第十八条  在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规划设置点修建的建筑物,所在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预建或者提供人民防空通信警报基础设施。
 
    设置在有关单位的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由其所在单位维护管理,不得擅自拆除。
 
    第十九条  通信、广播、电视系统,应当根据人民防空通信警报保障计划,制定传递、发放防空警报信号方案,确保战时优先传递、发放防空警报信号。
 
    第二十条  人民防空行政部门建设通信、警报网所需的电路、频率,电信部门、军队通信部门、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予以保障,并按照规定减免有关费用。
 
    第二十一条  组建群众防空组织的单位应当按照人民防空训练计划组织专业队伍训练,为专业队伍的训练和执行任务提供必要条件,队员在训练和执行任务期间与在岗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第二十二条  人民防空教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贵州省国防教育条例》的规定,由有关单位组织实施。人民防空行政部门应当对人民防空教育加强指导和检查。
 
    第二十三条  人民防空经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社会共同负担。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担的人民防空经费,每年按照不低于上年地方财政收入0.5‰的比例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
 
    社会负担的人民防空费用按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人民防空行政部门依法收取的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及公用和专用的人民防空工程、设备、设施平战结合使用费等费用,按照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交存同级财政专户管理,全额用于人民防空建设事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隐瞒、截留或者挪用。各级人民防空行政部门要接受同级财政、审计部门和上级人民防空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同级军事机关对在人民防空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十六条  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建设单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修建战时可以用于防空的地下室或者不按照规定缴纳易地建设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防空行政部门对当事人给予警告,并责令其限期修建或者缴纳,并可处以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第十五条、第十八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防空行政部门对当事人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个人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可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二十八条  阻碍人民防空行政部门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九条  人民防空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十四条规定,情节严重的;
 
    (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第三十条  本条例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贵州省殡葬管理条例
 
    (2002年1月7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根据2004年5月28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部分地方性法规条款修改案》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1年11月23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2年3月30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2015年7月31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统计管理条例〉等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五次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规范丧葬活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殡葬活动。
 
    革命烈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同胞,华侨和外国人的丧事活动,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殡葬工作的领导,制定殡葬工作规划,把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列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全省的殡葬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殡葬管理工作。各级殡葬管理处(所)在同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殡葬管理日常工作。
 
    公安、工商、国土资源、卫生、价格、环保、建设、规划、林业、民族宗教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助做好殡葬管理工作。
 
    第五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村(居)民委员会应当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开展殡葬改革宣传教育,认真执行殡葬法律、法规。公民应当文明、节俭办丧事。
 
    第六条  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其他地区实行土葬改革。
 
    实行火葬及土葬改革地区的划定,由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经市州人民政府同意,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章  丧事活动管理
 
    第七条  在实行火葬的地区,死亡者的遗体必须实行火化;禁止土葬遗体、骨灰入棺土葬。
 
    骨灰应当寄存于骨灰堂或者葬于公墓。提倡树葬、抛撒、深埋和不留标志等多种方式处理骨灰。
 
    土葬改革地区,遗体或者骨灰应当葬入公墓或者农村公益性墓地。
 
    尊重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撒拉、东乡和保安10个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自愿实行火葬的,他人不得干涉。
 
    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在丧葬活动中举行正常的宗教仪式,应当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
 
    第八条  应当火化的遗体,死者原所在单位或者其亲属一般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殡仪馆、火葬场或者殡仪服务站接运。
 
    第九条  殡仪馆、火葬场、殡仪服务站负责承办遗体的运送、防腐、整容、冷藏、火化及骨灰存放等殡葬服务。
 
    从事经营性的殡葬服务业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城市规划布局;
 
    (二)有固定的场所;
 
    (三)有必要的资金;
 
    (四)有必要的设施、设备;
 
    (五)有相应的人员。
 
    建设经营性公墓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核后,报市州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并报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审核机关应当自收到申报材料之日起20内审核,对符合条件的,签署同意意见后逐级上报审批机关审批;对不符合条件的,退回申请并书面说明理由。审批机关应当自收到申报材料之日起20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对不符合条件的,退回申请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条  运送、火化遗体,必须提交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或者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死亡证明;非正常死亡的遗体、无名尸体,必须提交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出具的死亡证明。
 
    患传染病死亡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  在城市和有条件的乡镇,治丧和悼念活动必须在殡仪馆、火葬场及殡仪服务站内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批准的场所进行,禁止占道停尸治丧。
 
    有殡仪馆、火葬场、殡仪服务站的地方,在医院死亡的遗体,存放在太平间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不得在医院内设置悼念场所和进行悼念活动。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加强对医院太平间的遗体管理,禁止擅自接运遗体。
 
    第十二条  在殡仪活动中,不得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污染及破坏环境、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禁止从事封建迷信活动。
 
    第三章  殡葬设施管理
 
    第十三条  殡葬设施的数量、布局规划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出,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四条  殡仪服务站建成后,可以为相邻地区的群众提供殡仪服务。
 
    第十五条  农村公益性墓地、骨灰堂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
 
    禁止在公墓、农村公益性墓地以外建墓立碑。
 
    禁止传销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
 
    第十六条  禁止在下列地区建造坟墓:
 
    (一)林地、耕地;
 
    (二)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库周围及河流两岸、堤坝300米以内;
 
    (三)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有碍观瞻的区域内。
 
    前款规定区域内现有的坟墓,除受国家保护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墓地予以保留外,其他均应当限期迁移、植树绿化或者深埋,不留坟头。
 
    第十七条  严格限制公墓墓穴占地面积。
 
    埋葬骨灰的单人墓和双人合葬墓墓穴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埋葬遗体的单人墓墓穴占地面积不得超过4平方米,双人合葬墓墓穴占地面积不得超过6平方米。
 
    公墓墓穴使用年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使用年限逾期的,墓主应当重新办理手续。
 
    第十八条  禁止生产、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和在火葬区生产、销售棺材等土葬用品。
 
    第十九条  殡葬服务单位应当加强对殡葬服务设备、设施的管理、更新,保证服务场所、设备、设施的整洁完好。
 
    第二十条  殡葬服务收费的项目及其标准,按照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的,死者原所在单位不得发给丧葬补助费;已发放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收回;逾期未收回的,不得发放抚恤补助,可处以丧葬补助费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将骨灰装棺埋葬的,或者在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的,由民政部门责令当事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强制执行。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建设、国土资源、林业、工商等部门依法予以取缔,责令恢复原状,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第三款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改的,可以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没收,并可处以生产、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  阻碍殡葬管理工作人员执行公务,聚众闹事,或者侮辱、殴打殡葬管理工作人员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七条  殡葬服务单位违反本条例给死者家属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利用工作之便,索取财物的,除退还财物外,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八条  殡葬管理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其他规定的,按照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贵州省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
 
    (2003年11月22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工作,保障国家、集体财产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稳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生产、销售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维修、使用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安全技术防范(以下简称技防),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手段,预防、发现、制止盗窃、抢劫、非法入侵、破坏、爆炸等违法犯罪行为和重大治安事故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安全技术防范产品(以下简称技防产品),是指用于防盗窃、防抢劫、防爆炸等防止国家、集体、个人财产以及人身安全受到侵害的并列入《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目录》的专用产品。
 
    本条例所称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以下简称技防系统),是指以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稳定为目的,综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技防产品组成的系统。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技防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范围,督促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
 
    第五条  省公安机关负责全省技防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技防工作的监督管理。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技防管理工作。
 
    第六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规定落实技防措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做好本单位的技防工作。
 
    新闻单位对技防设施涉密事项进行的公开报道,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
 
    第二章  技防预警与服务
 
    第七条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和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增强全社会预防和控制犯罪的能力。
 
    第八条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规划、指导本行政区域内报警网络的建设。
 
    安装报警装置的单位应当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网,使装置报警系统的场所或者部位形成多级报警格局。
 
    第九条  技防系统的使用单位,应当制定技防设施的使用、维护和更新制度,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建立、健全值班备勤制度和警讯紧急处置预案。
 
    第十条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应当合理布置警力,接警人员应当24小时值班,并在接到技防系统的报警后迅速出警,及时制止违法犯罪活动。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向装置技防产品或者技防系统的单位和个人指定产品品牌、销售单位或者技防系统的设计、施工、维修单位。
 
    第十二条  鼓励、支持技防科学研究,发展技防产业,推广使用先进的技防产品、技防设施。
 
    第三章  技防装置范围
 
    第十三条  下列部位或者场所应当装置符合技防标准的技防产品或者技防系统:
 
    (一)武器、弹药及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致病性细菌、病毒,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或者存放场所;
 
    (二)集中存放重要档案资料的馆、库、室;
 
    (三)博物馆及集中陈列、存放重要文物和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料、实物的场所;
 
    (四)制造或者集中存放货币、有价证券、票据的场所,金融机构的重要部位;
 
    (五)广播、电视、电信、邮政及供水、供气、电力单位的重要部位;
 
    (六)机场、大型车站、大型码头及道路交通的重要部位;
 
    (七)星级酒店、大型公共娱乐场所和大型商场的主要出入口和其他主要通道。
 
    前款所列部位或者场所国家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国家尚未规定的,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四条  住宅小区、机动车停车场等场所或者部位,可以自愿装置技防产品或者技防系统。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利用技防产品、技防系统或者技防维修技术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  技防产品
 
    第十六条  对未能纳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强制性认证制度管理的技防产品,实行生产登记制度。
 
    实行生产登记制度的技防产品,必须经省公安机关批准生产登记后,方能生产销售。
 
    第十七条  申请技防产品生产登记的,应当持下列资料向所在地市、州、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
 
    (一)生产登记申请书;
 
    (二)营业执照;
 
    (三)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标准;
 
    (四)法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型式检验报告。
 
    第十八条  市、州、地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技防产品生产登记申请之日起15日内完成初审。初审合格的,报送省公安机关核准;初审不合格的,退回申请并说明理由。
 
    省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初审意见之日起7日内,对符合条件的,核发生产登记批准书;对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批准的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十九条  生产技防产品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保证产品符合有关质量标准。
 
    第二十条  经营技防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备案,并实行进货检查验证制度,验明生产单位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证书或者安全认证证书或者生产登记批准书。
 
    第五章  技防系统
 
    第二十一条  技防工程设计规范由公安机关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纳入建筑工程设计规范。设计部门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当遵守技防工程建筑设计规范。
 
    技防系统的设计方案应当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并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备案;
 
    技防工程竣工后,由建设单位按照技防系统验收规则组织验收,并应当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参加;技防系统验收不合格的,限期整改。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或者总承包单位不得将技防系统工程发包给不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设计、施工、维修。
 
    第二十三条  承接技防系统设计、施工和维修业务的,应当持中标通知书或者承包合同向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备案。
 
    第二十四条  技防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维修、建设和使用单位应当妥善保管技防系统的设计图纸和相关资料,制定安全保密制度。
 
    第二十五条  技防系统竣工验收前,应当经公安部授权的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系统检测,检测工作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及时组织实施。
 
    第二十六条  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技防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对已经装置运行的技防系统,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毁坏技防系统的设备、设施;
 
    (二)破坏、删除、修改技防系统的运行程序和记录;
 
    (三)擅自改变技防系统的用途和范围;
 
    (四)泄露技防系统的秘密;
 
    (五)擅自使用技防系统的记录资料。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指定技防产品的品牌、销售单位或者技防系统的设计、施工、维修单位的;
 
    (二)滥用审批权限的;
 
    (三)不履行或者不及时履行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四)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取他人财物或者获取其他利益的;
 
    (五)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处以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依法予以处罚,尚不构成犯罪的,由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第二十二条规定,除有关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 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个人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伪造、变造、涂改技防产品或者技防系统有关证书,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贵州省文物保护条例
 
    (2005年9月23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5年7月31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统计管理条例〉等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文物和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的保护、利用和管理。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其他相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文物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开展文物普查登记工作,与其他相关部门实行文物信息资源共享,制定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规划,促进文物保护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水平,组织文物和博物馆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反映本省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社会生产、生活习俗、节日庆典、信仰祭祀、游艺活动和民俗仪式的文献、典籍、契约、手稿、谱牒、器具、用具、服饰等具有代表性的可移动文物的抢救、保护和利用。
 
    第七条 鼓励和支持单位和个人建立与本省历史文物、少数民族文物等相关、具有地方特点的专题博物馆。
 
    第八条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省行政区域内不可移动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确定,报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报国务院备案。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应当向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推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市、自治州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市、自治州和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不可移动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确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调查后,对其名称、类别、位置、规模等事项予以登记并公布,并留存相关的图片资料,建立记录档案。
 
    第九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核定公布之日起1年内,其保护范围分别由所在地的市、自治州、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初步意见,经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划定后,由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市、自治州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自核定公布之日起1年内,其保护范围分别由原核定公布单位划定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具体保护措施。市、自治州、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负责制定市、自治州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具体保护措施,并公告施行。
 
    保护措施应当包括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规划、修缮、安全、利用、保护设施、环境整治等内容。
 
    第十一条 纳入旅游发展规划或者旅游线路的不可移动文物,应当按照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措施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第十二条 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在妥善保护的前提下,依法向社会开放。
 
    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得转让、抵押。建立博物馆、保管所或者辟为参观游览场所的国有文物保护单位,不得作为企业资产经营。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危害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或者破坏其历史风貌的,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先采取相应措施,并于发现或者接到举报之日起5日内,将情况报告有处理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第十四条 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人、使用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与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签订防火、防爆、防盗、防其他责任事故的文物安全责任书;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人、使用人或者管理人发生改变的,应当重新签订。
 
    文物安全责任书由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等有关部门统一制作。
 
    第十五条 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人、使用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加强火源、电源的管理,配备必要的灭火、避雷设施。在重点要害部位应当安装自动报警、灭火、避雷等设施。安装、使用设施不得对不可移动文物造成损坏。
 
    发生危害文物安全的险情时,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人、使用人或者管理人应当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并在24小时内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 不可移动文物应当妥善保养,受到损坏的,应当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修缮方案进行修缮;变更已经批准的修缮方案,必须报原审批的部门批准。
 
    第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大型基本建设工程选址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建设单位在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前,应当报请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具有相应资质的文物保护单位在工程占地范围内进行文物调查。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文物保护要求,对发现的文物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文物保护单位提出文物保护方案,并会同建设单位共同商定保护措施。建设单位应当将保护措施列入建设工程规划。
 
    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中进行的文物调查、勘探、考古发掘所需的经费,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
 
    第十八条 建设工程因特殊情况确实不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需要实施原址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勘察研究,并与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协商提出原址保护的意见书。建设单位应当根据意见书确定保护措施,并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九条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应当建立购买、征集、移交、接受捐赠、拣选文物的入藏、保管及定期核查制度,并报主管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不具备收藏珍贵文物条件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具备收藏条件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代为保管其收藏的珍贵文物。
 
    非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收藏国有文物的,应当具备收藏国有文物的条件,并根据收藏的国有文物等级建立档案,建立健全保管制度,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文物复制品应当有表明复制的标识。
 
    第二十一条 文物商店销售的文物,在销售前应当经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加贴审核标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文物审核标识。
 
    第二十二条 依法设立的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的,应当取得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文物拍卖许可证。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文物拍卖进行审批和监督管理,审批事项结果向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 拍卖企业拍卖文物前,应当报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拟拍卖文物的名称;
 
    (二)拟拍卖文物的图录;
 
    (三)拟拍卖文物的来源说明;
 
    (四)委托人姓名或者名称、住所及有效身份证件号码或者有效证照号码。
 
    第二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拟拍卖的文物,应当征求有关文物鉴定专业机构或者专家的意见,并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对符合国家规定的拍卖条件的,应当作出审核同意的书面决定,并在拍卖公告发布日15日前,将拟拍卖的文物的资料及审核意见报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拍卖条件的,应当作出不同意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拟拍卖的文物,不能确定是否可以拍卖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报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个人可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可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灭火、避雷设施的;
 
    (二)安装、使用自动报警、灭火、避雷等设施对不可移动文物造成损坏的;
 
    (三)发生危害文物安全的险情,未立即采取救护措施,或者未在24小时内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经批准或者擅自变更已获得批准的文物修缮方案修缮不可移动文物的;
 
    (二)对不可移动文物实施原址保护时,建设单位未事先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勘察研究,确定文物保护措施的;
 
    (三)建设单位在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前,未报请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文物调查的。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伪造、涂改文物审核标识的,由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滥用审批权限、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接到危害文物安全的险情报告不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关法律、法规另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条 本条例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1986年9月3日贵州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贵州省体育条例
 
    (1997年3月27日贵州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30日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施行  根据2004年5月28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部分地方性法规条款修改案》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5年7月31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渔业条例〉等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体育工作坚持以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体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
 
    鼓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自筹资金发展体育事业,鼓励单位和个人对体育事业捐赠或者赞助。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体育经费投入机制。
 
    体育事业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支持、指导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兴办体育事业。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主管全省的体育工作。
 
    市、州及县级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授权的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体育工作。
 
    乡级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有分工管理体育工作的人员,逐步完善基层体育组织。
 
    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管理体育工作。
 
    第六条  县级体育工作是体育工作的基础,人民政府应当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发展体育产业等方面给予支持。
 
    第七条  坚持研究和运用先进、实用的体育科学技术成果发展体育事业。
 
    第八条  对在体育事业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社会体育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以城镇为中心,以青少年为重点,分层次向农村扩展,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社会体育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十条  社会体育活动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遵循因地制宜和科学文明的原则。
 
    第十一条  在全省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通过专门评审、获得国家确认的等级称号、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人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依照有关规定,可以在社会和本单位义务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可以开展体育技能传授、锻炼指导以及体育表演、体育咨询等有偿服务;可以应聘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指导和管理。
 
    第十二条  按照中国公民体质测定标准,在全省施行体质监测。
 
    体育主管部门负责审定本地区体质检测场地和器材,培训检测人员,对体质测定的有偿服务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发展民族体育,在财力、物力、技术及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体育事业,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鼓励和支持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整理和提高。
 
    第十四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发展体育事业,结合民族节日举行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竞赛活动。
 
    第十五条  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基层文化体育组织应当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组织开展适合城市特点的社区体育活动。
 
    农村应当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基层文化体育组织的作用,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
 
    第十六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各自特点,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全社会应当关心支持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建立健全各级各类老年人、残疾人体育组织,并对其加强管理,分类指导。
 
    残疾人组织和家庭应当帮助残疾人掌握方便、适用的健身方法,鼓励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体育主管部门应当鼓励、支持体育社会团体按照章程,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体育社会团体可以接受社会或者个人捐赠,依法从事体育经营活动。
 
    第三章  学校体育
 
    第十九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应当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
 
    各类学校必须按照教学计划开设体育课,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组织并保障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课余运动训练,开展学校体育竞赛,有条件的每年应当举行全校性的体育运动会。
 
    第二十条  各类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掌握体育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合格体育教师,并保障体育教师享受与其工作特点有关的待遇。
 
    各级师范院校和有条件的大、中专学校应当加强对体育师资的培养、培训。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标准,制定规划,有计划地修建学校体育场地,配置设备和器材。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学校体育器材纳入教学仪器供应计划。新建、改扩建学校必须按照有关场地、设备和器材的规定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学校体育场地必须用于体育活动,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章  竞技体育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展竞技体育,重视、支持对青少年儿童开展业余体育训练,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和社会体育活动技术骨干。
 
    第二十三条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和运动员管理单位必须对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法制纪律教育,鼓励运动员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在体育竞赛中创造优异成绩,为国家争取荣誉。
 
    第二十四条  体育竞赛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全省综合性运动会、本省承办的全国和国际体育竞赛,由省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管理,或者会同有关单位管理。
 
    全省单项体育竞赛由省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或者该项运动的全省性协会负责管理。
 
    市、州、县的体育竞赛由同级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或者会同有关单位管理。
 
    第二十五条  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退役优秀运动员的入学、升学,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应当给予优待。
 
    对退役优秀运动员的就业,原输送地的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优待安置,对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可以跨地区、跨部门安置。
 
    第二十六条  在本省境内举办的重大体育竞赛,其名称、徽记、旗帜及吉祥物等标志,依法予以保护。
 
    第五章  体育设施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兴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学校比较密集的城镇地区,逐步建立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乡、镇应当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建设和完善体育设施。
 
    提倡、鼓励社会和个人投资建设群众健身娱乐活动的场地设施,谁投资,谁受益。
 
    第二十八条  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向社会开放,方便群众开展活动,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实行优惠;专用体育设施也应当在保证正常训练、竞赛活动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第二十九条  因特殊需要临时占用体育设施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并经县级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批准:
 
    (一)应当符合安全、卫生、环保方面的要求;
 
    (二)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器材和设备;
 
    (三)临时占用场地时间不得超过10日;
 
    (四)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符合前款规定条件,需要临时占用体育设施的,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体育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45日内转告有关部门分别提出意见后统一办理,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决定批准的,向申请人出具批准文件;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条  按照城市规划改变体育场地用途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原面积、原标准先行择地新建补还。
 
    第六章  体育经营活动
 
    第三十一条  体育经营活动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以体育活动为内容和手段,以商品形式进行经营的活动,包括健身、娱乐、训练、竞赛、培训、表演等各类体育经营活动。
 
    第三十二条  体育事业单位应当充分发挥场馆、项目、技术的优势,发展体育产业,开展体育经营活动,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增强体育事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体育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应当依法加强管理。
 
    第三十三条  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从业条件和标准,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从事技击类项目传授活动的,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备案。
 
    第三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各类体育经营活动的从业标准和审批程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负责培训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对体育业务进行指导和帮助。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侵占、破坏体育设施和擅自改变公共体育设施用途的,由同级人民政府及其体育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六条  对在体育活动中,诈骗钱财,进行赌博,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等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第三十七条  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克扣体育资金的,由上级主管机关责令其限期归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八条  未办理登记注册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或者在体育经营活动中有违法行为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九条  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廉洁奉公。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视情节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贵州省档案条例
 
    (2001年9月23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4年5月28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部分地方性法规条款修改案》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条 为了加强档案管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档案的收集、征集、安全保护、抢救和档案信息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档案管理部门主管全省档案工作,对全省档案工作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档案管理部门做好档案工作。
 
    第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和保管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和基层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六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负责保管本单位的档案,并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七条 县级以上国家档案馆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分管范围内各种门类的档案。
 
    第八条 部门档案馆、专业档案馆、事业单位档案馆、企业档案馆的设置及其档案接收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省档案管理部门同意,可以制定本系统专业档案的具体管理制度和办法。
 
    第十条  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保守秘密,具备专业知识,并接受岗位培训。
 
    第十一条 从事档案整理、鉴定、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的机构及其人员,必须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管理部门的业务监督和指导。
 
    第十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材料属国家所有,由本单位文书部门或者业务部门收集齐全和规范整理,并按照规定移交给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集中统一管理,不得据为己有或者拒绝归档。
 
    第十三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向有关的国家档案馆移交档案。
 
    不属于国家所有但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可以向各级国家档案馆寄存、捐赠或者出售。
 
    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档案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档案享有优先和无偿利用权。
 
    第十四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在其设立、合并、变更后或者撤销前30日内,告知同级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依法监督、指导其做好建档或者档案处置工作。
 
    第十五条 对记述和反映少数民族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宗教等活动以及少数民族历史的各种载体档案,县级以上国家档案馆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做好收集、整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国家档案馆应当及时收集、征集重要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加强对珍贵档案和地方特色档案的收集和征集工作。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国家档案馆应当加强对档案信息的研究与开发,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可以公开发布的档案信息制成各种形式的载体,提供社会利用。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承担部门或者主持单位应当在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做好档案工作,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收集、规范整理和安全保管。
 
    第十九条 国有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前的档案属国家所有;合资、合作期间的档案另立全宗;合资、合作期满,其档案由中方保存,若外方需要,可以提供复制件。
 
    第二十条 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中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
 
    第二十一条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列入专业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1年内向专业档案馆移交;列入部门档案馆或者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馆收集范围的档案,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的次年6月底前向部门档案馆或者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馆移交;部门档案馆保存的永久档案,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30年即向同级国家档案馆移交。
 
    第二十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将本单位编印出版的报刊、文集、志书、年鉴、大事记、组织史、政策法规汇编等出版物按期归档,并送同级国家档案馆保存。
 
    第二十三条 对抢救、保护、捐赠档案有功或者在档案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档案管理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擅自改变档案馆(库)用途的;
 
    (二)拒不执行档案工作有关规范和标准,档案管理混乱的;
 
    (三)拒绝接受档案管理部门监督检查或者拒不改正违规行为的。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由档案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1年11月1日起施行。
 
    贵州省森林条例
 
    (2000年3月24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00年4月3日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施行  根据2004年5月28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部分地方性法规条款修改案》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0年9月17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5年7月31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森林条例〉等四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森林、林木的培育种植、采伐利用和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保护、管理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林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关于林种划分的规定组织划定本地区的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省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由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面积不得少于全省森林面积的30%。
 
    需要将已经批准公布的林种改变为其他林种的,应当报原批准公布机关批准。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主管全省林业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林业工作。
 
    乡、镇林业工作站负责本乡、镇林业管理和林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指导和组织农村集体、个人发展林业生产。
 
    第二章  植树造林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国家规定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应当制定退耕还林还草的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认真组织实施植树造林规划,落实目标责任制。
 
    植树造林应当遵守造林技术规程,使用良种壮苗,实行科学造林,保证质量。
 
    县级人民政府对当年造林情况应当认真组织验收,核实造林面积。成活率不足85%的,不得计入年度造林完成面积。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封山育林规划,对新造幼林地和其他必须封山育林的地方,落实封山育林管理责任制,搞好封山育林。
 
    单位和个人承包封山育林,对原有林木要进行评估,合理作价,增值分成由双方议定,签订合同。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应当对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和使用的林木种子进行质量监督检查。
 
    从事林木商品种子生产和经营种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核发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经营种子的单位和个人凭种子经营许可证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经营。
 
    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实行年审制度。
 
    第三章  森林保护
 
    第九条 实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制,责任到人,定期考核,严格奖惩。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护林组织,负责护林工作;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有专人分管林业工作;有林的和林区的基层单位,应当划定护林责任区,订立护林公约,配备护林员,组织群众护林。
 
    护林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放证书,依法行使职权。
 
    第十一条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编制防火预案,设置和完善防火设施,制定森林防火措施,组织群众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
 
    林区野外生产用火实行凭证用火制度,严禁一切非生产性用火。
 
    第十二条 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发生暴发性或者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时,应当采取紧急除治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第十三条 对自然保护区以外的珍贵树木和林区内具有特殊价值的植物资源,应当加强保护。未经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批准不得采伐和采集。
 
    禁止采伐、毁坏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珍贵树木、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胸径100厘米以上的大树和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和路标航标作用的名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地区的古树、大树、名木进行登记,建立档案,设立标志,划定保护范围,落实管护责任单位。
 
    禁止移植古树、名木。因科学研究等特殊原因必须移植古树、名木的,应当报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天然林保护规划,划定天然林保护区。保护区的范围应当标明区界,立牌公示。禁止采伐天然林。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发展薪炭林,推行改燃、改灶节材技术,逐步实行以煤、电、气代柴。农村建房,应当逐步减少纯木结构。
 
    第十六条 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各项工程,应当不占用、征收、征用或者少占用、征收、征用林地。确需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地的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属于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审核权限范围内的林地,用地单位向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提出用地申请,由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再报土地行政部门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第四章  森林经营管理
 
    第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应当定期组织森林资源清查,建立资源档案,为编制经营方案、确定采伐限额提供依据。
 
    第十八条 划定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由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登记造册,立牌公示,并与责任单位或者林权单位签订合同,确立管护责任。
 
    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不得改变为非防护林和非特种用途林。确需改变的,经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九条 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强令国有林场以森林、林木作抵押;禁止用法律、法规规定禁伐的林木作抵押。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对森林、林木采伐实施下列检查监督:
 
    (一)查验林木采伐许可证;
 
    (二)勘查采伐现场;
 
    (三)核实采伐情况;
 
    (四)进行伐后检查。
 
    第二十一条 采伐用材林应当严格控制皆伐。确需皆伐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进入林区收购木材。需要进入林区收购木材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运输木材,必须持有效木材运输证、植物检疫证书。没有木材运输证的,承运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承运。
 
    木材运输证由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核发。植物检疫证书,由县级人民政府森林植物检疫机构核发。
 
    运输木材,应当按照木材运输证规定的起讫地点运输。途中需改变终点的,应当在当地林业行政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四条 对违法运输木材、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省人民政府依法批准设立的木材检查站有权制止,可以暂扣违法运输的木材、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并经登记保存后立即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五条 从事木材经营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申领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需异地设点经营加工木材的,应当到当地有关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实行年审制度。
 
    第二十六条 在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中,具有一定规模,能够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地方,可以规划建立森林公园。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不足0.5立方米或者幼树不足20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以盗伐林木价值3倍至5倍的罚款。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0.5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20株以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以盗伐林木价值5倍至10倍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不足2立方米或者幼树不足50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5倍的树木,处以滥伐林木价值2倍至3倍的罚款。
 
    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2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50株以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5倍的树木,处以滥伐林木价值3倍至5倍的罚款。
 
    超过木材生产计划采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照前两款规定处罚。
 
    第二十九条 非法采伐或者毁坏古树、大树、名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没收违法采伐的树木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以违法所得5倍至10倍的罚款。
 
    未经批准移植古树、名木的,责令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按照非法毁坏古树、名木处理。
 
    第三十条 无木材运输证运输木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没收非法运输的木材,对货主并可处以非法运输木材价款30%以下罚款。
 
    运输的木材数量超出木材运输证所准运的运输数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没收超出部分的木材;运输的木材树种、材种、规格与木材运输证规定不符又无正当理由的,没收其不相符部分的木材。
 
    使用伪造、涂改的木材运输证运输木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没收非法运输的木材,并处以没收木材价款10%至50%的罚款。
 
    运输木材未持有效植物检疫证书的,由森林植物检疫机构依法处罚。
 
    承运无木材运输证的木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没收运费,并处以运费1倍至3倍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无证经营(含加工)木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没收非法经营的木材或者违法所得,并可处以违法所得2倍以下罚款。
 
    经营(含加工)无木材运输证或者合法来源证明的木材的,比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三十二条 逾期未到林业行政部门办理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年审手续的,吊销其许可证。
 
    对吊销种子经营许可证、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的,由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三条 非法收购木材和收购盗伐滥伐林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收购的林木、木材或者变卖所得,并可处以违法收购的林木、木材价款1倍至3倍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森林法规,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超越职权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补办林木采伐许可证的以及未实施林木采伐检查监督或者实施不力导致滥伐林木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从事森林资源保护、林业监督管理工作的林业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其他国家机关的有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7年3月1日贵州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贵州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
 
    (2008年9月26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2011年11月23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森林公园的建设、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业,建设生态文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森林公园,是指以森林资源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与环境条件,可供人们游览、休闲和进行科研教育、文化体育等活动的地域。
 
    第三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森林公园的建设、管理和在森林公园内游览、休闲以及进行科研教育、文化体育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森林公园的基础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是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社会公益性事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公园建设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经费保障。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森林公园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其所属的森林公园管理机构负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公园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森林公园管理工作。
 
    第六条 森林公园的建设、管理应当坚持保护优先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统筹规划、科学管理的原则,发挥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七条 在森林公园保护、管理等方面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 规划建设
 
    第八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全省森林资源状况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全省森林公园发展规划,并与城乡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九条 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可以申请设立森林公园;利用集体所有或者个人承包的森林、林木、林地及其他土地设立森林公园的,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条 森林公园分为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立森林公园或者使用森林公园名称。
 
    第十一条 设立省级森林公园,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全省森林公园发展规划;
 
    (二)面积在100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在65%以上,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应当达到国家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二级以上;
 
    (三)森林、林木、林地及其他土地权属清楚,林地界线明确;
 
    (四)有相应的管理组织和技术、管理人员;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设立国家级森林公园,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执行。
 
    第十二条 申请设立省级森林公园,申请人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告,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有关图表、照片、音像制品等视听资料;
 
    (二)林木和林地及其他土地的权属证件;
 
    (三)与拟设立森林公园涉及森林、林木、林地及其他土地的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签订的合同或者协议。
 
    第十三条 申请设立省级森林公园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报告及有关资料之日起15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报市、州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市、州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核意见之日起15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报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核意见之日起20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对符合条件的,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对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许可的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 森林公园需要合并、变更隶属关系、改变地域范围的,申请人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合并、变更合同或者协议;
 
    (二)地域范围调整的图纸。
 
    森林公园合并、变更隶属关系、改变地域范围的,按照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以国有森林资源为主体设立的森林公园,其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依法流转的,应当由国家规定具有相应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招标方式进行。其中涉及国有土地出让、转让或者改变土地用途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在森林公园内申请设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的,应当征求批准设立森林公园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第十七条 森林公园设立后,由森林公园管理组织委托具有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负责编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报批准设立森林公园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当在森林公园设立之日起18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批准。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经批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因保护、开发和建设确需对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进行调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八条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查阅。
 
    第十九条 森林公园的各项建设应当符合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需要征、占用土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建设用地等相关审批手续。建设单位在施工中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环境和森林资源。需经有关部门验收的项目竣工后,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条 森林公园内的居民新建、改建住宅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手续;新建住宅应当在统一规划的居民点内建设。
 
    第三章 资源保护
 
    第二十一条 森林公园管理组织负责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森林公园管理组织保护森林资源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在森林公园内不得修建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工程设施。重点景区和景点周围,除必要的保护和辅助设施外,不得修建其他工程设施。
 
    第二十三条 森林公园管理组织应当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制度,设立义务消防组织,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器材,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第二十四条 森林公园管理组织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森林公园内林业有害生物进行调查和监测;发现林业有害生物危害严重的,应当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五条 森林公园管理组织应当加强对森林公园内濒危、珍稀和具有独特观赏、科研、经济价值的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定期组织调查,建立管理档案;对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地,设立外围保护地带或者设置保护设施。
 
    第二十六条 森林公园管理组织应当报请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森林公园内的古树、大树、名木、古建筑、历史遗迹等进行鉴定,编号登记,建立档案,设置保护设施,并挂牌宣传。
 
    第二十七条 在森林公园内进行科学研究需要采集动植物标本的,应当征求森林公园管理组织的意见,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批准。
 
    第二十八条 在森林公园内开展影视拍摄、大型文艺演出等活动,应当向森林公园管理组织提出申请和活动方案,经森林公园管理组织同意,并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在森林公园内开展影视拍摄、大型文艺演出等活动搭建的场景设施,应当在活动结束后及时拆除,恢复场地原貌;场景设施需长期保留的,其建设应当符合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并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
 
    第四章  经营管理
 
    第二十九条 在森林公园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环保、卫生等相关手续,按照森林公园的统一规划经营,并服从森林公园管理组织的管理。
 
    经营者应当与森林公园管理组织签订合同,明确权利与义务。
 
    第三十条 经营者应当在森林公园管理组织的指导下,依法做好其经营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
 
    第三十一条 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设置游览路线、卫生、环保设施、森林防火、安全警示等标识。
 
    第三十二条 经营者应当在危险地段和游客可能遭受伤害的区域设置安全保护设施和警示标识,对危害安全、影响卫生和环境保护的燃料、包装材料等物品应当在明显位置设置禁用标识。
 
    经营者应当对经营设施等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第三十三条 鼓励森林公园培育多树种、多层次、乔灌草相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群落,丰富生物多样性,提高游览观光价值和综合功能。
 
    第三十四条 森林公园可以收取门票,其收入应当主要用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收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有条件的森林公园可以向公众免费开放。
 
    第三十五条 森林公园管理组织应当根据生态承载力、安全等因素确定游客接待容量。
 
    森林公园管理组织应当加强安全管理,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旅游旺季疏导游客方案。
 
    第三十六条 在森林公园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损坏花草;
 
    (二)乱扔垃圾;
 
    (三)采挖花草、树根(兜);
 
    (四)污损、损坏林木及其标识、公共服务设施、设备;
 
    (五)燃放烟花爆竹、焚烧香蜡纸烛、在非吸烟区吸烟;
 
    (六)乱搭乱建建筑物、构筑物和乱拉乱接电源线;
 
    (七)新建、改建坟墓;
 
    (八)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七条 在森林公园内从事导游工作,应当经森林公园管理组织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批准设立森林公园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有权撤销设立森林公园的行政许可:
 
    (一)主要景区的林地被依法变更为非林地的;
 
    (二)未依法变更隶属关系或者流转经营权的;
 
    (三)不能按照本条例规定履行保护森林资源义务的。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未经批准设立森林公园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依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在森林公园内开展影视拍摄、大型文艺演出等活动搭建的场景设施在活动结束后未及时拆除,影响场地原貌恢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未在危险地段和游客可能遭受伤害的区域设置安全保护设施或者警示标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改正,可处以50元以上3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六)项、第(七)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可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关法律、法规另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贵州省土地整治条例
 
    (2010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和规范土地整治工作,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地整治及其相关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土地整治,是指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治理,对自然灾害损毁或者生产建设活动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对宜农未利用土地进行开发,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行为。
 
    第三条 土地整治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坚持因地制宜,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整治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土地整治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所属土地整理开发机构负责土地整治的具体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改、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环境保护等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土地整治的有关工作。
 
    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参与、配合做好土地整治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土地整治从业单位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并向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备案登记,纳入管理。
 
    第六条 市、州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耕地耕作层保护相关规定和政策措施,鼓励占用耕地的单位将所占用耕地耕作层的土壤用于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
 
    第七条 对在土地整治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规划和计划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经批准后,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按照程序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经批准的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和上级下达的补充耕地年度计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土地整治年度计划。
 
    第十条 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土地开发,不得在大于20度的坡地进行。禁止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森林公园开垦耕地;禁止毁坏森林、围湖造地或者侵占江河滩地开垦耕地。
 
    第三章 项目申报和审批
 
    第十一条 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乡、镇人民政府及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进行土地整治项目的申报。
 
    第十二条 申报土地整治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符合生态建设、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三)规划新增耕地率应当符合土地整治有关规定;
 
    (四)经项目涉及地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第十三条 土地整治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实行分级审批。
 
    土地整治项目经批准后,由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逐级报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章 项目实施
 
    第十四条 经批准获得土地整治项目的申报单位为项目承担单位。
 
    第十五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依法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的施工,依法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或者委托等方式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工程监理。
 
    除桥梁、防洪堤、水坝、隧道、水电安装等工程外,项目施工费在50万元以下的土地整治单体工程,不受本条例第五条的规定限制,由项目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放弃承包权的,依法公开招标。
 
    第十六条 土地整治后的耕地耕作层、平整度、灌排水条件、道路以及生态保护措施等,应当符合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程技术标准。
 
    第十七条  项目竣工后,批准项目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第五章 项目资金管理
 
    第十八条 土地整治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及指标流转价款、土地复垦费和土地出让金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等。
 
    第十九条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由省人民政府财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年度统筹安排,实行分级管理,专项用于耕地保护、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支出,并落实到项目。
 
    第二十条 耕地开垦费由建设项目占用耕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
 
    耕地开垦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专项用于土地整治项目及土地整治工作。
 
    第二十一条 指标流转价款用于新增耕地指标收购储备和实施补充耕地项目,以及土地整治项目库和新增耕地指标库的建设、运行、维护等。
 
    第二十二条 财政性资金以外的其他资金投资土地整治项目用于自行占补的,其土地整治项目的申报、审批、验收、新增耕地合格证的核发和备案等参照本条例相关规定执行。
 
    自行占补新增耕地指标有余的,由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收购。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审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土地整治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严格资金使用方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截留、滞留、挪用、挤占、超范围使用、超标准开支土地整治财政资金。
 
    第六章 新增耕地指标管理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负责,组织完成补充耕地年度计划。
 
    第二十五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建立补充耕地储备制度,确保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与土地整治项目相挂钩,实现先补后占。
 
    大、中型水利、水电项目库区建设的耕地占补平衡,可以向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经有权机关批准后实行边补边占。
 
    第二十六条 项目验收确认的新增耕地指标,由组织验收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新增耕地合格证。
 
    项目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新增耕地合格证逐级报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新增耕地合格证由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作、编号和管理。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本级新增耕地指标库,新增耕地指标纳入县级以上新增耕地指标库管理。
 
    第二十八条 土地整治项目涉及土地权属调整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在禁止开垦区内进行开垦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
 
    第三十条 土地整治从业单位违反有关标准、规定、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截留、滞留、挪用、挤占或者超范围、超标准开支土地整治专项资金,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处分。
 
    第三十二条 在土地整治工作中,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的土地整治从业单位,是指涉及的项目测绘单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项目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单位、项目施工招标代理单位、项目施工单位、项目施工监理单位和项目竣工决算审核单位。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所称的指标流转价款是指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单位为履行耕地占补平衡义务购买新增耕地指标的价款。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
 
    (2006年11月24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地质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岩体、土体、地下水、矿藏等地质体及其活动的总和。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以及地质遗迹保护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地质环境管理应当坚持积极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制定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本级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地质环境保护的宣传和科普教育。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地质环境的义务,对破坏地质环境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 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列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一)制定国土整治规划、城市(镇)规划、区域经济开发规划;
 
    (二)开发矿产资源;
 
    (三)在城镇规划区、工矿区集中开采地热、地下水资源;
 
    (四)新建城镇、城镇新区和各类开发区选址;
 
    (五)铁路、机场、公路、水库和干渠、发电站(场)等大型建设项目及配套设施。
 
    第九条 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包括:
 
    (一)对地质环境特征、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居民生存影响的评价;
 
    (二)对地质环境质量的评价和地质环境问题防治对策。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地质环境状况,设置和完善监测设施,对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及资料分析、保存和利用;对发现有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危及公共财产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地质环境问题,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地质环境监测资料,定期发布本省地质环境状况公报。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擅自移动地质环境监测设施和标志。
 
    第三章 地质灾害防治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用于对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和防治。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和防治所需资金按照地质灾害等级和地质灾害隐患等级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分级承担。
 
    地质灾害隐患等级划分以及防治专项资金分级承担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造成地质环境破坏或者引发地质灾害的,应当采取措施恢复或者治理,其治理费用,按照谁破坏、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者承担。
 
    第十三条 开发矿产资源或者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具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的单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经评估不适于开发建设的,应当另行选址。
 
    评估单位对评估结果负责。
 
    第十四条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程序进行。出现重大紧急地质灾害险情的,可以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应急治理工程施工,但在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还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地质灾害治理。
 
    第十五条 政府批准立项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招标投标,但应急治理工程除外。
 
    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环保、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编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七条 依法进行矿产资源开采时,采矿权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矿山基本情况、地质环境现状;
 
    (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析、影响程度评估;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第十八条 采矿权人在采矿过程中、停办或者关闭矿山前,应当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履行下列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恢复义务:
 
    (一)整修被损坏的道路、建筑、地面设施,使之达到安全、可利用状态;
 
    (二)整治被破坏的土地,使之达到种植、养殖或者其他可供利用的状态;
 
    (三)整修露天采矿场的边坡、断面并恢复植被,消除安全隐患,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四)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使地下井巷、采空区达到安全状态;
 
    (五)按规定处理矿山开采废弃物;
 
    (六)采取措施解决因采矿导致的地下水水位下降所造成的群众饮水困难;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其他义务。
 
    第十九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恢复实行保证金制度。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按照不低于治理恢复费用的要求,根据矿区面积、开采方式以及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等因素确定。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矿山地质环境分阶段治理的,保证金可以分期交纳。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不得挪作他用。矿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采矿权人履行治理和恢复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会同同级环保、林业等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工作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的,保证金及其利息应当及时退还采矿权人。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提取、使用的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条 采矿权人应当如实对矿山地质环境状况定期记录,形成年度报告,并于每年年底前报送有管理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矿山地质环境状况报告应当包含下列内容:
 
    (一)年度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
 
    (二)开采方式;
 
    (三)尾矿、固体废弃物、废水的年产出量和年排放量、年综合利用量、累计积存量;
 
    (四)占用、破坏土地面积及累计治理恢复土地面积;
 
    (五)矿山地质灾害发生及治理情况;
 
    (六)地下水水位情况。
 
    第二十一条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对历史遗留的已被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治理。
 
    第五章 地质遗迹保护
 
    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所保护的地质遗迹,是指古生物化石、岩石矿物、宝玉石及其产地,典型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地质灾害遗迹、冰川遗迹、温泉、瀑布、丹霞以及岩溶洞穴、峡谷、峰林峰丛等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本条例所保护的古生物化石,是指地质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动物、植物等遗体化石或者遗迹化石。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四纪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除外。
 
    第二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文化、旅游、建设、林业、环保、农业等部门编制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具有科研、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可以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或者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由地质遗迹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申报,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确定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的范围,应当兼顾所需保护地质遗迹的完整性和适度性,以及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第二十四条 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管理机构应当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地质遗迹保护工作。
 
    第二十五条 分布在风景名胜区或者其他类型保护区内的地质遗迹,由原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并接受同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
 
    第二十六条  禁止在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内进行损害地质遗迹的采矿、采石、采砂、取土、取水、爆破等活动。
 
    工程建设应当避开地质遗迹保护区和地质公园。确实无法避开的,应当由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保护措施。工程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确定的保护措施进行建设。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公安、工商、文化、环保、海关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和管理。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采掘古生物化石。
 
    第二十九条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因科研、教学和科普需要采掘古生物化石的,应当向采掘地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古生物化石采掘方案,经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后作出决定。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采掘地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收到方案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
 
    古生物化石采掘方案应当包括采掘者的基本情况、采掘目的、时间、地点、范围、种类、数量、采掘方式、保存方式、环境恢复措施等。
 
    采掘者必须按照专家评审通过的方案进行采掘。采掘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采掘活动进行监督。
 
    采掘者在采掘活动结束后30日内,应当将采掘获得的古生物化石完整档案,如实报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经确认属重要古生物化石的,应当交由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机构保存。
 
    第三十条 鼓励具备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依法申请建立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及其他古生物化石收藏单位,应当建立馆藏古生物化石档案及安全制度,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一条 下列重要古生物化石不得买卖:
 
    (一)正式命名的古生物种属的模式标本;
 
    (二)国内稀有或者在生物演化及分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古生物化石。
 
    具体名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本条第一款(一)项所称模式标本是指用来定义生物一个属或种所依据的主要标本。
 
    第三十二条 古生物化石科研机构利用本省古生物化石进行科学研究的,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应当在科研项目完成后30日内向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科研报告副本;与外国组织、个人合作,利用本省古生物化石进行科学研究的,应当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合作研究中采集的古生物化石归中方依法保存。
 
    第三十三条 因科研、教学、科普、展览等需要将重要古生物化石运送出省的,应当报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需运送出境的,按国家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三十四条 单位或者个人在生产、建设等活动中发现疑似古生物化石的,应当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之日起3日内,会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勘验,提出处理意见;对确属重要古生物化石的,应当采取保护措施,并将处理意见上报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五条 工商、海关等部门依法没收的古生物化石,应当造册登记,妥善保管,在结案后15日内无偿移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移交给符合规定条件的国有收藏单位收藏。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生产、施工,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不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恢复义务,尚不构成犯罪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治理不符合要求的,启用该采矿权人缴存的保证金组织治理,可并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
 
    (二)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九条第四款、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未报送备案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件地质遗迹保护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造成地质遗迹损坏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规定,擅自采掘古生物化石,或者不按照专家评审通过的方案进行采掘的,没收采掘的古生物化石,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条件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买卖重要古生物化石的,没收违法所得及非法经营的古生物化石,违法所得不足5万元的,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在5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不提交科研副本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制定的单位违反本条件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超越其资质等级或者无资质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或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制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其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罚款;
 
    (二)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或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制定业务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其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其资质证书;
 
    (三)出具虚假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或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尚不构成犯罪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其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其资质证书。
 
    第四十一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中,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履行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发现破坏地质环境的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或者不依法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或者评审的;
 
    (二)侵占、挪用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或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
 
    (三)不按规定公布地质环境状况公报的;
 
    (四)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
 
    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
 
    (2000年9月22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0年9月17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5年7月31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统计管理条例〉等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管理,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
 
    第三条 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统一负责全省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各有关部门应当依照各自职责,配合国土资源行政部门做好土地管理工作。
 
    第二章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
 
    第五条 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受法律保护。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
 
    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核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使用权。其中,省属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中央在黔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由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负责登记发证,确认使用权。
 
    第六条 依照《实施条例》的规定,依法改变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因依法转让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导致土地使用权转移的,依法改变土地用途的,必须自批准改变或者转移之日起30日内向土地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提出土地变更登记申请,由原土地登记机关依法进行土地变更登记。
 
    土地登记机关应当在受理土地变更登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办理完结,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第七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第三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有关规定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
 
    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国务院批准。
 
    贵阳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省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批准;其他市、州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县、市、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市、州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经国务院或者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开发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纳入所在地行政辖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级上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自治州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乡、镇和市辖区的乡、镇,以及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级上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其他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省人民政府授权市、州人民政府批准。
 
    第九条 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规划、交通建设规划等专业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等专业规划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的,应当及时进行修订;修订前,其建设用地应当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执行。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编制,逐级上报省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审批。经批准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没有或者超过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的、未按照规定使用闲置土地的,不得批准新增建设用地。
 
    未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或者没有完成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的,核减下一年度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
 
    节余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经上一级发展改革部门和国土资源行政部门核准后,可以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
 
    第四章  耕地保护
 
    第十二条 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占用耕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按照下列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一)占用基本农田,没有条件开垦的,应当缴纳征收该土地补偿费2倍的耕地开垦费;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缴纳征收该土地补偿费1倍以上2倍以下的耕地开垦费。
 
    (二)占用其他耕地,没有条件开垦的,应当缴纳征收该土地补偿费1倍的耕地开垦费;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缴纳征收该土地补偿费0.5倍以上1倍以下的耕地开垦费。
 
    耕地开垦费应当列入建设项目总投资。
 
    第十三条 新开垦的耕地由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农业行政部门验收,也可以委托市、州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和同级农业行政部门验收。
 
    土地后备资源匮乏的个别市、州,新增建设用地后,新开垦耕地的数量不足以补偿所占用耕地数量的,必须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减免本行政区域内开垦耕地的数量,由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统一组织易地开垦。
 
    第十四条 禁止闲置、荒芜耕地。闲置、荒芜耕地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违反《土地管理法》应当缴纳闲置费的,按照该耕地年产值1至2倍的标准缴纳。
 
    第十五条 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等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按照下列权限批准:
 
    (一)一次性开发不足60公顷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二)一次性开发60公顷以上不足300公顷的,由市、州人民政府批准;
 
    (三)一次性开发300公顷以上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开发农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荒滩等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应当事先取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同意,并签订合同;批准权限依照前款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规划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要求,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定土地整理方案,对田、水、路、林和农村村民住宅区及闲散地、废弃地进行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方案应当明确参与土地整理的单位和个人的权利义务以及新增耕地的分配原则。
 
    开发、复垦和整理土地,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等规划,严格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沙化、石化和水土流失。
 
    禁止在25度以上的陡坡上造地,禁止毁林毁草开垦。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好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第十七条 因挖损、塌陷、压占、堆放固体废弃物、临时使用土地等造成土地破坏,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复垦;没有条件复垦或者复垦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缴纳每平方米5元至15元的土地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
 
    第十八条 耕地开垦费、土地闲置费、土地复垦费由承担耕地占补平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按照规定权限收取,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耕地开垦、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具体征收、管理、使用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五章  建设用地
 
    第十九条 建设征收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受理建设用地申请,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按照审批权限逐级上报批准。
 
    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提出申请,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按照审批权限逐级上报批准。
 
    第二十条 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按照下列标准执行:
 
    (一)土地补偿费
 
    1、征收稻田、菜地(鱼塘、藕塘)的土地补偿费标准,为该耕地年产值的8至10倍;
 
    2、征收旱地的土地补偿费标准,为该土地年产值的6至8倍;
 
    3、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标准,为征收旱地年产值的2至4倍。
 
    土地年产值,由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根据被征(拨)耕地的前3年平均年产值及其类别、各类作物的主、副产品的常年产量,参照国家收购牌价和市场价格综合拟定,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报市、州人民政府批准。
 
    土地补偿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有条件将土地补偿费用于发展生产、解决农民生活出路的,可以统一安排使用;被征收的属于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或者自留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可以调整其他土地给被征地农民,但质量和数量不相当的,可以给予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未能调整其他土地给农民且又未解决农民生活出路的,应当将不低于80%的土地补偿费一次性支付给被征地农民用于发展生产、自谋生活出路。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依照前款规定取得的土地补偿费应当设立专户管理,用于发展生产和被征地农民的生活补助。
 
    土地补偿费的使用管理办法应当由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的成员表决确定,收支情况至少每6个月公布一次,接受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者村民监督。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截留、挪用、侵占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使用土地补偿费。
 
    (二)安置补助费
 
    1、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人均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
 
    2、征收其他土地的安置补助费,为征收耕地安置补助费的一半;
 
    3、征收未利用土地的,不给予安置补助费。
 
    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三)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
 
    1、被征收土地上有青苗的,按照当季该作物的实际产值补偿;
 
    2、被征收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等,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双方约定的标准给予补偿;没有规定、约定或者约定不成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损失价值确定;
 
    3、征收预告通知发布后,在拟征收的土地上抢种的农作物、树木或者抢建的设施,不予补偿。
 
    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应当支付给土地承包经营者或者地上建筑物的产权人。
 
    第二十一条 依法征收农民承包的土地,自批准征收下一年度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被征收面积核减农业税;粮食定购任务经县级人民政府核实,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核减;其他按照耕地面积负担的费用,由有关部门及时核减。
 
    第二十二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使用已批准征收的土地或者转用的农用地,具体建设项目供地的审批权限为:
 
    (一)使用土地不足1公顷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报省人民政府和市、州人民政府备案;
 
    (二)使用土地1公顷以上的,由市、州人民政府批准,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二十三条 具体建设项目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国有未利用土地的审批权限为:
 
    (一)使用土地不足4公顷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批,报市、州人民政府备案;
 
    (二)使用土地4公顷以上不足10公顷的,由市、州人民政府审批,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三)使用土地10公顷以上的,由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二十四条 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者应当在申请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的同时提出申请,占用非耕地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批准;占用耕地的由市、州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批准。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临时用地,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部门同意。
 
    临时占用土地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的,或者临时占用非耕地建砖瓦窑的,土地使用者应当按照前款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土地使用者在办理临时用地审批手续时,涉及土地复垦的,按照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等,土地使用者应当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其审核后,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其中,涉及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转让、出租、抵押等,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
 
    第二十六条 以租赁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应当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签订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合同的具体内容,依照国家对国有土地租赁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七条 土地使用者需要以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出资或者入股、联营联建等,按照规定需要进行地价评估的,应当经具有土地估价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确认。
 
    第二十八条 在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国有土地上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涉及改变土地用途、变更土地权属或者增加用地面积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同意,报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该幅国有土地在城市规划区内的,还应当先经城市规划行政部门同意。工程项目竣工后30日内,土地使用者持批准文件向该土地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十九条 乡镇企业和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举办企业,用地审批权限按照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执行;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用地不涉及农用地转用和征收土地的补偿,由受益的乡、镇和村调剂解决。
 
    第三十条 农村村民建住宅的用地限额(包括原有住房宅基地面积及附属设施用地)为:
 
    (一)城市郊区、坝子地区:每户不得超过130平方米;
 
    (二)丘陵地区:每户不得超过170平方米;
 
    (三)山区、牧区:每户不得超过200平方米。
 
    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镇规划范围内,愿意让出原属田土可以复耕的宅基地,迁到荒山或者荒地上建房的,可以在规定的用地限额基础上增加60至80平方米宅基地面积。
 
    第三十一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凡是能利用旧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的,不得新占土地。确需新占土地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住宅用地面积已达到本条例规定标准的;
 
    (二)出卖、出租原住房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不予批准的。
 
    农村村民迁居拆除房屋腾出的宅基地,应当归还集体,不得私自转让。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二条 依法实行土地监督检查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依照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行使土地监督检查权。土地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第三十三条 土地监督检查实行以预防为主、预防与查处相结合的原则,依法、及时、准确地查处土地违法行为。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事项进行监督检查:
 
    (一)耕地保护情况;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情况;
 
    (三)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使用情况;
 
    (四)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出让、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终止等情况;
 
    (五)集体土地非农业建设使用情况;
 
    (六)土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土地闲置费、土地复垦费等有关费用的收缴、使用情况;
 
    (七)土地权属变更和登记发证情况;
 
    (八)土地开发利用和土地复垦情况;
 
    (九)依法应当监督检查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发现土地违法单位或者个人逃避法律制裁,可能隐匿、转移违法所得或者出现可能妨碍土地行政处罚实施的情况时,有权责令其在调查期间不得变卖、转移与案件有关的财物。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对非法占用土地的,应当依法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其买卖或者转让行为无效,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非法所得40%以上50%以下罚款;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可以处以非法所得30%以上40%以下罚款;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并可处以非法所得20%以上30%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应当以有偿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而擅自划拨的,其划拨行为无效,该土地由原划拨机关收回;不按照规定收回的,由其上一级机关责令限期收回。
 
    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责令按照有关规定补足出让金,出让方和受让方重新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逾期不办理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依法重新处置。
 
    第三十九条 应当申报土地登记而未申报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责令当事人在30日内申报;逾期不申报的,对个人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应当缴纳耕地开垦费、土地闲置费、土地复垦费而拒不缴纳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纳的,每日加收1‰的滞纳金。
 
    第四十一条 未经批准开发国有和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荒滩等,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开发。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当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自行拆除在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处以每公顷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拆除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除。
 
    第四十二条 依法征收、占用集体土地和使用国有土地,且对当事人补偿、安置后,当事人拒不交出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责令限期交出土地;逾期不交出的,由国土资源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办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补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逾期不补办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每平方米1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部门责令限期补办用地审批手续,处以应缴费用金额1%以上3%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国土资源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1987年12月12日贵州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同时废止。
 
    贵州省防震减灾条例
 
    (2011年9月27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防震减灾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遵循突出重点、全面防御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每年听取本级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的工作汇报,在本级财政预算和物资储备中安排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加强抗震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第五条 省、市、州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应当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有地震监测台站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其他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可以建立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未建立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明确相关部门或者机构承担防震减灾工作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成立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其日常工作由同级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承担。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防震减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备案,做好本行政区域内防震减灾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和发展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交通运输、卫生、公安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第七条 每年5月12日所在周为全省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周。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普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科普规划,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避震、逃生等地震应急综合演练,支持开展地震群测群防,鼓励、引导志愿者参加防震减灾活动,建立完善地震应急救援机制,不断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的能力。
 
    教育部门应当将防震减灾知识作为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学校应当每年至少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地震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学生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教育机构,应当将防震减灾知识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教育的重要内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实际,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活动和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
 
    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地震灾害预防和应急、自救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活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应当指导、协助、督促有关单位做好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和地震应急避险、救援演练等工作。
 
    第八条 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或者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地震监测预报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加强地震监测工作和地震预测研究,建立多学科地震监测系统,推广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逐步提高地震监测和预测水平。
 
    第十条 全省地震监测台网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类建设和管理。县级以上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根据上级地震监测台网规划,制定本级地震监测台网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其建设、改造资金和运行费用应当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市、县级地震监测台网的中止或者终止运行,应当报省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批准。
 
    大型水库、核电站等重大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或者强震动监测设施,其建设、运行和管理由建设单位负责,所需资金由建设单位承担。专用地震监测台网或者强震动监测设施的建设应当报送省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备案,不得擅自中止或者终止运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并提供必要的建设用地、通信、交通、水、电等条件,保障台网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地震监测设施和危害地震观测环境。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造成干扰及危害。国家和省重点建设工程确实无法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或者地震观测环境造成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增建抗干扰设施或者新建地震监测设施,并承担全部费用。
 
    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应当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对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工程项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核发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征求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的意见。
 
    第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提出省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地震小区划图,报经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审定后,作为确定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依据。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方案,加强震情跟踪、地震宏观前兆观测和群测群防工作,强化工程性防御措施,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准备。
 
    第十三条 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省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提出本行政区域内地震的长期、中期、短期、临震预报意见,由省人民政府发布。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地震谣言;对扰乱社会秩序的地震谣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迅速予以澄清。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将地震监测信息及时报送上一级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
 
    市、县级地震监测台网和专用地震监测台网的管理单位,应当及时将地震监测信息传输到省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
 
    第三章 地震灾害预防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地震应急疏散通道和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可以结合城市广场、绿地、公园、学校操场和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规划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当设置地震应急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地震应急疏散通道和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技术系统等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给予技术指导。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项目选址、可行性论证、设计的依据和必备内容。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抗震规范、要求进行工程建设。
 
    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的全过程负责。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并对抗震设计的质量以及出具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准确性负责。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质量负责。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选用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第十八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按照地震小区划图确定。未做地震小区划图的,抗震设防要求按照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
 
    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两侧各4千米区域或者地震研究程度及资料详细程度较差地区的建设工程,应当进行地震动参数复核,并按照地震动参数复核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第十九条 下列建设工程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一)公路、铁路干线的特大桥梁、特长隧道;城市道路上的大跨度桥、高架桥;地下铁道、地下公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铁路枢纽工程和大中城市的火车站、一级汽车客运站的候车楼;民用航空机场的航管楼、航空站楼;大型港口工程;
 
    (二)省、市(州、地)电力调度中心工程,单机300兆瓦以上或者规划容量800兆瓦以上的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50 兆瓦以上的水电工程(含抽水蓄能电站),220千伏以上枢纽变电站(所),500千伏以上线路大跨越塔;
 
    (三)省级广播电视中心主体工程和大中型广播电视发射工程,邮政和通信枢纽的主体工程,重要信息系统工程;
 
    (四)大型矿山、化工、石化、冶炼等工程,1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工程,大型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存放珍贵文物和档案的场馆,三级和二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等建筑,省、市血库,日供水10万立方米以上的城市供水主体工程,大中城市救灾应急指挥中心,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大型建(构)筑物;
 
    (五)核电站、核反应堆、核供热装置,核原料生产厂房及核废料处理装置;
 
    (六)重要的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质生产和仓储设施工程,研究、生产、存放剧毒生物制品和细菌与病毒的设施工程,1级、2级水工建筑物及位于城市上游的3级水工建筑物;
 
    (七)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
 
    第二十条 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地震动参数复核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项目设计前,应当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地震动参数复核工作,所需费用纳入工程建设预算。
 
    第二十一条 已经建成的下列建设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一)重大建设工程;
 
    (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三)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建设工程;
 
    (四)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
 
    (五)国务院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建设工程。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农民自建房抗震设防的指导管理。引导、鼓励农村居民采取必要的抗震设防措施,逐步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能力。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免费为农村居民提供抗震房屋设计图纸,加强对村镇建筑抗震设防的技术指导、工匠培训和信息服务等工作。
 
    第四章 地震应急救援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地震应急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交通、水利、电力、铁路、通信、气象及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或者管理单位,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核电、矿山、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银行金库、监狱等重要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地震应急预案,并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备案。
 
    第二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市、州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和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消防、民兵组织等现有队伍,按照一队多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应当配备防护装备和救援器材,开展应急救援技能培训,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政府鼓励建立地震灾害救援志愿者队伍。
 
    第二十五条 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预报区的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做好下列工作:
 
    (一)加强震情监视,及时通报、报告震情变化;
 
    (二)向社会发布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
 
    (三)对交通、水利、电力、铁路、通信、气象、供水、排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和核设施、堤坝、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的生产贮存场所等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四)排查在地震作用下易诱发地质灾害的危险区,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五)督促检查抢险救灾准备工作;
 
    (六)维护社会秩序;
 
    (七)加强地震应急知识和避险常识宣传;
 
    (八)疏散群众。
 
    第二十六条 地震灾害发生后,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其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应当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一)迅速组织力量调查并上报受灾情况,提出地震应急救援需求及力量配置方案;
 
    (二)迅速调动本辖区内地震紧急救援队伍,协调驻地军队、武警部队和民兵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救援;
 
    (三)迅速组织抢救被压埋和被困人员,并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互救;
 
    (四)迅速组织实施紧急医疗救护,协调伤员转移、接收与救治;
 
    (五)及时控制危险源,封锁危险场所,做好次生灾害的排查与监测预警工作,防范地震可能引发的火灾、水灾、爆炸、山体滑坡和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或者剧毒、强腐蚀性、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等次生灾害;
 
    (六)组织对损坏的交通、水利、电力、铁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抢修;
 
    (七)开放应急避难场所或者设置临时住所,设置救助物资供应点,及时向受灾人员提供食品、饮用水、衣被等救助物品和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助,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
 
    (八)迅速处理遇难人员善后事宜,开展卫生防疫;
 
    (九)对地震紧急救援队伍、抗震救灾紧急物资抢运提供专门的保障;
 
    (十)依法采取必要措施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十一)及时发布地震相关信息。
 
    第二十七条 地震灾害发生后,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地震震情和灾情等信息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报告,不得迟报、谎报、瞒报。
 
    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有关通信单位,应当无偿及时发布省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提供的地震灾害信息。
 
    第五章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第二十八条 地震灾害发生后,省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对地震灾害损失进行调查评估,为地震应急救援、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提供依据。
 
    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的具体工作,由省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会同财政、民政、住房和城乡建设、教育、卫生、文物、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利、通信、统计等有关部门承担。
 
    第二十九条 地震灾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受灾群众的过渡性安置工作。
 
    设置过渡性安置点应当考虑环境安全、交通、防疫、防火、防洪、防雷、农用地保护等因素,配套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受灾群众的安全和基本生活需要。
 
    第三十条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省人民政府应当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重大、较大、一般地震灾害发生后,由省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组织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科学规划,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
 
    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修复供电、供水、供气、交通、通信、广播电视、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恢复生活生产秩序。
 
    第三十一条 地震灾区异地新建的城镇、乡村和重建工程的选址,应当符合恢复重建规划和抗震设防、防灾减灾要求,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可能发生雷击、洪水、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害的区域以及传染病自然疫源地。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以及其他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防震减灾工作职责的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主管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不依法作出行政许可或者办理批准文件的;
 
    (二)超出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确定权限,擅自确定或者随意降低抗震设防要求的;
 
    (三)擅自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预报信息的;
 
    (四)未按照本条例规定制定本单位地震应急预案的;
 
    (五)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不予查处的;
 
    (六)其他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建设地震监测台网或者强震动监测设施的;
 
    (二)擅自中止、终止地震监测台网运行的。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以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一)破坏地震监测设施、危害地震观测环境的;
 
    (二)未按照要求增建抗干扰设施或者新建地震监测设施的。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编造、传播地震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地震动参数复核的;或者未按照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根据下列不同情况予以罚款:
 
    (一)总投资额1000万元以下的,处以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二)总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处以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
 
    (三)总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处以1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四)总投资额1亿元以上的,处以2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使用的下列用语,其含义为:
 
    (一)抗震设防,是指各类工程结构按照规定的可靠性要求针对可能遭遇的地震危害性所采取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二)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三)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根据对建设工程场址和场址周围的地震活动与地震地质环境的分析,按照工程设防的风险水准,给出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地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场地和场地周围区域的地震活动环境评价、地震地质环境评价、断裂活动性鉴定、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等。
 
    (四)地震动参数复核,是指采用最新基础资料和研究成果,对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给出的某地地震动参数进行核实或者修正。
 
    (五)重大建设工程,是指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工程。
 
    (六)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是指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或者剧毒、强腐蚀性、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以及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贮油、贮气设施,贮存易燃易爆或者剧毒、强腐蚀性、放射性物质的设施,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贵州省防洪条例
 
    (2003年7月26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根据2004年5月28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部分地方性法规条款修改案》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5年7月31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防洪条例〉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防治洪水,防御、减轻洪涝灾害,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江河、湖泊、水库洪水防治和防御、减轻洪涝灾害的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洪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有计划地进行本行政区域内的江河、湖泊、水库治理,加强防洪工程设施建设,做好防汛抗洪工作和洪涝灾害的恢复与救助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防汛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用于防汛抗洪工作。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负责全省防洪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日常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洪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日常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防洪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防汛抗洪意识,对在防汛抗洪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  防洪规划
 
    第六条  防洪规划是江河、湖泊治理和水库等防洪工程设施建设以及与防洪安全有关活动的基本依据,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涉及防洪的综合性、专业性规划以及进行重大建设项目布局时,必须进行防洪除涝方面的专项规划或者论证,确保防洪安全。
 
    修改防洪规划,应当报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七条  江河的防洪规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按照下列分工,依据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地区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备案:
 
    (一)长江流域的乌江、三岔河、六冲河、清水河、芙蓉江、赤水河、清水江、氵舞阳河;珠江流域的黄泥河、北盘江、濛江、都柳江、南盘江、红水河,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组织编制;
 
    (二)跨行政区域的江河,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组织编制;
 
    (三)其他江河,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组织编制。
 
    第八条  城市的防洪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水行政部门、建设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据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经批准的城市防洪规划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备案。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山洪灾害多发地区进行全面调查,划定山洪灾害易发区、危险区,予以公告,并编制防治规划、采取防治措施。
 
    城市、村镇和其他居民点以及工厂、矿山、铁路、公路、电力和通信设施等布局应当避开山洪灾害易发区、危险区。已经建在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地方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组织搬迁或者采取防御措施。
 
    第三章  治理与防护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因地制宜地采取防治洪水措施,建立健全水文、气象、通信、预警以及洪涝灾害监测系统,提高防御洪水能力。
 
    防治江河洪水,应当蓄泄兼施,充分发挥河道行洪能力和湖泊、水库调蓄洪水的功能。加强防洪工程设施建设和管护,提高防洪能力;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扩大及科学利用林草植被,涵养水源,减轻洪涝灾害。
 
    第十一条  防御山洪灾害,应当采取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山洪灾害通信报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第十二条  整治河道和修建堤防、拦水坝、码头、桥梁、公路、铁路等对河道有影响的工程,应当兼顾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按照防洪规划治导线实施,不得任意改变河水流向。
 
    防洪规划治导线按照下列程序拟定和批准:
 
    (一)本条例第七条第一项所列江河的防洪规划治导线,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拟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二)本条例第七条第二项所列江河的防洪规划治导线,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拟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三)本条例第七条第三项所列江河的防洪规划治导线,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拟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三条  河道、湖泊、水库的管理范围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会同有关行政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划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护堤地的管理范围宽度为堤防内堤脚线外水平距离5米至20米。
 
    第十四条  在河道、湖泊、水库的管理范围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修建妨碍行洪、排涝、水文测报、水工程正常运用的建筑物、构筑物;
 
    (二)倾倒垃圾、渣土、废料;
 
    (三)其他危害河道、湖泊的行为。
 
    第十五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侵占、损毁堤防、护岸、闸坝、排涝泵站、排洪渠系等防洪排涝工程和防汛、气象、水文、通信等设施以及防汛备用器材、物料。
 
    第十六条  在河道、湖泊、水库管理范围内修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和其他有关技术要求,工程建设方案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对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进行检查和监督管理。对病险水库应当事先制定应急抢险和居民临时撤离方案,安排资金,采取措施除险加固。
 
    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尾矿坝、灰坝、拦沙坝的监督管理,确保其安全。
 
    第四章  防汛抗洪
 
    第十八条  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主要内容:
 
    (一)贯彻实施国家有关防洪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制定有关防洪规划和措施;
 
    (二)建立健全防汛指挥机构及其办事机构;
 
    (三)按照防洪规划,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
 
    (四)部署和组织汛前检查和清障,做好安全度汛的各项准备;
 
    (五)贯彻执行上级防汛调度命令,开展防汛宣传和思想动员工作,组织抗洪抢险,及时安全转移受灾人员;
 
    (六)负责落实防汛抗洪经费和物资;
 
    (七)组织开展灾后救助,恢复生产,修复水毁工程;
 
    (八)鼓励、支持开展洪水保险。
 
    第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在国家防汛指挥机构和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指挥全省的防汛抗洪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在上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的防汛抗洪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的办事机构设在同级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指挥防汛抗洪抢险工作,组织协调处理有关问题;
 
    (二)负责实施汛前检查和清障,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影响安全度汛的有关问题;
 
    (三)制定防御洪水方案;
 
    (四)执行上级防汛调度指令和洪水调度方案,实施洪水调度并落实各项措施;
 
    (五)根据汛情及时发布通告;
 
    (六)负责防汛经费和物资的计划、管理;
 
    (七)督促防洪设施水毁工程的修复;
 
    (八)组织协调山洪灾害防治。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山洪灾害易发区的防灾避灾预案,落实监视、监测人员,做好监视、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及时转移危险地段的人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应当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内有防洪任务城镇的防御洪水方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审查后,由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防御洪水方案经批准后,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必须执行。
 
    第二十二条  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为防汛期。在特殊情况下,省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可以宣布提前或者延长防汛期。个别地方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由市、州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宣布提前或者延长防汛期。
 
    江河、湖泊的水情接近保证水位或者安全流量、水库水位接近设计洪水位或者防洪工程设施发生重大险情时,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可以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报告。
 
    防汛期间,各级防汛指挥机构的办事机构和有防汛任务的单位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进入紧急防汛期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分级管理职责和防御洪水方案,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投入抗洪抢险。
 
    第二十三条  水库(水电站)的管理单位应当编制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和防御洪水方案。
 
    水库(水电站)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和防御洪水方案应当符合国家关于编制水库调度运用计划、水库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及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通则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  在建水库(水电站)工程符合下列情形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编制汛期安全度汛方案:
 
    (一)位于城市或者县城上游的中型水库或者跨市、州中型水库;
 
    (二)导流工程、围堰已按照设计要求完成;
 
    (三)已按照规范进行截流验收;
 
    (四)大坝主体工程已开工建设。
 
    第二十五条  在防汛期,水库(水电站)和其他水工程设施的运用,必须服从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调度、指挥。
 
    在防汛期,水库(水电站)泄洪前,水库(水电站)的管理单位应当提前向有关部门通报汛情,不得擅自增大下泄流量;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下游相关部门和群众通报泄洪信息,下游受洪水影响的地区,应当及时做好防洪的准备工作,不得设障阻水或者缩小河道过水能力。
 
    泄洪造成损失的,应当依照国家规定予以补偿。
 
    第二十六条  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制等方式经营与防洪有关的水工程设施,经营者必须服从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管理和防汛调度,保证水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原设计的防汛、排水功能。
 
    第二十七条  在防汛期,江河、湖泊、水库(水电站)的管理单位必须加强对水工程的巡查,发现险情,立即排除,并迅速向当地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八条  对在江河、湖泊、水库管理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由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责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依法组织强行清除,所需费用由设障者承担;无法清除的,应当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对原有的在江河、湖泊、水库管理范围内阻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等,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编制拆迁规划,并组织拆迁。
 
    在紧急防汛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可以对管辖范围内的阻水严重的桥梁、码头、拦河坝和其他跨河工程设施作出紧急处置。
 
    第二十九条  在抗洪抢险期间,防汛指挥车辆和抗洪抢险救灾救济车辆免缴过路(桥)费;防汛指挥车辆和抗洪抢险救灾救济车辆免缴过路(桥)费的通行证,由省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会同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部门核发。
 
    第三十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在执行抗洪抢险任务时,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防汛指挥机构应当为其提供物资、器材等便利条件。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三十一条  江河、湖泊治理和水库等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维护以及防洪监测、预警设施所需资金,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分级承担。城市防洪工程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所需资金,由城市人民政府承担。
 
    受洪水威胁地区的重点单位应当自筹资金兴建必要的防洪自保工程,防洪自保工程必须符合防洪规划。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安排的防汛经费,专项用于防汛抢险、防洪工程运行维护、抢险物资储备、防汛指挥设备购置和防汛指挥系统的建设等。在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情况下,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增加防汛专项资金用于抗洪抢险、防洪工程和水文、气象测报、预警设施水毁修复。
 
    第三十三条  防汛物资实行分级负担、储备、使用、管理和统筹调度的原则。
 
    省级储备的物资主要用于省内重点防洪工程的防汛抢险;市、州和县级储备的物资主要用于本行政区域内防洪工程的防汛抢险;有防汛抗洪任务的乡、镇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储备必要的防汛物资,主要用于本乡、镇和本单位的防汛抢险。
 
    在紧急防汛期间,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根据需要,有权在其管辖范围内调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有关单位必须配合。紧急防汛期结束后,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规定进行补偿。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可以向堤防和排涝等防洪工程保护区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征收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用于加强防洪工程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具体征收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制定。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设立水利建设基金,用于防洪工程和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
 
    第三十六条  防汛抗洪和救灾资金、物资,必须专款(物)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或者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履行防汛抗洪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二)不按照规定编制防洪规划,不将防洪规划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擅自修改防洪规划的;
 
    (三)不按照规定划定护堤地管理范围的;
 
    (四)违法审批、修建阻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的;
 
    (五)未按照职责对水库大坝、尾矿坝、灰坝、拦沙坝进行监督管理的;
 
    (六)对山洪多发区、易发区、危险区和受山洪威胁的地区不进行监视、监测和预警预报,不采取防御措施的;
 
    (七)不按照规定执行防汛期24小时值班的;
 
    (八)拒不执行防御洪水方案、防汛抢险指令、防汛期调度运用计划、不及时排除和报告险情的;
 
    (九)不按照规定及时通报汛情的;
 
    (十)违反规定征收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的;
 
    (十一)截留、挤占、挪用防汛、救灾资金和物资的。
 
    第三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一)抗拒、阻碍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水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
 
    (二)紧急防汛期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限期排除阻碍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未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可以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工程建设方案未依照有关规定履行相关审批手续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补办有关手续;工程设施建设严重影响防洪的,责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强行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承担;影响行洪但尚可以采取补救措施的,责令限期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一)不服从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管理、调度和指挥的;
 
    (二)水库(水电站)泄洪时擅自增大下泄流量的;
 
    (三)泄洪前,有关部门未及时向下游相关部门和群众通报泄洪信息的;
 
    (四)下游受洪水影响的地区设障阻水或者缩小河道过水能力的。
 
    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
 
    (2005年9月23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1年11月23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水资源,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和有偿使用制度。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使用其水塘、水池、水窖、水库中的水除外。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增加投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全省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等有关工作。
 
    第二章  水资源规划和开发利用
 
    第六条  水资源规划分为流域规划和区域规划。流域规划包括流域综合规划和流域专业规划;区域规划包括区域综合规划和区域专业规划。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按照流域、区域统一制定规划,并以经批准的规划作为基本依据。流域综合规划和区域综合规划以及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的专业规划,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兼顾各地区、各行业的需要。
 
    编制水资源规划应当对水资源进行综合科学考察、调查评价和分析,并按照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安排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第七条  省水资源规划应当服从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规划;市、州、县(市、区)区域规划和市、州、县(市、区)管理的河流规划应当服从全省水资源规划。
 
    省管河流规划应当服从省水资源规划。
 
    第八条  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按照下列分工进行,并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一)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和省管河流水资源综合规划,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编制。其中,跨省河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和批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跨行政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和流域所在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编制;
 
    (三)其他水资源综合规划,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编制。
 
    第九条  治涝、山洪灾害防治、灌溉、航运、供水、水力发电、竹木流放、渔业、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等专业规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征求同级其他有关部门意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条  建设水工程,在建设项目报请批准或者核准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对水工程的建设是否符合水资源规划进行审查。
 
    有管理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查,对符合水资源规划的,作出同意的书面意见;对不符合水资源规划的,作出不同意的书面意见并说明理由。
 
    未经审查或者经审查不符合水资源规划的建设水工程,有关部门不得批准或者核准。
 
    第十一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应当保护生态环境,兼顾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竹木流放和渔业等方面的需要。
 
    第十二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并保护其合法权益。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有依法保护水资源的义务。
 
    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在本集体土地及承包土地上投资兴建水塘、水池、水窖、水库等水利设施,有关部门应当从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安全运行等方面加强技术指导。
 
    第三章  水资源和水工程的保护
 
    第十三条  省内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水资源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编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按照规定上报备案。
 
    在水功能区从事工程建设以及养殖、旅游、水上运动、餐饮等活动的,应当符合水功能区划。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按照规定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工程建设、开荒、葬坟、网箱养殖、堆放或者倾倒废弃物、生活垃圾、弃石弃渣以及其他可能污染水质或者造成水源枯竭的活动。
 
    第十五条  在地下水超采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取水计划,限制取水量,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
 
    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地下水禁止开采区和限制开采区划定方案,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在地下水禁止开采地区,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已建的地下水取水工程,应当统一规划建设替代水源,逐步压减地下水开采量,直至限期封闭。
 
    第十六条  开采矿藏或者建设地下工程,对水资源造成破坏的,采矿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应当采取补救措施,对他人生活和生产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补偿。
 
    第十七条  兴建水库大坝,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水库大坝安全技术标准。
 
    水库大坝改建、扩建的,应当进行水库大坝安全复核评价,通过水库大坝安全鉴定。
 
    第四章  水资源配置和节约使用
 
    第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省和跨市、州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经省发展改革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依据上一级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制市、州和县(市、区)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
 
    第十九条  县(市、区)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和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由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流域规划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跨市、州、县(市、区)的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和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商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用水定额、本行政区域用水状况、水量预测、节水规划以及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取水控制总量,制定年度用水计划。
 
    第二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直接从江河、湖泊、水库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在申请取水许可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水资源论证。
 
    水资源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取得取水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取水地点、取水方式、取水用途或者增加取水量;确需变更的,应当经原批准机关同意。
 
    第二十三条  取得取水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取水口安装经法定检验机构检定合格的取水计量器具,并保证取水计量器具正常运行。未安装计量器具或者计量器具已安装但不能正常运行的,在安装或者修复前,取水量按照取水设施日满负荷取水量计算;无法按日计算的,按照取水许可证批准的最高取水量计算。
 
    第二十四条  下列事项可以不办理取水许可和缴纳水资源费:
 
    (一)农村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少量取水的;
 
    (二)农业抗旱临时应急取水的;
 
    (三)防御和消除对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的危害,临时应急取水的;
 
    (四)维护生态环境临时应急取水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约用水工作的领导,健全节约用水责任制,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节约用水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节约用水工作。
 
    第二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编制本行业用水定额,报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省人民政府公布,并按照规定上报备案。
 
    行业用水定额应当严格执行,并根据用水需求变化、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情况及时修订。
 
    第二十七条  验收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时,应当同时验收节约用水设施。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使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定用水指标,供水部门不得供水。
 
    已建的建设项目未配套节水设施的,应当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配套节水设施。
 
    第二十八条  使用水工程供应水的,应当向水工程管理单位缴纳水费。水费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水工程供水价格执行。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按照规定对水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审核或者审批的;
 
    (二)不按照规定核发取水许可证的;
 
    (三)不按照规定征收水资源费的;
 
    (四)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五)其他不履行职责的。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在水功能区从事不符合水功能区划的工程建设以及养殖、旅游、水上运动、餐饮等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在地下水禁止开采地区新建、改建、扩建取用地下水建设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未在取水口安装经法定检验机构检定合格的取水计量器具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二十一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本办法所称水能资源,是指利用江河、湖泊等水体的能量进行水力发电的水资源。
 
    本办法所称省管河流包括长江流域的三岔河、六冲河、清水河、芙蓉江、赤水河、清水江、氵舞 阳河;珠江流域的黄泥河、北盘江、濛江、都柳江、南盘江、红水河。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1989年1月28日贵州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同时废止。
 
    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
 
    (2007年11月23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2012年3月30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产品生产及其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本条例所称农业投入品,是指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或者添加的物质,包括种子、种苗、种畜禽、农药、肥料、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农业生产资料和农膜、兽医器械、植保机械等农用工程物资,以及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或者添加有可能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其他物质。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协调机制,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和措施,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质监、卫生、食品药品监督、商务、环保、林业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生产活动的指导、监督,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责任。
 
    第六条  支持、引导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依法成立、加入农产品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或者行业协会。
 
    农产品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为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提供信息、技术服务,指导其依法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农产品生产经营行业协会可以制定并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业规范。
 
    第二章  农产品产地?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农产品产地安全标准。
 
    第八条  鼓励、支持农产品生产者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并取得认定证书。
 
    取得认定证书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生产者,可以在产地设置相应的标示牌。
 
    第九条  取得认定证书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不得变更其名称、范围、面积、生产种类;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经原认定机关批准。
 
    禁止假冒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名义生产农产品。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根据农产品品种特性和生产区域大气、土壤、水体有毒有害物质状况等因素,认为某一区域不适宜特定农产品生产的,应当提出划定禁止生产区的建议,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禁止生产区设置标示牌,载明禁止生产区地点、范围、面积和禁止生产的农产品种类等内容。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和损毁标示牌。
 
    第十一条  禁止生产区标示牌载明内容发生变更或者产地环境改善并符合农产品产地安全标准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提出调整建议,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禁止生产区经批准调整后,应当变更标示牌内容或者撤除标示牌。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安全监测管理制度,定期对农产品产地安全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价,编制农产品产地安全状况及发展趋势年度报告,并予以公告。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下列区域设置农产品产地安全监测点:
 
    (一)工矿企业周边的农产品生产区;
 
    (二)污水灌溉区;
 
    (三)城市郊区农产品生产区;
 
    (四)重要农产品生产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及地方特色农产品生产区;
 
    (五)其他需要监测的区域。
 
    第十四条  禁止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者倾倒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农业生产用水和用作肥料的固体废物,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十五条  因发生事故或者突发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农产品产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并立即向当地环保、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收到报告的部门应当立即到现场调查处理,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
 
    第三章  农产品生产
 
    第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指导农产品生产者执行有关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
 
    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指导农产品生产者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推广农业综合防治技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综合示范区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生产者申请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以及其他优质农产品质量标志。
 
    第十八条  规模养殖、种植生产者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记载其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日期、数量及屠宰或者收获日期等,并保存2年。
 
    第十九条  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之外的农业投入品经营,应当向经营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农业投入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农业投入品经营档案,记载其经营农业投入品的名称、采购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限、采购来源、购入数量、生产企业、产品登记证号或者产品批准文号以及销售时间、销售对象、销售数量等事项。农业投入品经营档案应当保存2年。
 
    禁止伪造农业投入品经营档案。
 
    第二十一条  农业投入品批发市场应当设立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建立质量安全责任制。发现经营禁止销售的农业投入品时,应当要求其立即停止销售,并向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二条  禁用、限制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名录由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三条  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鼓励科学使用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和可降解地膜等。
 
    第二十四条  农产品生产中禁止下列行为:
 
    (一)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
 
    (二)超范围使用国家限制使用的农业投入品;
 
    (三)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
 
    (四)使用农药捕捞、捕猎;
 
    (五)收获、捕捞、屠宰未达到安全间隔期、休药期的农产品;
 
    (六)在禁止生产区生产禁止生产种类的农产品;
 
    (七)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四章  农产品经营
 
    第二十五条  农产品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畜禽屠宰场、商场(超市)、专卖店、配送中心、仓储单位等应当承担下列管理责任:
 
    (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和经营管理档案。配备专兼职质量安全管理人员;
 
    (二)运输、储存需冷藏保鲜的农产品配有冷藏设施;
 
    (三)保证经营场所清洁卫生,对场地及使用器械定期消毒;
 
    (四)查验农产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及其他合格证明;
 
    (五)与进入市场经营农产品的经营者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明确质量安全责任;
 
    (六)发现市场内经营禁止销售的农产品,要求其立即停止销售,并向农业、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六条  农产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
 
    农产品经营者进入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专卖店从事农产品经营的,应当持有所经营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产地来源证明及其他合格证明,并应当在摊位(专柜)显著位置悬挂农产品标示牌,如实标明农产品品种、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合格证明等内容。农民自种自养自销少量农产品的除外。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产品,不得销售:
 
    (一)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的;
 
    (二)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
 
    (三)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
 
    (四)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技术规范的;
 
    (五)其他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监测制度,对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监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生产中或者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检测。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委托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经认证合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抽查检测。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测,不得向被抽查方收取费用,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负担。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测时,被抽查方应当配合。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抽查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时,可以采用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认定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被抽查方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时起4小时内申请复检。复检不得采用快速检测方法。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中,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生产、经营场所进行检查;
 
    (二)查阅、登记、复制与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资料;
 
    (三)调查了解与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情况;
 
    (四)查封、扣押经检测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
 
    (五)查处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国家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应当依法予以没收。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擅自变更取得认定证书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名称、范围、面积、生产种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假冒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名义生产农产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三款规定,擅自移动、损毁禁止生产区标示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农业投入品经营者未建立或者伪造农业投入品经营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农产品作无害化处理,没收其违禁农业投入品,对个人并可处以500元以下罚款;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可处以5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关法律、法规另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贵州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
 
    (2012年11月29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加强气候资源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相关活动的,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气候资源,是指能被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利用的光照、热量、降水、云水和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可开发利用的大气资源。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将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五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有关工作。
 
    涉及跨区域的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气象主管机构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联系,沟通信息。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指导和协调。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需要,加强气候资源监测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气象等相关部门开展气候资源调查、评估和区划报告编制。
 
    第七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气候资源监测,建立和完善气候资源监测站网和信息共享平台;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开展气候资源监测的,所获得的资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汇交。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破坏气候资源监测环境、擅自移动或者损毁气候资源监测站点设施和标识。
 
    第八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对气候资源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建立气候资源数据库,科学分析本行政区域内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可用性,提出科学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第九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开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气候变化影响和气候资源评价工作,编制气候变化影响和气候资源评估报告。
 
    气候变化影响和气候资源评估报告应当作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应对气候变化决策、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制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资源开发、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计划或者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十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定期发布本行政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及气候资源公报。
 
    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气候变化影响及气候资源公报。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发表或者向他人提供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气候资源监测场所信息和气候资源监测资料。
 
    气候资源分析、评价和区划等论证报告,需要保密的,其密级的确定、变更、解密及使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内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
 
    有关部门和行业制定的本部门、本行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专项规划,应当送同级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第十三条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应当遵循合理开发、综合利用、趋利避害的原则,做好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风险性及气候的可行性评估,确保经济社会效益与气候环境效益相协调。
 
    工程建设、工业生产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应当与当地气候资源承载力相适应,避免或者减少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有计划地组织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鼓励和支持推广应用小型风电和太阳能技术,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应当根据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及气候资源评估与区划报告,进行可行性研究。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适时开展人工增雨等作业,合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在生态气候资源环境脆弱区域和立体气候资源敏感区域,划定气候资源保护范围。
 
    气候资源保护范围内不得建设对气候资源有不利影响的建设项目。
 
    第十八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气候资源保护的监督管理,避免气候环境恶化,对可能造成局地气候不利影响或者直接涉及公众气候环境权益的建设项目,应当组织听证会。
 
    第十九条 从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应当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候资源监测资料。
 
    现有资料不能满足需求,需要使用非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候资源监测资料的,应当经省气象主管机构审查。
 
    第二十条 城乡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大型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应当由各级气象主管机构组织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第二十一条 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规划或者项目,规划编制单位或者项目建设单位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当附有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或者其篇章。
 
    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或者其篇章应当由经国家有关机构认可的具有相应论证能力的组织或者机构出具。
 
    第二十二条 负责城乡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大型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审批或者核准部门应当将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或者其篇章纳入规划或者建设项目的审查内容。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本条例第七条第一款规定,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汇交气候资源监测资料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向社会发布气候变化影响及气候资源公报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未按照规定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或者未经国家有关机构认可从事气候可行性论证的。
 
    第二十五条 气象主管机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在气候资源监测、分析、评估、区划及编制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中弄虚作假的;
 
    (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事项予以批准、核准或者备案的;
 
    (三)因玩忽职守导致气候资源区划、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影响和气候资源公报、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等出现重大错误的;
 
    (四)对违法行为不查处或者查处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不履行其他职责的。
 
    第二十六条 本条例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地区: 贵州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1358)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39745) 法规动态 (210)
法规解读 (2623) 其他法规 (506)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464 second(s), 11 queries, Memory 6.4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