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水果 » 正文

枇杷果实虫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5-05-16

枇杷果实的虫害非常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枇杷黄毛虫
枇杷黄毛虫是枇杷最主要害虫之一,各批把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受害,在长江中下游产区,曾多次造成灾害,不但严重减产,且大大削弱树势,主要为害叶片,亦啃食果皮及嫩梢韧皮部。  
成虫体灰白色、有银光,体长10毫米,展翅宽23毫米左右,雄蛾略小。前翅有2个弯曲的黑斑,缘毛黑色,前胸两侧密布灰白色鳞毛。卵浅黄白色,近扁圆形,直径约0.8毫米,后渐呈淡黄色,卵壳外表有纵向刻纹。幼虫初时淡黄色,后变黄绿色,老熟时橙黄色,体长20~23毫米,各节都有
毛瘤上生刺毛,第六节背面有一对明显的黑褐色毛瘤。胸足和腹足各3对臀足l对,蛹近椭圆形,长约8~11毫米,初化时为黄色,后变淡褐色,蛹化于茧内,茧与枇杷树皮同色。
1~2龄幼虫食嫩叶叶肉;3龄幼虫将叶片啮成孔洞或缺刻,4~5龄幼虫蚕食全叶,在叶量不足时,还啃食叶脉和嫩梢的韧皮部,枝梢只剩下木质部,严重削弱树势甚至死亡。第一代幼虫亦为害果实,虽仅食果皮,但使果实外观失去商品价值,甚至畸形失去食用价值。以老熟幼虫在叶片主脉上和枝干凹陷处结茧化蛹越冬,当次年气温回升至20℃时羽化,成虫白天常头向下栖息于树干上,趋光性弱。在余杭塘栖枇杷产区一年发生四代,各代发生整齐,无重叠现象。每代幼虫积温达500℃左右,约18~25天。第1~3代蛹期各10天左右,以第四代老熟幼虫结茧化蛹越冬。次年5月初出现成虫。成虫羽化后即交尾,交尾后2~3天产卵。卵产于嫩叶上。
利用成虫喜欢栖息于树干上特性,人工捕杀,冬季刮刷树皮缝隙、并涂白以及清园烧毁落叶、断枝、树皮等,以减少越冬虫源。利用1~2龄幼虫集中危害时人工捕杀。在幼虫低龄期可用20%杀灭菊酯4000~5000倍,或用敌敌畏乳剂50%,加水1500倍;或90%敌百虫加水1500倍杀灭幼虫,隔5天喷1次,连续2~3次。但如正值果实采收期,则不能用杀虫剂。保护腿小蜂、舞毒蛾、黑瘤姬蜂等寄生天敌,以控制黄毛虫的发生。其方法是用3~4毫米孔纱的养虫笼, 捕捉一些黄毛虫幼虫、蛹于笼内,使黄毛虫的成虫及幼虫不能逃出,而寄生年的成虫能飞出;待喷药后2~3天,再将养虫笼移入于枇杷园内,让寄生蜂去寻觅黄毛虫。如当地寄生蜂不多,可以到外地引入,放置方法相同。

桃蛀螟 
该虫为害果实,使果实脱落,严重影响批把的产量和品质。
该虫1年发生2代,第一代在5~6月份发生,第二代在7~8月份发生,以幼虫在粗茧内越冬。每年3~4月份化蛹,5~6月份羽化为成虫,在果面产卵,卵期约1周,孵化为幼虫后即蛀食果实,排出虫粪于果面,直至果实成熟。该虫有转移为害的特性,以丝缠缀邻果,重新潜伏为害,老熟幼虫在枝梢部做茧化蛹。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12 second(s), 13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