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其它 » 正文

银杏树主要病虫的发生与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19
核心提示:银杏,其种子即白果可入药,有滋阴补肾、润肺止咳、平喘防虫作用,常见病虫有银杏 茎腐病、霉烂病、叶枯病、干枯病、银杏大蚕蛾、桃蛀螟、枯叶夜蛾、银杏超小卷叶蛾、豆荚螟、茶黄蓟马等。
    银杏,其种子即白果可入药,有滋阴补肾、润肺止咳、平喘防虫作用,常见病虫有银杏   茎腐病、霉烂病、叶枯病、干枯病、银杏大蚕蛾、桃蛀螟、枯叶夜蛾、银杏超小卷叶蛾、豆荚螟、茶黄蓟马等。
 
    一、茎腐病:该病主要危害1-2年生幼苗,高温条件下,是诱导茎腐病的主要原因。在高温下苗木受损伤,抗病性减弱,病菌生长繁殖快,从苗木伤口侵入,引起病害发生。另外,苗圃地低洼积水,苗木生长不良容易发病。在6-8月天气持续炎热时发病重。
 
    提早播种,在高温季节来临之前提高幼苗木质化程度,增强对茎腐病抵抗力,并进行苗圃土壤消毒,适当遮荫,及时灌溉。在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防治。
 
    二、霉烂病:在贮藏期危害银杏种仁,在温度20℃左右,湿度较大的条件下蔓延致病,未成熟或破碎种子发病较多。
 
    种子必须充分成熟后采收,同时避免损伤种皮。贮藏前要充分凉干,拣去碎种、病种,贮藏室要保持低温,并注意通风。贮藏前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或用40%甲醛稀释10倍液喷洒消毒。
 
    三、叶枯病:病原菌主要在落叶上越冬,翌年3月间形成孢子,侵染新叶。苗木6月初发病,8-9月为发病盛期。一般苗木发病率比大树高。
 
    加强管理,清除落叶,适当施肥。合理配植树种,防止与水杉、松、茶、葡萄套种。幼树和大树在7月上旬发病初期用4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防治,苗木防治时间大约在6月上旬到8月下旬,同时加入0.5%磷酸二氢钾、0.2%尿素液进行喷施,增强其抗性。
 
    四、干枯病:病菌自伤口侵入主干或枝条,在光滑树皮上形成不规则病斑。以风、雨、昆虫与鸟类传播,5月后树干出现新病斑,7-9月份为发病盛期。
 
    保护树体,防止创伤,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清除重病植株和有病枝干并及时烧毁,枝干或枝条上病斑,刮除后用10%碱水涂抹,效果很好。
 
    五、银杏大蚕蛾:为大型蛾类,1年发生1代。以幼虫取食叶片。初孵幼虫有群居习性。1-2龄幼虫能从叶缘取食,但食量很小,4龄后分散危害,食量渐增,5龄后进入暴食期,可将叶片全部吃光。
 
    8-9月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在幼虫3龄前摘除群集危害的叶片。发生严重时,在低龄幼虫期喷洒2%溴氰菊酯2500倍液或90%敌百虫1500-2000倍液。
 
    六、桃蛀螟:1年发生1代。幼虫孵化后先做短距离爬行,后蛀入种核内危害,将种核全部吃光或只剩下一部分,1头幼虫1生只取食1个种实。
 
    第1代成虫羽化时用80%敌敌畏1000倍液防治。卵孵化盛期可喷洒40%杀螟松1000倍液,7天后喷第2次药,杀灭卵孵幼虫。
 
    七、枯叶夜蛾:以成虫吸食果实汁液,银杏果实受害3-10天内即脱落。卵多产于通草、十大功劳等寄主的叶背上,幼虫老熟后入土室化蛹。
 
    铲除银杏周围的通草、十大功劳等寄主植物。在5月初至6月中旬喷洒50%敌百虫500倍液,10天后再用药1次,傍晚用药效果最佳。
 
    八、茶黄蓟马:成虫、若虫均危害苗木和成年大树叶片,在叶背面吸食汁液,吸食后叶片很快失绿,严重时叶片白枯,导致早期落叶,干旱条件适宜于蓟马发生,随着温度升高,从幼苗转到大苗和大树危害。
 
    蓟马抗药性差,及时喷药易收到效果,在6-8月高发期用80%敌敌畏1000倍液防治,连喷2次,有良好效果。
 
    九、银杏超小卷叶蛾:以幼虫钻入枝条危害当年新梢,造成枯枝、落叶、落果。该虫具有喜光特性,林缘周围比林内发生重。发生程度与温度密切,随着海拔与纬度升高,年平均温度降低,虫口密度随之减少。
 
    成虫羽化盛期前用2.5%溴氰菊酯2500倍液进行防治。幼虫孵化初期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洒被害枝。
 
    十、豆荚螟:以幼虫蛀入种核内危害,并有转果危害习性。严重时种实核仁被吃光,种核内只留下虫粪,严重影响银杏种实的产量和质量。由于幼虫钻入土化蛹,其发生与土壤湿度和质地有密切关系,降雨多、土壤坚实则发生较轻。
 
    周围不种其他豆科植物、以减少豆荚螟转移繁殖危害。在成虫盛发期,用50%敌敌畏或90%敌百虫800倍液喷施,10天后第2次防治,有很好效果。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9.366 second(s), 1134 queries, Memory 3.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