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蔬菜 » 正文

玉米芯栽平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5-12

    玉米芯栽培平菇,成本低、发菌快、产量高、质量好、收益大。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菌种制作
 
 菌种选用广温型、抗病、高产的江都109或丰抗90。①母种培养基:土豆200克、玉米粉10克、蔗糖20克、蛋白胨1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制作方法:土豆去皮切成豆粒大小,称取土豆200克、玉米粉10克放入500毫升水中煮沸30分钟,用纱布过滤后取汁,加水到1000毫升时放入蛋白胨、琼脂,继续加热使其融化,加入蔗糖搅拌均后用试管分装(每支试管的装量占试管容积的1/4~2/5为宜),然后用棉塞塞住管口。将试管包扎成打,棉塞部分用报纸包好,放高压灭菌锅灭菌,压力达到1.5公斤/平方厘米时保持30分钟。待温度下降到60~70℃时,将试管摆成斜面,冷却凝固后即为斜面培养基。接上菌种,经25~28℃培养、菌丝长满后即为母种。用母种即可转管、制作原种或生产种。②原种(或生产种)培养基:棉子壳79%、麸皮10%、玉米粉10%、石膏粉1%,料水比为1:1.2。充分拌匀后用聚丙烯塑料袋或用投送瓶装料、封口,高压灭菌1.5小时,待料温降至30℃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养。菌丝长满袋(或瓶)后,即称作生产种,然后用该种进行栽培。
 
 二、栽培料处理
 
 栽培季节为每年9~10月份。首先把栽培原料曝晒几天,借助太阳光杀死部分虫卵及杂菌。栽培料的配方为:粉碎成黄豆大小的玉米芯85%、麦糠10%、麸皮5%、克霉灵0.1%、石膏粉1%,料水比为1:1.2。先将玉米芯、麦糠、麸皮、石膏粉、水搅拌均匀,再进行堆积发酵。把该培养料做成高1米、宽1.5米、长度不限的堆,用铁锨柄打气孔后盖上薄膜保温,待料温升至65℃保持6个小时。发酵期间翻三次堆(上翻下、内翻外),在第三次翻堆后加入克霉灵搅拌均匀即可。
 
 三、装料接种
 
 平菇是一种好氧性较强的大型真菌,如果氧气不足,会造成袋内缺氧导致菌丝生长慢、易感染杂菌。因此需要给菌丝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给菌袋大量供氧。具体做法是:栽培袋规格为28×45厘米,采用两头出菇的方法,装4层料接5层菌种,接种量为15%~20%,边装边压实,装满扎口后,在袋表面打若干孔便于通气。
 
 四、科学摆放菌袋
 
 袋栽平菇在温室内具有保温性能好,发菌快等特点,但若管理不当,易造成杂菌感染和烧菌。正如菇农们说的:“能否成功在发菌,产量高低在管理。”因此搞好发菌期管理是取得稳产高产的重要基础。必须把菌袋放在20~25℃,空气湿度在65%~75%的条件下发菌。气温低时,菌袋可堆高5~7层;气温高时,可堆高2层或单个摆放。菌袋总体积应掌握在有效空间的20%左右。10天翻一次菌袋,翻袋时应注意把上下层翻到中间,中间的放到上下层,同时要将每个菌袋翻转180度。如菌袋内温度上升到35℃,则要及时翻袋,并同时打开门窗通风散热,以防烧菌。精心管理25~30天即可发好菌丝,其标准:一拍即响,菌丝浓白,手掰成块,大多出现菇蕾。
 
 五、出菇管理
 
 将菌袋两头松开,适量通风,以供给菇蕾新鲜空气,并每天向地面、墙壁、空间喷少量雾状水,温度应保持在85%~90%。温度低时,子实体易干,损失料内水分,影响出菇产量。湿度过大,子实体易腐烂,喷水时切记不要直接喷洒在子实体上面。随着菇体的生长,要适当加大通风量。采完头潮菇后,清除老菌皮,脱去塑料袋,把菌袋切成两段,截面朝上放入深40厘米、宽100厘米、长度不限的坑内。菌块间的空隙用营养土塞实,用1%的复合肥、1%的磷酸二氢钾、0.5%的尿素、97%的水配成营养液浇入菌块通气孔内,并浇透土壤,达到存水不渗为宜。然后盖上薄膜和草帘,保温保湿。菌丝恢复生长后,又可长出新菇蕾。采完二潮菇后,补充营养液和水分,盖薄膜和草帘,还可收3~4潮菇。玉米芯栽平菇生物转化率一般在180%以上。
 
分享:
关键词: 玉米芯 栽培 平菇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4.214 second(s), 423 queries, Memory 2.1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