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遗传学 » 正文

获得性状遗传(inheritance of acquired characters)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9-23

  一种对获得性状的看法,认为生物后天获得的性状,不论是否触及遗传物质的变化,均能遗传给后代。历史上不少学者企图以实验证明获得性状的遗传,但都没有成功。例如,法国学者波尼尔(G.Bonnier)19世纪末就做过栽植树种的实验。他将每种植物的幼苗分成两份:一部分种在巴黎(平原),它们的植株长得较高,而且这种“高”的性状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另一部分种在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山顶上,它们的植株矮小,而且它们的后代也是矮小的。波尼尔由此得出结论: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获得性状是能够遗传的。但后来(1920~1940年)有几个美国人重复了这个实验,表明波尼尔的结论是站不住的。他们将60多种植物分别种在加利福尼亚的高山和平原上,结果与波尼尔看到的相同,即同一种植物,种在平原上的总是高的,种在高山上的总是矮的,并且都能遗传给后代。接着他们又做了交叉移植的实验:将高山植物结的种子拿到平原上种,结果它们和它们的后代都长高了;反之,将平原植物结的种子拿到高山上种,结果它们和它们的后代都变矮了。即环境只影响了表现型,由于遗传物质并未发生变化,所以这种获得性状不能遗传。高山上紫外线照射较强,故植物长得矮些;平原紫外线照射较弱,故植物长得高些。但都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的变化。又如,1980年加拿大学者戈尔津斯基(R.M. Gorczyncki)等曾报道,免疫实验证明获得性状能遗传。他们反复地将一个品系小鼠的腺细胞、骨髓细胞和淋巴细胞,注射给另一品系的小鼠,当这小些鼠8周龄时,随机选10只有耐受性的雄鼠与无耐受性的雌鼠交配,结果发现有60%的后代个体具有其父的获得性状,即能耐受其父曾接触过的抗原。斯蒂尔(E.J.Steele)认为,编码变异性状的DNA由RNA病毒带至生殖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上,从而使获得性状可以通过有性生殖而传至后代。可是,1981年,英国剑桥农业研究会动物生理研究所的霍华德(J.C.Howard)即在《自然》杂志撰文指出,戈尔津斯基的实验结果,英国几个著名实验室都重复不出来。以后也未见戈等有反驳的报道,表明他们的实验是不可靠的。总之,没有触及遗传物质变化的获得性状遗传的主张,至今还没有得到有力的实验支持。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14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