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物与化学 » 正文

溶解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18

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做这种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溶解性跟溶质和溶剂的本性有关。人们曾根据经验总结出“相似者相溶”的规则来描述物质的溶解规律。例如,食盐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汽油,油脂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但这个规则不能概括许多事例。例如,甲醇和苯、水和二甲基甲酰胺、苯胺和二乙基醚、聚苯乙烯和氯仿等组物质,虽然它们的分子结构不相似,但在室温下都能互相混溶。又如,聚乙烯醇不溶于乙醇,醋酸纤维不溶于乙酸乙酯,聚丙烯腈不溶于丙烯腈,四氯化锡在苯中比在四氯化碳中更易溶解等。因此,人们根据分子的极性来估计物质的溶解性。这就是非极性溶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易溶于极性溶剂;而非极性溶质较难溶解在极性溶剂中,极性溶质较难溶解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概念表示。通常把在室温(20℃)下溶解度大于10g/100gH2O的物质叫做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g/100gH2O之间的物质叫做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1g/100gH2O之间的物质叫做微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00gH2O以下的物质叫做难溶物质。习惯上把难溶物质又叫做不溶物质。例如在20℃,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100gH2O,它属于不溶物质。实际上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18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