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饲料专题 » 正文

动物性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7-17
核心提示:1.饲料中的化学反应产物。这类产物影响动物利用营养素的有过氧化脂肪(即脂肪酸败产品);棕色物质(主要是AA和糖反应的产物);肾毒AA,如溶素丙氨酸,高蛋白饲料用碱处理则产生此物质。这些物质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达到致毒程度,但在集约饲养条件下是可能的。 2.饲料中的细


    1.饲料中的化学反应产物。这类产物影响动物利用营养素的有过氧化脂肪(即脂肪酸败产品);棕色物质(主要是AA和糖反应的产物);肾毒AA,如溶素丙氨酸,高蛋白饲料用碱处理则产生此物质。这些物质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达到致毒程度,但在集约饲养条件下是可能的。

    2.饲料中的细菌和霉菌。卫生条件不好,加工工艺落后会造成饲料受细菌和霉菌污染。肉粉在含水10%的条件下,细菌、霉菌都可能生长,并产生黄曲霉毒素。已证明这种毒素不但降低生长,F/G,还会引起猪、禽肝坏死。黄曲霉毒素较耐酸、碱、热。最好热压处理。

    3.过量矿物质维生素:动物产品加工中有些产品如肝含维生素、必需氨基酸、抗贫血因子极丰富,可能引起动物如狗、猫维生素过多证。

    骨粉或骨肉粉在猪禽日粮中用量最高到使Ca达1.2%就会降低生长。高Ca也可能引起Zn缺乏,使猪产生皮肤不完全角化症。

    4.除去抗营养物质的方法:避免不必要的化学反应,如加抗氧化剂。防止蛋白与CHO共热加工的工艺过程,防止饲料中细菌、霉菌繁殖(干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合理使用。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14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