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正文

奶牛腐蹄病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4-23
核心提示:奶牛腐蹄病是一种以蹄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其深层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 病因 主要是因饲养管理不当,如日粮配合不平衡(钙磷比例不当或供应不足,蛋白质或维生素缺乏)引起蹄角质发育不良;牛舍阴暗潮湿,粪尿未及时清扫,运动场泥泞使牛


    奶牛腐蹄病是一种以蹄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其深层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

    病因

    主要是因饲养管理不当,如日粮配合不平衡(钙磷比例不当或供应不足,蛋白质或维生素缺乏)引起蹄角质发育不良;牛舍阴暗潮湿,粪尿未及时清扫,运动场泥泞使牛蹄长期浸泡其中;牛床、运动场不平整或煤渣、石子、砖瓦块等坚硬异物引起蹄伤,致使蹄受坏死杆菌、链球菌、化脓性棒状杆菌、结节状梭菌等病原菌的感染。

    临床症状

    病初表现为一肢或多肢跛行,喜卧;强行站立时频频提举病肢,患蹄刨地或踢腹;患蹄系部和球节屈曲,免负体重,后蹄患病时蹄尖轻轻着地,前蹄患病时患蹄前伸;趾(指)间皮肤和蹄冠呈红色或暗紫色、发热、肿胀、敏感,皮肤裂开,有恶臭味;蹄底不平整,角质呈黑色。若病情进一步发展,炎性肿胀可蔓延至系部、球节或掌(趾)部,当炎症波及腱、趾(指)间韧带、冠关节或蹄关节时表现为体温升高(有时达41℃),食欲下降或废绝,精神沉郁,产奶量急剧下降,起卧困难,机体逐渐消瘦等。严重者蹄角质分离,甚至造成整个蹄匣脱落。

    防治

    本病应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调整日粮配比,保持钙磷比例平衡,保证蛋白质或维生素含量丰富,做好蹄部卫生保健。牛病后应尽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预防

    1.牛舍、运动场地面应平整,无坚硬异物,防止牛受伤;及时清理粪便,排除污水,经常消毒,保持牛舍清洁卫生、干燥。

    2.加强饲养管理,维持日粮平衡,加强运动,增强抵抗力。

    3.定期用5%硫酸铜、0.1%高锰酸钾、0.1%新洁尔灭等药物浴蹄。药浴前必须将蹄清洗干净。

    4.每年春秋季节对成母牛修蹄,定期普查牛只蹄形,及时修整变形蹄。

    5.禁用有肢蹄遗传缺陷的公牛的冻精配种。

    治疗

    1.保定。六柱栏内站立保定,用绳将牛患肢固定于同侧柱栏上,距离地面70厘米左右。在没有保定架的情况下将牛放倒在牛床上侧卧保定,患肢在上方,其余三肢用绳捆在一起。

    2.扩创、清创。用0.1%高锰酸钾或0.1%新洁尔灭溶液洗净患蹄后将蹄底修平,然后沿创道修挖蹄底黑色角质或触之有弹性并有痛感的角质部,创口大小以充分暴露创腔为宜,彻底除尽坏死组织后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创腔。

    3.局部用药。用10%碘酒涂搽创腔后将高锰酸钾粉撒在创面上,然后用小块纱布浸松馏油填在创腔内,最后用绷带将患蹄包扎好。重症病牛可局部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方法是:用注射用水4毫升稀释80万单位青霉素后再抽取2毫升氢化可的松、2%普鲁卡因注射液2毫升作一次性注射。在患蹄的悬蹄与蹄踵间软组织处消毒皮肤,用16号针头刺入皮下后向蹄踵方向平行前进至针尖全部进入皮下,回抽无血时边注射边退针。用药后应加强护理,防止患蹄受粪尿等污物侵蚀。治疗一周未愈者再按上法治疗。如伴发关节化脓则治疗困难。全身症状明显者,采用对症疗法。

 

 
分享:
关键词: 奶牛 腐蹄病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277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