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正文

春季谨防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24
核心提示:近期来,一些养猪户反映,他们猪场流行一种“怪病”:病猪开始发烧到40~41℃,打一针后,体温、食欲恢复正常,1~2天后本来吃得好好的猪,突然又不吃,体温又不高,用一般的药物治疗无效,相隔半天到1天时间,病猪体温开始下降,死前口或鼻吐出带血的泡沫样液体。

近期来,一些养猪户反映,他们猪场流行一种“怪病”:病猪开始发烧到40~41℃,打一针后,体温、食欲恢复正常,1~2天后本来吃得好好的猪,突然又不吃,体温又不高,用一般的药物治疗无效,相隔半天到1天时间,病猪体温开始下降,死前口或鼻吐出带血的泡沫样液体。

为探明究竟,我们深入到几个发病猪场,通过临床观察、现场尸体解剖、药物试验等,诊断该病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猪副溶血嗜血杆菌病,是猪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具有肺炎和胸膜炎的典型症状和病变,急性死亡率高,慢性耐过猪生长不良。

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多发于秋冬与春初及气候多变的季节。不同品种及年龄的猪均易感染,但以6周龄至5月龄断奶后的仔猪和架子猪发病率最高,发病率达80%~100%,死亡率在20%~100%不等。

该病的发生与各种应激因素有关:不少规模化猪场多见断奶后转入保育舍的仔猪发病,特别是气候突变,温差过大;环境卫生不好,猪舍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污染严重;饲料更换突然等应激因素可诱发该病。农村养猪户多数是引入了带菌猪,加之长途运输、气候寒冷、猪舍保温差、饲养密度过大等应激因素影响而诱发该病。

若猪场以前发过该病或本病在当地及周边开始流行时,猪场在加强饲管、注意通风换气、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同时,要及时给猪群注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一旦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治疗并加强消毒。

治疗病猪,可在一侧颈部肌肉注射氟苯尼考,每公斤体重20~30毫克,每日1~2次,连用3~5天;另一侧用头孢噻呋钠(或恩诺沙星、头孢噻肟钠等),每公斤体重5~10毫克,每日1次,连用3~5天;疗效较好。慢性病治疗疗效不佳,疗程较长。

对未表现明显临床症状猪,可在全群未减料的情况下,在每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200克,黄芪多糖适量,正常饲喂,连用5~7天;或每吨饲料添加土霉素2公斤,连用5~7天,可有效防止新的病例出现。如猪群已开始减料,则需按猪群的正常用料量来计算药物用量。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3.842 second(s), 435 queries, Memory 2.0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