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正文

春季安全养鹅防四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13
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农村鹅业的发展,鹅病及其危害也随之增加,其中对养鹅业危害较大的有小鹅瘟、鹅蛋子瘟、鹅鸭瘟和由饲料因素引起的软骨病。现将常见的危害较大的几种鹅病及其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近年来,随着农村鹅业的发展,鹅病及其危害也随之增加,其中对养鹅业危害较大的有小鹅瘟、鹅蛋子瘟、鹅鸭瘟和由饲料因素引起的软骨病。现将常见的危害较大的几种鹅病及其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小鹅瘟

症状: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0日龄以内的雏鹅,致死率高达90%以上。典型病状是病鹅离群独处,毛松颈缩,闭目呈昏睡状,重者废食;排黄绿色稀便,鼻孔周围黏附有污秽分泌物,濒死时发生颈部扭曲、两腿麻痹或抽搐等神经症状。剖检可见特征性的消化道病变,小肠中下段肠腔内有黄白色带状假膜,堵塞肠腔,形成栓塞状物,质地坚实,形如腊肠;亚急性病例腊肠样物十分明显,据此可做初步诊断,确诊有赖于采取肝、脾、胰等病料作病毒分离与鉴定。

防治措施:⑴小鹅瘟主要通过孵坊传播,因此孵坊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消毒。发生本病后应立即停止孵化,对全场彻底消毒后方可再孵。⑵用小鹅瘟弱毒疫苗在母鹅产蛋前作二次免疫接种,所产后代可获得坚强免疫力。⑶对出壳雏鹅每羽注射1毫升小鹅瘟高免血清,病鹅每羽注射2毫升~3毫升用于治疗。

鹅大肠杆菌病

症状:鹅大肠杆菌病俗称“蛋子瘟”,是由特定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主要发生于成鹅,但近年来育成鹅也时有发生。母鹅剖检病变以腹膜炎、卵巢炎和输卵管炎为主,腹腔内充满淡黄色腥臭液体和卵黄块,卵巢萎缩、变性、坏死,输卵管管腔中含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子宫内充满干酪样坏死物,病程一般为2天~6天,少数病鹅能康复,但不能恢复产蛋;公鹅主要是交配器出现红肿、溃疡,其上常覆盖着黄色黏稠液体,并有坏死痂皮;仔鹅表现行动迟缓,拉黄白色稀粪,病死仔鹅常见心包积液,且包膜浑浊增厚,肝肿大,气囊壁增厚、浑浊,常覆盖有干酪样物,有的小肠有出血点。

防治措施:1.药物防治。链霉素、庆大霉素等疗效较好。2.减少授精污染。带菌公鹅可通过交配将病原传给母鹅,因而有严重病变的公鹅应作淘汰处理。治疗:将交配器上的结节切除,清创消毒,肌注抗菌药物,使其康复。3.免疫预防。当前较有效的办法是用从本场发病鹅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制成灭活菌苗,对后备种鹅群2月龄、4月龄时各注射一次,可控制发病。

鹅鸭瘟

症状:该病是由鹅群与鸭瘟病鸭鹅频繁接触或到疫区放牧而感染鸭瘟病毒所引起,可呈区域性流行。雏鹅较易感,一般鸭发病后1周~2周,鹅开始出现症状。病鹅食欲减退,行走困难,眼睑肿胀,流鼻液,下痢。剖检见口腔、食道有淡黄色假膜或溃疡,肝肿大,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坏死点,十二指肠、直肠、泄殖腔充血出血。

防治措施:⑴用5倍~10倍量的鸭瘟弱毒活疫苗在疫区对鹅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并加强饲养管理,使鹅群不与病鸭接触,不到发病地区放牧,同时做好病鹅群的隔离消毒。 ⑵病鹅或疑病鹅可用鸭瘟高免蛋黄液每羽肌注3毫升~5毫升,效果较好。

软骨病

症状:该病属营养代谢性疾病。由于肉鹅生长发育快,当饲料中的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时即易发生。病鹅腿无力,常以飞节着地,呈蹲伏状,喙和爪变软,生长发育缓慢,消瘦贫血。剖检可见黄色黏稠关节液增多,关节面软骨肿胀,常见粟粒大突起或溃疡,有的有较大软骨缺损或黏附纤维样物。预防主要是改善饲养管理,保证钙磷正常需要。

防治措施:⑴给予易消化含矿物质及维生素较多的青草,并把病鹅赶出鹅栏,增加日光照射和适当运动。⑵补喂骨粉或贝壳粉,每100公斤饲料中添加骨粉4公斤或贝壳粉5公斤左右。 ⑶喂鱼肝油,每只病鹅喂几滴,每天1次~2次,连喂7天。⑷严重者注射10%的葡萄糖酸钙。

编辑:foodqa

 
分享:
关键词: 春季 安全 养鹅 四病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6.280 second(s), 913 queries, Memory 3.2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