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 WAP浏览 | RSS订阅
 

中国盆景美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02   浏览次数:119

中国盆景美学
            

 

  中国盆景艺术的美学特点是求雅脱俗,形神兼重,十分讲究含蓄美,朦胧美,意境深远。讲究以实景托虚景,虚实结合;讲究层次和景深,以达到“有限变无限,有界变无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引人入胜,令人遐思”、“不尽之意,回味无穷”。 

  中国盆景素以诗情画意见长,优秀的作品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要使作者产生这种艺术魅力,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艺术创作原则,灵活的运用艺术辨证法,处理好景物造型中的各种矛盾,达到既多样又统一的效果。 

  “师法造化”是盆景创作的重要原则。它是指观察自然,学习自然,掌握其规律,从中吸取创作源泉,使作品真实地更高更好地表现出自然景物。在师法造化的基础中,还须对表现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抓住景物特点,“繁是求简”,使作品更加集中和典型。 

  创作优美盆景作品,要做好“主次分清”,应该采取各种对比和烘托的手法,使主体突出,意境上,应该追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终而达到“虚实相生”。 

  为了创作优美作品,盆景的布局不可全部塞满,须根据表现力度的需要,作出一定的空白处理,以虚代实,使观者有自由想象的天地。 

  盆景中的景物安排,要做到“疏密得当”,即有疏有密,疏密相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在节奏上,可通过高低,起伏,疏密,开合等规律的变化,表现一种“韵律”,以传达人的心理情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优美的盆景作品,对盆景的态势要求十分严格,最忌四平八稳,须注意取势导向;即有意识地布置出动势,以达到“动静相衬”,使作品显得生动而有气势。 

  盆景中景物的形体或色彩,应有轻有重,同时要形成不对称的均衡,这就是“轻重相衡”。 

  盆景中景物的比例安排,要做到相互“顾盼呼应”,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优美的盆景造型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既不可一味粗放,也不可过于纤细,而应该有粗有细,“粗中见细”,这样才能重点突出,对比鲜明,形神兼备。 

  “景愈藏则境界愈大;景愈露则境界愈小”。盆景中的景物不可全部遗露在外,而应“露中有藏”,以引起观者丰富的联想,从而有利于意境的再创造。 

  盆景艺术,既不能太平凡,也不能太奇特。太平凡没有趣味,太奇特又失却自然。做到“平中见奇”,方为上乘。 

  盆景的造型,不可一味求刚,也不可一味求柔,应该使之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以达到“刚柔互济”。 

  巧与拙是辩证的关系。在盆景艺术中,巧固然是一种美,其实拙也是一种美,二者缺一不可,故应做到“巧拙互用”。 

  自然界枯荣并存。在盆景中,也常常通过“枯荣对比”象征生命与死亡的抗争,并从中显示生命的活力。 

  盆景要在小小的盆中表现出很大的境界,必须采用透视法则,做到近大远小,近清晰远模糊。中国盆景除了采用定点透视(即视点固定)以外,还有一种规律的散点透视(即视点可按一定规律移动),可以表现出极大范围的景观。尤其是山水盆景更是如此。 

  盆景中各种景物的体量,尺度,应处理得“比例恰当”。这样既能合乎自然情理,又可起到对比,衬托的作用,使作品达到小中见大,由近求远。 

  盆景中的“色彩处理品”,主要体现在选材和配置上,中国盆景崇尚色彩简炼,含蓄,古朴,素雅。 

  优秀的盆景作品,应该“情景交融”。即盆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应该凝聚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美学造诣,使观者能触景生情,从有限的景物中产生无限的联想。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招聘 | 广告服务 | 信息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客服中心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鲁ICP备10014333号
©2008-201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