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物与医学 » 正文

胰腺损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23   浏览次数:19

  闭合性胰腺损伤常无典型的临床表现,症状差别很大,诊断不易。严重病例可出现频繁恶心、呕吐、腹胀及明显腹膜刺激征,失液过多可发生休克。临床上单纯胰腺损伤较少见,约60-90%合并腹部其他内脏损伤,多合并十二指肠损伤,增加症状体征的复杂性。因此,对上腹部受伤的病人均应考虑到胰腺损伤的可能。


临床表现
  1.腹痛:开始于上腹部或脐部,并向腰背部放射,不久转为持续性全腹痛。 2.腹膜刺激征:常有全腹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但以上腹部为明显。 3.内出血或出血性休克表现。


诊断依据
  1.外伤史:多为上腹部直接暴力所致。 2.腹痛。 3.腹膜刺激征。 4.内出血或出血性休克。 5.血、尿淀粉酶可上升。 6.腹腔穿刺或灌洗,有阳性结果。 7.B超、CT或MR检查可确诊。


治疗原则
  1.防治休克。 2.抗生素治疗。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诊断明确或探查指征,应尽快剖腹探查。手术治疗原则:止血、清创、控制胰液溢漏,处理合并伤及通畅引流。术式有缝合及引流,胰尾切除术,远断端胰腺-空肠Y型吻合及近断端缝合术,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5.术后营养维持、抑制胰腺分泌及对症治疗。


用药原则
  1.外伤性胰腺损伤以手术治疗为主,并需用各种药物辅助治疗,其中主要有液体、抗生素和抑制胰腺分泌药物的治疗。 2.术前必须给予补液,必要时输血,以防治休克及水电解质、酸碱紊乱,堿提高病人的抵抗力和手术耐受性。 3.术后禁食、胃肠减压时间要比其他腹部外伤的病人长,一般需4-5天时间,也需经静脉输入液体、电解质、葡萄糖、维生素等,以维持热量和水电解质平衡。 4.病情重,术后不能进食及发生并发症的病人,需要积极给予营养支持,此类病人有必要给予用药框限“B”中之营养药物。 5.外伤性胰腺损伤,主要严重并发症是胰瘘,其发生率为32%,死亡率高。因此在术前开始就该应用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根据病情,可从用药框限“A”、“B”或“C”中选用此类药物。 6.术前、术中和术后均需应用抗生素,特别是腹膜炎严重或合并有其他内脏损伤者,更需联合用药,术前和术中可先选用用药框限“A”中的抗生素类药物。 7.术后继续抗生素治疗,定期检查血尿常规,直到体温、血象恢复正常后2-3天为止。若术后3-4天,体温不是逐渐下降而是逐渐上升,应查明原因并作相应处理,不能盲目应用抗生素。 8.根据剖腹探查情况及腹腔污染程度,术后渗液,引流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术后对用药框限“A”中之抗生素效果不佳,特别是发生严重并发症者,可从用药框限中“B”和“C”中选择更为有效的抗生素。


辅助检查
  1.一般外伤性胰腺损伤,应用检查框限“A”的检查专案多可确诊; 2.检查框限“B”,必要时可以使用。腹穿液淀粉酶高于血清淀粉酶有诊断意义:腹腔灌洗液在血清淀粉酶不高时,可升高; 3.检查框限“C”,应根据病人的伤情,危重、休克不宜搬动的病人,不宜勉强进行,以免影响救治时机; 4.由于胰腺损伤的诊断比较复杂,而目前尚缺乏一种正确无误的诊断方法,因此如有怀疑及时剖腹仍是唯一的诊断方法。


疗效评价
  1.治愈:经手术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伤口愈合,无并发症。 2.好转:经手术后,一般情况好转,伤口感染或窦道形成。 3.未愈:胰腺损伤术后发生胰瘘、腹腔严重感染等,需二期手术处理者。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招聘 | 广告服务 | 信息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客服中心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鲁ICP备10014333号
©2008-201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