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物与药学 » 正文

慢性宫颈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26   浏览次数:145

  慢性宫颈炎多为急性宫颈炎转来,多是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桿菌及厌氧菌)侵入而引起感染。临床多无急性过程的表现,宫颈内膜皱襞多,病原体潜藏此处,感染不易彻底清除,故往往形成慢性子宫颈炎。 临床表现多为阴道分泌物增多、血性白带或接触性出血,本病目前有特效的治疗,即局部治疗,疗效高。避免分娩时或器械损伤宫颈,产后发现宫颈裂伤及时缝合是预防本病关键。

临床表现
  1.阴道分泌物增多,通常为粘稠的粘液或脓性粘液。 2.少数分泌物中可带有血丝或少量阴道出血,也可有接触性出血。 3.可伴有下腹坠胀及腰背酸痛。月经期、排便或性生活时加重。 4.可有继发性尿路感染,严重时可致月经不调或不孕。

诊断依据
  1.白带增多,粘稠或脓性,有时带血。 2.宫颈糜烂:宫颈外口周围红色区与正常粘膜间有清楚的界限,表面光滑或呈颗粒及乳头状。涂碘溶液不着色,按糜烂大小分: 轻度糜烂(Ⅰ度):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糜烂(Ⅱ度):糜烂面占宫颈1/3-2/3;重度糜烂(Ⅲ度):糜烂面大于宫颈的2/3。 3.宫颈息肉:宫颈外口有单个或多个带蒂鲜红色息肉,蒂多与宫颈管相连,表面光滑,易出血。 4.宫颈纳氏囊肿:宫颈表面有散在的小囊肿,多呈白色,常伴有宫颈糜烂。 5.涂片或活检除外恶变

治疗原则
  1.治疗前应先作宫颈刮片,排除早期宫颈癌,以免将早期癌误认为炎症而延误治疗。 2.局部物理治疗为主,使糜烂面柱状上皮坏死,脱落后,为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可用下列方法:电熨、冷冻、激光、光疗治疗等。 3.手术治疗:久治不愈的宫颈糜烂或宫颈刮片怀疑癌者,可作宫颈锥切。 4.宫颈息肉的治疗:摘除息肉并送病理检查,创面用10%硝酸银溶液涂沫。电灼或冷冻止血。 5.宫颈纳氏囊肿:局部消毒后,用针刺破囊肿,挤出内容物,后用电熨、冷冻、激光、光热治疗处理创面。

用药原则
  1.糜烂面较小和炎症浸润较浅的病例,过去用硝酸银腐蚀,但现较少用。 2.物理疗法是目前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较好,疗程最短的方法,一般只需治疗一次即可治愈,故临床上最常选用。 3.对久治不愈的宫颈糜烂或宫颈刮片怀疑为癌者,可作宫颈锥切。

辅助检查
  1.对轻度单纯型、颗粒型宫颈糜烂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重度宫颈糜烂、尤是乳突型、接触性出血明显者,为了与早期宫颈癌相鉴别,检查专案包括检查框限“A”、“B”。

疗效评价
  1.治愈:自觉症状消失,阴道分泌物量及性状恢复正常,宫颈糜烂面已愈合,表面光滑,纳氏囊肿消失,息肉已摘除,组织结构恢复正常。 2.好转:自觉症状减轻,阴道分泌物减少,宫颈糜烂面缩小。 3.未愈:自觉症状及阴道分泌物无改善,宫颈糜烂面无缩小。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招聘 | 广告服务 | 信息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客服中心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鲁ICP备10014333号
©2008-201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