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物流营销专题 » 正文

警惕:中小企业犯“大企业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1-19  浏览次数:214

  大企业病不单是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在中国企业界也屡见不鲜。国内所谓的大型企业,譬如联想、海尔、华为,相对于西方大型企业来说,充其量最多只能算是中型企业。但这些还算不上是全球巨无霸的中小企业,却提前患上了大企业病。

  曾因最早导入“CI战略”而名震神州的广东太阳神集团公司,在1989~1993年间创造了年产值由4300万元飙升至13个亿的奇迹。后来因为盲目多元化,管理人员激增,导致管理失效,决策迟缓,不思进取,贻误战机,最终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1990年的63%跌至1999年的不到10%。长虹集团被称为“国内特大型企业”,“中国彩电大王”,但跳出这些笼罩在头上的光环,用全球眼光来看,长虹仅仅是个中小企业。其总裁倪润峰指出,长虹在2001年就患上了大企业病。因为企业的高速增长让管理者头脑发热,长期把自己当成了“大公司”,致使企业组织结构膨胀,管理层次增多(其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人员配置都是按大公司模式来的,中层干部就从130多人增加到330多人),不仅有“二级中干”,还出现了“三级中干”,决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大企业病使长虹出现大量的管理泡沫。

  造成中国企业易患大企业病的主观原因有:

  企业家素质不高,能力有限。我国企业家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在胜利面前容易滋生“小农意识”,骄傲自满,丧失了不断进取的创业精神。

  员工素质不高,加之长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平均主义”思想,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员工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负责任,容易满足于现状。

  管理水平低下。当企业不断成长,业务更加复杂时,企业内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性和多层次性,管理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创新,企业的管理将很容易达到“极限”,造成管理失控,成为诱发大企业病产生的条件。

  以组织紧缩医治大企业病

  随着经济技术的大变革,在今后的竞争中,企业规模不再是重要条件,灵活性和适应性将成为公司成败的关键。为此企业应努力建立起一种“柔性”的组织,以便以最低的组织成本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

  大企业病是一种组织病,要治愈自然得从组织结构、制度的重新构建——即组织重构(Organizational restructuring)着手,惟其如此,才能提高公司管理队伍的效率,进而提高整个公司的应变能力。组织重构往往伴随组织紧缩(Downsizing)或紧缩规模。针对病态组织过于臃肿、庞大的组织结构,组织紧缩无疑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式。美国《财富》杂志所列全球500家最大公司中,100%的公司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组织结构调整,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采用组织紧缩的方式。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