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PRB.0928 |
图
例
|
|
中文学名 |
茯苓 |
拉丁学名 |
Poria cocos (Schw.) Wolf. |
中文别名 |
松茯苓、茯灵、茯兔 |
同物异名 |
|
图 928 茯苓 : (菌核) |
分类地位 |
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卧孔菌属 |
形态特征 |
子实体生于菌核表面呈平伏状,厚0.3-1cm,初期白色,老后或干后变为浅褐色,管孔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菌管长2-8mm,偶有双层,厚可达1-3cm,孔径0.5-2mm,壁薄,孔口边缘老后呈齿状。孢子长方椭圆形至近圆柱形,6-8μm×3-3.5μm。孢子大量集中时呈灰白色。菌核呈球形、椭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直径10-30cm或更大,重量不等,可达数十斤甚至近百斤。新鲜时稍软有弹性,干后坚强,表面粗糙多皱或瘤状,淡棕黄色至褐色,变至黑褐色,内部白色或带浅粉红色,干后稍硬。 |
生态习性 |
生于多种松树的根际。偶见于其他针叶树及阔叶树的根部,其土质为砂质适宜。 |
分布地区 |
安徽、福建、云南、湖北、浙江、四川、贵州、河南、湖南、江苏、广东、广西、甘肃、陕西、山东、河北等。不少地区已引种人工栽培。 |
经
济
用
途
|
我国药用茯苓已历史久远,传统以福建产“闽苓”、安徽产“安苓”、云南产“云苓”著名。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茯苓主治胸肋逆气,忧患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本草纲目》记载“茯神治心病”,“茯苓皮主治水肿肤胀”。治泻温热,生津止渴,退热安胎,宁心益气,而消烦燥。另有降低血糖作用。现代研究茯苓含茯苓酸(pachymic acid),层孔菌酸(eburicoic acid)、去氢层孔菌酸(dehydro-eburicoic acid)、16α-羟基层孔酸(tumucosic acid)、松苓酸(pinicolic acid)等三萜酸化合物。还有β-茯苓聚糖(β-pachyman)约93%,还含有甲壳质、脂肪、麦角甾醇、卵磷脂、右旋菌糖、腺嘌呤、组氨酸、胆碱、茯苓酸3-β-邻乙酰多孔菌酸β(3β-P-acetyl,polyorenic acidβ)。把茯苓的主要成份β-茯苓聚糖(pochyman)转化变成茯苓多糖(pachymaran),试验证明对某些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达96.88%。茯苓传统又作为补品,久服可“除百病,润肌肤,延年益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