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微生物学名词库 » 正文

病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5-11-19  浏览次数:339
一类体积极孝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一种核酸(DNARNA)组成的、在专性活细胞中寄生的微生物。比细菌小得多。直径在2040纳米之间。大的如痘病毒,大小为200×250-350纳米,与小的细菌相近;小的如口啼疫病毒,直径只有22纳米,与血红蛋白分子相仿。多数病毒须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寄生于动物细胞的病毒多为球形、卵圆形或砖形;寄生于植物细胞的病毒多呈杆状或丝状;寄生于细菌的病毒多为蝌蚪状。所有病毒都有一个由一种核酸组成的内芯和一个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某些病毒(如痘病毒)在其被膜中尚含有脂类和多糖。病毒无独立的代谢系统,只能依靠特定宿主活细胞的酶系统和原料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并组装成新的病毒粒子。离开了特定的宿主活细胞,病毒就不能表现出任何的生命现象。通常根据宿主细胞的不同,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微生物病毒(噬菌体)三大类。近年又根据所含核酸的类型(DNA双、单链和RNA双、单链),将病毒分为443属、组,其中双链DNA病毒分为11个属、组;单链DNA病毒分为3个属组;双链RNA病毒分为2个属、组;单链RNA病毒分为27个属、组。有的病毒对宿主无致病作用(如呼肠弧病毒);不少病毒能使人体及动、植物致病(如麻疹、传染性肝炎、鸡瘟、口蹄疫、烟草花叶病、水稻矮缩病等);有些病毒可用于防治害虫和病原菌。1969年以来,还发现了一类体积更小、危害植物的裸露RNA致病因子,称为类病毒(vi-roid),如马铃薯纤块茎病(potato spindle tuber disease)就是由一种类病毒引起的。关于病毒的起源,有两种假说:一种认为病毒是由细胞的核酸片段经过长期进化、获得了对宿主细胞的一定程度的独立性而成;另一种认为病毒是由较复杂的寄生生物逐渐退化而成,但至今尚未发现介于病毒和细胞寄生物之间的中间体。

 
  • 下一篇:暂无
  • 上一篇:暂无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18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9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