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食品生产加工技术 » 饮料加工 » 正文

君山银针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5-03-28

君山银针系黄茶之一种,产于湖南省洞庭湖中的君山岛上。始于唐代,清代被列为贡茶。1956年参加“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受到高度评价,饮誉中外。

制作方法

1.鲜叶采摘:君山银针均为单个芽头。一般以春茶做原料。在清明前后3~4天采下早春头茶。选择芽头粗壮、紧直,大小长短均匀,茸毛显露者,用手轻轻折断,要求芽头长25~30毫米、宽3~4毫米,并带有2~3毫米长的芽柄。采回后的茶芽经拣剔后再加工。

2.杀青:先将锅烧热,磨光,洗净,打上白蜡,使锅面光滑洁净。锅温120~130℃,过高易使芽头烧焦弯曲,过低就会延长杀青时间,芽头茸毛磨损,色泽暗,香气低。每锅投芽量500克左右,过多不易杀匀杀透,过少手炒不便,又易于干焦。芽头入锅即发出芝麻燥声,两手立即以轻快的动作向前翻炒,使芽头均匀受热。切忌芽头沿锅磨擦,以免茸毛磨损,色泽混暗。火温要先高后低,杀青时间3~4分钟。

3.摊放:杀青后的芽头,置于竹盘中,簸扬10余次,摊3~4分钟,使芽内水分均匀。

4.初烘与摊放:摊晾后的茶芽按每锅杀青芽量均匀地薄摊在3个小竹盘内(竹盘直径46厘米,内糊两层皮纸),放在焙灶上用炭火初烘。温度控制在50℃左右。烘焙时间15~16分钟。每隔2~3分钟翻动一次,烘至五六成干,即可下烘。下烘后摊放2~3分钟,以利在初包过程中,使内含物进行正常转化。

5.初包:是形成君山银针品质特点的一个重要工序。摊放后的芽坯每1.0~1.5千克用双层皮纸包成一包,装入无异味的铁制或木制箱内。贮放48小时左右,待芽色呈现橙黄时为适度。

6.复烘与摊放:烘量比初烘多一倍,温度掌握在45℃左右。每隔5~6分钟翻动一次,促使水分进一步挥发,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质。待烘至7~8成干,下烘进行摊放。

7.复色:复烘摊晾后的茶坯,用三层皮纸包好,放置24小时左右,待芽色略成金黄为适度。

8.干燥:通过上述过程,君山银针特有的色、香、味品质已基本形成,然后通过干燥再固定下来,并进一步促进香气形成,散发水分,温度50℃左右,烘量每次500克左右,烘至足干。

9.分级:按芽头的肥瘦、曲直和色泽的金黄程度进行分级。然后将分级好的茶用皮纸包装好,放于铁箱内,密封贮藏。

产品特点 芽头茁壮,紧实而挺直,大小匀齐,茸毛密盖,色泽金黄,有“金镶玉”之誉。冲泡后香气清鲜,汤色浅黄,滋味甜爽,叶底明亮。在玻璃杯中可见芽尖悬空竖立,徐徐下沉,再泡再起,三起三落,水光芽影,浑然成趣。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5.309 second(s), 879 queries, Memory 3.4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