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正文

浅谈猪发生咬斗的原因与防制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27
核心提示:近年来,各地随着规模化养猪的不断发展,采取一圈多头饲养的环境下,猪只相互发生咬斗的现象在猪刚分群时较为多见,一般以20-40千克的育肥猪发生率较高。
    近年来,各地随着规模化养猪的不断发展,采取一圈多头饲养的环境下,猪只相互发生咬斗的现象在猪刚分群时较为多见,一般以20-40千克的育肥猪发生率较高。起初同栏内只有几头猪相互咬斗,主要是咬头部和尾部,咬伤后有血液流出,猪对血液产生异嗜,逐渐多头之间相互咬斗且更加厉害。被咬伤的猪蜷缩于角落,食欲不佳,影响增重,受伤严重的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治疗,伤口感染后还会引起死亡。猪的咬斗则直接影响到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如不想法控制,将会给养猪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结合养猪生产实践,现就猪的咬斗现象产生的原因与防制措施介绍如下。
 
    一、猪咬斗发生的原因。猪的咬斗是猪的一种恶癖,发生恶癖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大体可归纳以下几点:
 
    1、应激因素影响:如天气出现异常变化,猪舍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大,舍内光照过强,猪受各种惊吓等刺激。
 
    2、群体过大或舍内饲养密度过高:每头猪饲养面积不到1平方米,使猪只相互接触和冲突的机率大增,猪的活动受到限制,这是发生咬斗现象的诱因。另外,猪有群序行为,对猪进行分群后,起初会相互撕咬,然后按体质的强弱建立明显的位次关系。若猪群过大,就难以建立位次,从而造成相互咬斗频繁发生。
 
    3、日粮配合营养不平衡:使用非全价性饲料或饲料中的营养比例不当,特别是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如钙、磷和食盐等的含量不足或配比不当。
 
    4、猪源从市场多方购进或有异味刺激:由于猪的视力弱,但嗅觉很发达,同群的猪是靠嗅觉辨别气味,相互熟悉的。但用做育肥的仔猪来源不是靠自繁自养解决,而是依靠从外面农贸市场上购入,猪源来自四面八方,在猪进行分群时,由于不是同一头母猪所生,具有不同的气味,在此情况下,猪只容易发生咬斗。
 
    5、其他原因:如圈内的料槽小或饮水位置不足,相互为争食、争水,易发生相互咬斗。有时因猪的体内外患有寄生虫,如虫虱、疥螨、蛔虫等,猪皮肤刺痒烦躁,也会发生猪的咬斗行为。
 
    二、防制措施
 
    1、养猪坚持自繁自养:种猪应从定点种猪场引进,养猪采取自繁自养,繁殖的仔猪由本场饲养,搞好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工作,这样既能减少猪的咬斗现象,又可防止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2、合理进行分群:猪在分群时,最好采取同一窝猪为一群,需要把不同窝不同来源的猪合群饲养时,应当尽量选择其体重,大小、神经类型相近的猪分在同一栏内。根据猪的生物学特性,分群时可采用下列方法:留弱不留强,把较弱的猪留在原圈,把强的调进另一圈内组群饲养;移多不移少,把猪只少的留在原圈,把数量多的调入头数少的猪群中;夜并昼不并,分群时尽量在猪未吃食晚上进行。分群后,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不要任意变动。猪群大小一般以10头左右为宜,密度不要过大,一般以每头猪平均1平方米左右,肥育效果可达到较佳水平。
 
    3、及时治疗:猪群内发现被咬伤的猪,要及时进行隔离饲养,并进行对症治疗,被咬伤的部位,可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清洗消毒,并涂上碘酊。对咬伤严重的,为防止继发感染,还可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4、加强对猪的饲养管理:每天采取定时给猪喂料、饮水,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饲喂营养全面的全价配合饲料,要特别注意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等矿物质的含量与比例。料槽的大小及给料量都要适当,以每头猪能吃到、吃饱,又不浪费饲料为宜。猪舍最好采用乳头式饮水器,让猪自由饮水,既保证饮水新鲜充足,又能防止水受细菌、病毒的污染。要注意猪舍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等的环境控制。发现咬斗,要立即制止。
 
    5、定期进行驱虫和及时断尾:采取每年春秋季节分别对猪进行定期预防性驱虫。对体内寄生虫,一般驱虫两次,第一次在10-20千克的断奶仔猪进行,第二次在体重50-60千克左右的育肥猪进行,体外寄生虫如虱、疥螨等,要在母猪产前1-2周用药,减少仔猪感染。药物可选用丙硫咪唑、左旋咪唑及伊维菌素类药物等。仔猪生下的1-2天内即可对其进行断尾,越早对猪应激越小。实践证明,未断尾仔猪咬斗发生率要明显高于断尾的仔猪。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828 second(s), 87 queries, Memory 1.1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