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正文

农村育雏成活率低的原因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4-26
      在我县每逢春、秋两季,农户都有购买苗禽进行饲养的习惯。可由于技术等各方面原因,其所饲养的雏禽成活率都不尽如人意。这不仅给农户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更是打击了广大农户的养殖积极性。经调查了解,我们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多,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苗禽自身因素
      许多农户饲养的苗禽都是从贩卖苗禽的商贩处购得。对用于苗禽生产的种蛋来源、孵化消毒等情况都不了解。而且商贩在贩卖苗禽时都是走村窜户,流动十分频繁。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对苗禽的应激也相对比较严重。而且如果某地发生疫病还可能通过他们得到散播。
      另外那些商贩本身并不生产苗禽,都是从哺坊成批购入禽苗后再分销给农户。由于批量购入的数量较大很难一次性销售完,一般都采取边育雏边出售的方式。可由于专业知识匮乏、育雏环境恶劣,许多苗禽在出售前就已感染了疾病。
也有部分商贩受利益驱使,误导群众,将弱雏、病雏贩卖给养户。这些都是导致雏禽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2 饲养管理因素
2.1 温度的控制
      掌握适宜的育雏温度对提高雏禽的成活率至关重要。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影响雏禽健康。这主要是由雏禽的生理特点决定。因为雏禽出壳后各种器官的功能还不健全正在发育之中,特别是抗寒、免疫功能都比较差。但由于饲养数量少,一般只有十几羽到几十羽。很多农户在购入雏禽后通常只将其置于简易的育雏箱(主要是废弃的纸箱)内,且无任何的取暖设施或取暖设施简陋。如此简易的育雏箱很难控制适宜的育雏温度。如果温度过高,轻者引起雏禽食欲减退,严重的可因脱水而引起死亡;温度过低容易诱发白痢、呼吸道疾病等,也可因雏禽打堆而使其闷死。
      也有部分农户只片面的注重防寒保暖工作却忽略了通风换气,至使育雏箱内湿度过高、有害气体的浓度增高,危害苗禽的机体健康,严重的还可引起死亡。
2.2 饲料的选择
      在农村小规模的养殖只作为一项家庭副业,因此对于饲料的选择比较随意。一般都是就地取材或使用农副产品进行饲喂,苗禽饲料也不例外。基本上都是使用米(用水浸泡)、饭进行饲喂,很少使用营养全面的全价配合饲料。可由于苗禽自身生理机能尚不健全,对饲料营养的需求又比较高,所以极易影响其体质,降低抵抗力。
      也有农户为节约饲料成本,用已过期或发霉变质的饲料进行饲喂。常因饲料质量原因而造成禽群中毒死亡。
2.3 疫苗的使用
      农户在对苗禽进行免疫接种时,都没有制定完善的适合本地区的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并且在使用疫苗时比较盲目,对于什么日龄使用什么疫苗不了解。
      当进行疫苗注射时,通常为了方便和节约成本都是几户人家合用一瓶疫苗,而且还使用同一注射器进行注射。注射时基本上不对注射器进行任何消毒也不更换针头。所以如果其中某一户感染疾病时,其他各户也可因共同使用同一注射器而被感染。
另外由于对疫苗的保存缺乏必要的知识,很多疫苗在使用以前常因高温、曝晒等原因而使效价降低甚至失效。这也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疫苗的保护率,起不到应有的保护效果。
2.4 药物的添加
      有很大一部分农户自购入苗禽后就长期在饲料、饮水中添加各类抗菌类药物。认为这样能有效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传播,殊不知如此长期使用抗菌类药物可使病菌产生耐药性,不利于今后疫病的治疗。而且药物本身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对于机体健康也是一大危害。例如长期或多次反复使用氯霉素就会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症、溶血性贫血等多种疾病。
3 其他因素
      由于饲养数量少,管理忽视。当禽群发生疫病后不能及时发现,等到察觉,病情通常都已经比较严重。从而延误了病情,影响治疗的效果。
      农村中还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鸡、鸭、鹅等多种禽类混养,也有的是将苗禽与成年禽混养。这样的饲养习惯和方式对于疾病的预防与控制都是极为不利的,而且也增加了疾病发生的机率。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256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