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海洋生活常识 » 正文

识鱼星辨鱼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6-10  浏览次数:769
    鱼星是观察鱼类在水下摄食情况的凭据。根据鱼星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判断出它是什么鱼?大约有多重?学会识别鱼星,对垂钓是大有裨益的。

  鱼星,一般钓者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连一些垂钓能手也往往对此解释不透。鱼星,简言之,就是指鱼张开口腔摄食时所形成并冒上水面的一种含二氧化碳的粘性气泡。当鱼把食物和水一起摄入口中,水由鳃裂排出,食物经由咽喉向食道吞咽,这时口中就形不成气泡了。但当它再吃第二口、第三口食物时,它的口腔中会形成气泡,不断地冒出水面。这就是"鱼星"的形成过程。

  鱼群越集中、争食诱饵的现象愈激烈、摄食速度愈快,鱼泛星的现象也就愈盛,有时池塘中的气泡,会像开锅米粥的气泡一样多。这时,在池塘中摄食的多种鱼类,包括龟、鳖、虾、蟹,都能泛出代表它们特征的鱼星来。根据这些特征,就能准确判断出它是什么鱼,大约有多重。这就是"见着鱼星就跟见到鱼一般"的道理。

  垂钓中,除了从撒下诱饵的池塘中观察鱼星以外,在当地群众淘米洗菜的水面附近,在多水草、多自然饵料的场所,也能看到鱼类从河床底部泛上的鱼星,或是从水面上听到鱼在水草茎叶下觅食的声音。这些也是分析鱼星、判断鱼情的依据之一。

  在自然水体中,除了鱼类摄食时所泛的鱼星,还常常会看到有许多"地星"冒上水面。没有经验的钓者,往往就会把"地星"与鱼星相混淆,造成失误。

  "地星"多产生于春夏秋季的高温天气。在多淤泥、多腐殖质的静水池塘中(流水中也有),水下腐烂物质遇高温发酵,经过霉菌的分解作用就产生一种可燃性的沼气。沼气比水轻,不断地泛到水面上来,遇到空气即逝。这种沼气即是地星。地星有两个特征:一为散乱,到处乱泛,大小不一;二为固定,即在同一地点,由于地下沼气较多,形成间歇性喷泉式的大气泡,一串串冒上水面。地星与鱼星的区别在于鱼星集中,具有个性特征,而地星则散乱细碎,千篇一律。垂钓者要加以注意区别。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18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9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