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理学 » 正文

血液与淋巴(blood and lymph)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0-12
正常血液为红色粘稠液体,其比重在1.050~1.060之间。血液由液体成分血浆和有形成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中溶解有多种化学物质。按容积计算,血浆占55%,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约占45%。血浆含有大量水分和一定量溶质,这些成分乃是血浆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测定血浆的化学成分,可反映体内物质代谢状况。
红细胞体积很小,直径只有7~8μm,形如圆盘,中间下凹,边缘较厚。它具有弹性和可塑性,在通过直径比它还小的毛细血管时,可以改变形状,通过后仍恢复原形。正常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但它仍具有代谢功能。红细胞内充满着丰富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约占细胞重量的32%,水占64%,其余4%为脂质、糖类和各种电介质。成年男性红细胞正常值为500万/mm3,女性为420万/mm3。红细胞数目可随外界条件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改变。高原居民和新生儿可达600万/mm3以上。从事体育运动而经常锻炼的人红细胞数量也较多。血红蛋白含量,男性为12~15g/100ml,女性为11~13g/100ml。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此外还在酸碱平衡中起一定的缓冲作用。这两项功能都是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实现的。如果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出来,溶解于血浆中,即丧失上述功能。
血红蛋白(Hb)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结合而成。血液呈现红色就是因为其中含有亚铁血红素的缘故。该分子中的Fe2 在氧分压高时,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在氧分压低时,又与氧解离,释放出O2,成为还原血红蛋白,由此实现运输氧的功能(见呼吸章)。血红蛋白中Fe2 如氧化成Fe3 ,称高铁血红蛋白,则丧失携带O2的能力。血红蛋白与CO的亲和力比氧的大210倍,在空气中CO浓度增高时,血红蛋白与CO结合,因而丧失运输O2的能力,可危及生命,称为CO(或煤气)中毒。血红蛋白在CO2的运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白细胞无色呈球形,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直径在7~20μm之间。正常人白细胞计数在4000~10000/mm3范围内,平均为7000/mm3。白细胞不仅存在血液中,全身各处的结绨组织以及淋巴系统中,能以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和淋巴管壁而进入周围组织。白细胞分为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吞噬和产生抗体等方式来抵御和消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
血小板又称血栓细胞,体积很小,直径为2~4μm,厚1μm,正常时呈圆盘状,但有时可伸出伪足,是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而不是具有完整结构的细胞。血小板无细胞核,但有完整的细胞膜。血小板细胞质内含有多种细胞器:线粒体、致密体(贮存5-羟色胺)、类溶酶体和各种分泌小泡。我国健康成人,血小板数为10~30万/mm3,平均为15.6万个。血小板数目可随机体的机能状态发生一定变化,如饭后和运动后数量增加,疾病时可减少,若血小板减少到5万/mm3以下时,机体某些组织容易出血。血小板的功能有:(1)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止血是指血管破损,出血得到制止。凝血是指血液凝固成块。当血管损伤而内皮细胞下结构暴露时,胶原纤维与血液中的血小板接触,其外膜发生某些理化变化,从而使两者粘附在一起。尔后,此处更多的血小板聚集成团,形成松软的止血栓。血小板的聚集与其本身释放的ADP和前列腺素等活性物质有关。此外,在创伤出血时,血小板还释放出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引起局部血管平滑肌收缩,使血管口径缩小,有利于止血。 血小板因子Ⅲ与其他组织凝血因素一起加速血液凝固过程,促使血液凝块的形成,堵塞出血伤口。由于血小板内收缩系统在Ca2 作用下发生收缩,从而使血块缩紧,成为坚实的止血栓,牢固地封住血管伤口。(2)营养和支持作用。血小板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同位素示踪实验证实,血小板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相互粘连与融合,从而填补不断脱落的内皮细胞,使红细胞不能透出血管外。当体内血小板数目锐减时,上述功能难以完成,红细胞容易逸出,可发生自发性出血现象,出现紫瘢。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353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