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理学 » 正文

肺结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0-13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结核杆菌属分支杆菌,又称抗酸杆菌,生长缓慢,人工培养需46周才生成可见菌落。结核病主要由呼吸道传播,排菌病人为主要传染源。咳嗽时带菌的飞沫或痰干后病菌随尘土飞扬,均能使健康人吸入后引起肺部感染。少数病人亦可经消化道传入。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抵抗力低弱时才患病。病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组织发生炎性反应,其基本病变为渗出性(肺组织充血、水肿、细胞浸润)及增殖性(特异性的结核结节)等病变。病变可以吸收形成纤维化硬结或钙化灶而痊愈;也可以恶化形成干酪样坏死。如干酪物质被纤维包围可长期不愈,或干酪物质沿支气管播散形成新病灶。干酪物质排出后,肺组织形成空洞。临床表现有全身中毒症状,如疲倦、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发热(多为下午低热,急性粟粒性结核有高热)、盗汗、面颊潮红等。局部症状有咳嗽、咯痰、咯血等。结核菌素试验和X线胸片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手段。肺结核临床分行为:(1)原发性肺结核。(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通过血循环播散,又可分为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多见於儿童、由大量结核菌进入血行所致。发病急、中毒症状明显、高热等)及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性肺结核(多见于成人、少量结核菌可规则地分批进入血行所致)。(3)浸润性肺结核:以肺部渗出性病变为主。(4)空洞型肺结核:渗出性病变呈干酪样液化后,经气管排出,形成肺部空洞。(5)肺结核球(瘤):由干酪化物质浓缩后形成。(6)干酪性肺炎:大量结核菌由破溃的淋巴结经支气管进入肺组织所致。(7)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为肺结核晚期,咯血,痰中有大量结核菌,传染性大,可能有肺功能不良。肺结核一经诊断要积极治疗,抗结核药如异烟肼(雷米封)、乙胺丁醇、利福平、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等有特效。多同时应用两种药物,以减少耐药性,提高疗效,并应注意有无药物毒性反应。同时给以对症治疗,加强营养,注意控制传染与增强免疫力,杜绝传染源排菌,病人应休息。为控制结核病的流行,应注意将病人加以隔离,带菌痰要消毒后再倒,不要随地吐痰。儿童应接受卡介苗接种,提高对结核菌的免疫力。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332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