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理学 » 正文

流行性出血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0-20  浏览次数:132

  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又称“伴有肾病综合征的出血热”,或“出血性肾病肾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属RNA型,直径约95纳米,呈圆球状,外有包膜。对乙醚、氯仿敏感,在60℃和紫外线照射下可使其灭活。鼠类为其贮存宿主和传染源,农村主要传染源为黑线姬鼠,城市主要传染源是大家鼠和褐家鼠。实验室受感染的大白鼠也可作为传染源引起实验人员发病。感染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本病流行广泛,全年均可发病,但北方1112月、南方11~次年1月或57月份发病较多。流行多见于野外作业人群。潜伏期746天,一般为2周。临床表现以发热、出血、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典型病例经历以下五个阶段:发热期持续37日;低压期或休克期自第47日起,持续数小时至6天,少尿期第58天起,持续25天;多尿期第914天起,持续12周;恢愎期第4周起,持续6周或更长。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治疗中根据各期病理生理变化,采取综合措施,调整机体内环境紊乱,预防可能发生的损害。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就地抢救。由于小血管损害,可出现休克、出血和肾功能衰竭,治疗中把好休克关、尿毒症关和出血关,使病人越过险期恢复健康。预防应以防鼠灭鼠为中心。每年应有3次大面积的突击灭鼠。野外营地或工棚应挖防鼠沟,并创造条件使人员睡高铺,保管好粮食和各种食品,防止被鼠的排泄物污染。不要在草地和稻草上坐卧,不要用手抓老鼠。皮肤伤口要及时包扎,防止被鼠的排泄物污染。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