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理学 » 正文

狂犬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0-20  浏览次数:196

  又称恐水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人多因被病犬等咬伤、抓伤或舌舐而感染。狂犬病病毒为核糖核酸型的弹状病毒。对热、乙醚和紫外线敏感,在日光照射和干燥状态下迅速死亡。人患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犬,其次为病猫和病狼等。狂犬病毒主要通过病犬咬伤、抓伤人体皮肤和粘膜或病犬唾液污染原有伤口而侵入人体。人被病犬咬伤后,如未进行预防接种,发病率为1560%。本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但以农村为多。全年均可发病,潜伏期10日至1年以上,多为2090日。临床主要表现为兴奋狂燥、恐水怕风、咽肌痉挛、全身瘫痪。人发病后一般在36日内死于循环或呼吸衰竭。病死率近100%。本病发病后病情严重,治疗效果不佳。故凡被可疑动物咬伤者要及时处理伤口,杀灭感染伤口的病毒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被咬伤口可用拔火罐排毒,并用大量20%肥皂水冲洗,还要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咬人动物的情况,一旦确认是被狂犬或其它病畜咬伤、抓伤,应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预防狂犬病首先要管理传染源,消灭野犬,严格管理家犬,有可能要对家犬进行预防接种。狂犬、狂猫应立即灭杀,处死后焚毁或深埋。其次,在狂犬病的发病地区,禁止玩狗、猫等动物。如不慎被狗、猫或病畜咬伤,应及早进行预防接种。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300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9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