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首 页 食品资讯 政策法规 生产技术 质量管理 检验技术 仪器设备 食品标准 资料中心 数据库 考试中心 培训中心
食品人才 食品安全 食品课堂 专业英语 食品专题 食品网刊 食品网址 食品百科 食品书店 食品图库 个人空间 食品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食品专题>生物名词库>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质粒
质粒
 
食品伙伴网 (2006-09-27) 进入论坛  
 

细菌质粒是独立于细菌染色体的自主复制的环状双链DNA分子,只有酵母的杀伤质粒(killerplasmid)已知是RNA分子。环形双链DNA分子有三种构型。第一种是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 circular DNA,ccc DNA),它的两条链都保持完整的环状结构,通常呈超螺旋构型。第二种是开环DNA(open circularDNA,oc DNA),它的双链中的一条保持完整的环状结构,另一条单链上有一到几个切口。第三种是线状DNA,这种质粒的双链断裂呈线状。这三种构型的同一种质粒在琼脂糖凝胶中电泳时,出现不同的迁移速率,走得最快的是超螺旋构型,其次是线性构型,最慢的是开环构型。

细菌细胞中质粒的数目有很大差异。多的每个细胞里可以达几十乃至几百份拷贝,少的则只有一到几份拷贝。高拷贝数的质粒称为松弛型质粒(relaxed plasmid),独立于细菌细胞而自主复制;低拷贝数的质粒一般是严紧型质粒(stringent plasmid),它们的复制随细菌染色体的复制同步进行。

实验证明,同一个大肠杆菌细胞里一般不会同时有两种不同的质粒,这是质粒不相容性(plasmid incompatibility)。在细菌细胞增殖过程中,其中必有一种会被逐渐排斥。这样的两种质粒被称为不相容质粒。带有外源DNA的质粒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细胞以后,会产生一系列生理效应,影响自身的稳定性。特别是表达型的质粒载体,外源基因的表达会使宿主细胞的生长速率下降,以及质粒载体的丢失等。这种质粒的不稳定性包括分离不稳定性(segregational instability)和结构不稳定性(structural instability),前者指细菌细胞分裂过程中,有一个子细胞没有得到质粒拷贝,最终使质粒丢失的细胞成为优势群体;后者主要是指由于转座和重组,使质粒DNA重排或缺失。

影响质粒载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

①宿主细胞代谢负荷增加 质粒载体可使宿主细胞的代谢负荷加重,有的能延长其世代时间15%左右。质粒载体的大小同宿主细胞生长延缓的程度呈正相关,这可能是由于质粒载体相对分子质量大,则对宿主细胞DNA复制的负荷更大的缘故。同样,宿主细胞如维持质粒载体中外源基因的表达活性,势必在D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上承受更多的额外负担。

②细胞中所含质粒载体的拷贝数 细胞中所含质粒载体的拷贝数各不相同,也是影响质粒丢失的一个因素。拷贝数差别不大时,质粒载体相对地稳定;拷贝数相差悬殊,则很容易造成一些细胞丢失质粒,并逐渐发展为优势群体。

③宿主细胞DNA重组系统的作用 质粒载体之间发生重组会形成二聚体、三聚体,甚至四聚体等所谓的质粒寡聚体(plasmid oligomer),其稳定性比单体差。此外,质粒载体中外源DNA片段的大小同质粒寡聚化的程度也密切相关。


作者:
文章来源:
Tag: 细胞 载体 DNA 细菌 宿主 复制 丢失 影响 稳定性
上一篇:转录酶   下一篇:卫星DNA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文章搜索
热点文章
食品论坛新帖

 

 相关文章
·鞘脂(spingolipid)
·三酰甘油( triacylglyceride
·生物元素(bioelements)
·干扰素(interferon)
·固醇(sterol)
·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碱基(base)
·碱基配对(base pairing)
·质子泵
·离子泵(ion pump)
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
类萜(terpenoid)
胶原蛋白
果糖 (fructose)
酶反应器
鞘脂(spingolipid)
丝心蛋白(fibroin)
铁硫中心(iron-sulfur center
α-螺旋(α-helix)
生物碱(alkaloid)
生糖氨基酸(glucogenic amino
生酮氨基酸(ketogenic amino
生物大分子(biomacromolecule
羟胺(hydroxylamine)
清蛋白(albumin)
启动子(promoter)
球蛋白(glubulin)
三酰甘油( triacylglyceride
壳多糖(chitin)
生物元素(bioelements)
生物素(biotin)
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
干扰素(interferon)
甘油三酯的生成(triglyceride
固醇(sterol)
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基因工程疫苗(engineering va
碱基(base)
核糖核酸催化剂(ribozyme)
化学渗透假说(chemical osm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