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中国的经济真菌 » 正文

圆瘤孢多孔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9-13
核心提示:编号 PRB.0952 图 例 中文学名 圆瘤孢多孔菌 拉丁学名 Bondarzewia montana (Qul.) Sing. 中文别名 圆孢地花、圆刺孢多孔菌、塔菰、山地剌孢多孔菌 同物异名 Polyporus montanus (Quel.) Ferry 图 952 圆瘤孢多孔菌 : 1. 子实体, 2. 孢子, 3. 担子 分类地位 非褶菌目

编号 PRB.0952

中文学名 圆瘤孢多孔菌
拉丁学名 Bondarzewia montana (Quél.) Sing.
中文别名 圆孢地花、圆刺孢多孔菌、塔菰、山地剌孢多孔菌
同物异名 Polyporus montanus (Quel.) Ferry
图 952 圆瘤孢多孔菌 : 1. 子实体, 2. 孢子, 3. 担子
分类地位 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剌孢多孔菌属
形态特征 子实体较大。许多菌盖从一个短粗的菌柄上生出,形成一丛,总直径可达30cm或更大。菌柄长3-6cm,粗2-3cm。新鲜菌盖半肉质,干后质硬而脆。盖扇形或匙形,直径6-14cm,厚0.5-1cm,蛋壳色,干后浅青色褐色至浅烟色,有微细绒毛,渐变光滑,无环带或近边缘处有不明显的环带,边缘呈波浪状,干后且内卷。菌肉白色,厚0.3-0.7cm。菌管白色至近白色,延生,长0.2-0.7cm,管壁薄,管口多角形直径0.05-0.15cm,边缘渐呈锯齿状。担子棒状,无色,具4小梗,25-38μm×5-9μm。孢子无色,近球形,有小剌,6-8μm。
生态习性 生于冷杉等针叶林内的树桩旁。
分布地区 四川、云南、西藏、福建等。

幼嫩时可食用,味微苦。在福建群众解野菇中毒。可人工栽培。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275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