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无图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安全 » 营养与健康 » 正文

常吃全谷食品可预防慢性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1-3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核心提示:“全谷物食物是膳食纤维的最佳来源,它不仅有助于体重控制、促进肠道健康,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罹患多种癌症及慢性疾病的风险。同时,还能缓解消化速度和加快排泄胆固醇,让血液中的血糖和胆固醇维持在理想水平。如今,很多消费还片面在追求精白面粉、大米的优良口感与风味,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的糙米、发芽糙米、全麦粉、燕麦片等全谷物食品的消费将稳步提升。”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教授如是说。

  “全谷物食物是膳食纤维的最佳来源,它不仅有助于体重控制、促进肠道健康,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罹患多种癌症及慢性疾病的风险。同时,还能缓解消化速度和加快排泄胆固醇,让血液中的血糖和胆固醇维持在理想水平。如今,很多消费还片面在追求精白面粉、大米的优良口感与风味,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的糙米、发芽糙米、全麦粉、燕麦片等全谷物食品的消费将稳步提升。”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教授如是说。

  据权威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消费者展开的“全麦知识与购买习惯调查”显示,85%的受访者认为粗粮很重要,但是超过90%的受访者没有每天摄取粗粮的习惯,仅有40%的消费者表示有购买全麦产品的习惯。

  葛可佑教授介绍说,全谷食品是指小麦、玉米、大米、燕麦、大麦等各种谷物中全部可食用的部分,由麸皮、胚乳和胚芽等3部分组成,而精制谷物在加工时往往被磨去了麸皮和胚芽,只含胚乳这一个部分。人们通常吃的胚乳为中间层,占全谷重量约85%,含有大部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以及少量的B族维生素;被磨去的麸皮是全谷谷物的粗糙外层,含有谷物中大约50%至80%的矿物质及大量纤维素、蛋白质、植物营养素和其他活性成分;胚芽虽然是最小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富含微量元素、不饱和脂肪酸、B族维生素、抗氧化剂和植物化学物,其营养效用也不可忽视。

  美国全谷物委员会提供的科研数据表明,全谷物的保健作用包括中风危险降低30%-36%,Ⅱ型糖尿病危险降低21%-30%,心脏疾病危险降低25%-28%,同时还有利于预防肠胃癌症。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多吃谷物和全谷食物可降低罹患肠癌危险。每日饮食中增加3份全谷食物可使肠癌危险降低20%。每天多摄入10克纤维素,肠癌危险就会降低10%。该项研究人员还指出,全谷食品中的纤维素具有强化肠道菌群,改善消化的作用,这可能是其防止肠癌的最主要原因。然而,最新研究发现,水果和蔬菜纤维不具有这种功效。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欧盟、日本等很多发达国家开始兴起食用全谷物食品,并成立了全谷物研究和推广机构,目前已经有22个国家的将近5000种产品使用全谷物标志。从2002年到2010年,世界范围内全谷物食品增长了100%;2002年全球只有321种全谷物食品,到了2010年仅新面世的全谷物食品就有3272种。在比例方面,全谷物产品在美国谷物食品中占40%以上,但在高端谷物产品中占70%以上。2005到2008年间,美国全谷物食品的消费增长了20%。2010年,美国全谷物面包消费量首次超过了白面包消费量。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杨月欣教授表示,每天适量摄入全谷食物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但也并非吃得越多越好,因为过量食用可能会产生蛋白质补充受阻、肠道消化等问题,因此应该遵循“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的原则。科学研究表明,在主食摄入量一定的前提下,每天食用85克全谷食品能减少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可以帮助控制体重。成年人每人每天最好能吃50克以上的粗粮,老年人有容易便秘、患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病的问题,每日可吃到100克,但消瘦、营养不良、消化不良的老人则要少吃些。2岁以下的幼儿食物还是要细软,尽量避免摄入含有过多膳食纤维的粗制食物。此外,肥胖以及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人群也应适当多吃些粗粮。

    【相关阅读】

    如何区别全麦食品和全谷物食品?

    冬季减肥多吃全谷物 瘦得快

    每天食用85克全谷食品有助控制体重

    用全谷物来消灭小肚子

    膳食中富含全谷类食品既能减腰围又能防心脏病

    吃肉应搭配全谷食品

    常吃全谷物食品可防炎症

    科学吃米预防慢性疾病

    菊花可调理亚健康等慢性疾病

编辑:yuanlee

 
[ 网刊订阅 ]  [ 食品安全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安全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311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