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验技术 »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 正文

浮游菌监测操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27
核心提示: 1 取样前准备工作 依据检测区域的取样点数,按照《培养基配制、灭菌标准操作程序》制备适量的营养琼脂培养基。
 1 取样前准备工作
  • 依据检测区域的取样点数,按照《培养基配制、灭菌标准操作程序》制备适量的营养琼脂培养基。

  • 在超净工作台内,以无菌操作法将配制好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以每皿约15ml的装量分装,待培养基凝固后移出洁净区。

  • 将制备的营养琼脂平皿倒置于隔水式恒温水浴培养箱内于30~35℃培养48小时。取出逐个检查,确认无菌落数后即可使用。

2 采样

将上述制备好的营养琼脂平皿交与QA人员取样。

3 仪器、设备和培养基

浮游菌采样器、培养皿(φ90mm×15mm)、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恒温培养箱

 

4 仪器、设备、培养基的要求

浮游菌采样器必须要有流量计和定时器。应严格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采样器必须按仪器的检定周期,定期对仪器作检定,以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检验项目有:定时器,转盘转速,流量计。每次测试前应先接通电源,启动真空抽气泵,然后调节流量计和定时器。空气采样量根据需要选定,已知采样器的流量(L/min),设定采样时间(min)两者相乘即得采样量(L)。采样口必须用便于消毒及化学性能稳定的材料制造,采样管严禁渗漏,内壁应光滑,采样管的长度应根据测定点的高度定,尽量减少弯曲。

5 测试方法

测试用仪器、培养皿表面必须严格消毒。采样器进入被测房间前先用消毒剂灭菌。用消毒剂擦净培养皿的外表面。采样前,先用消毒剂消毒采样器的顶盘、转盘以及罩子的内外面,采样结束再用消毒剂轻轻喷射罩子的内壁和转盘。采样口及采样管使用前必须高温灭菌,如用消毒剂对采样管的外壁、内壁进行消毒,应将管中的残留液倒掉并晾干。采样者应穿戴与被测洁净区域相应的工作服,在转盘上放入或调换培养皿前,双手用消毒剂消毒。


6 采样程序

仪器经消毒后先不放入培养皿,开动真空泵抽气,使仪器的残余消毒剂蒸发,时间不少于5min,并调好流量、转盘转速。关闭真空泵,放入培养皿,盖上盖子后调节采样品缝隙高度。置采样器于采样点后,开启采样器、转动定时器,根据采样量设定采样时间。

7 测试状态

浮游菌测试前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已经消毒过。测试状态为静态测试,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状态。


8 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和被测环境级别的工作服。静态测试时,室内人员不得多于2人。

9 测试时间

单向流,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min后开始。对非单向流,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min后开始。

最少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最小采样量,见下表:


工作区测点位置离地0.8m~1.5m左右,送风口测点位置离开送风面30cm左右;可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增加测点。每个采样点一般采样一次。对于单向流或送风口,采样器采样管口朝向应正对气流方向;对于非单向流,采样管口向上。布置采样点时,至少应离开尘粒较集中的回风口1m以上。采样时,测试人员应站在采样口的下风侧。

10 培养

取样结束后将平皿复倒置隔水式恒温水浴培养箱内于30~35℃培养48小时。并以未采样的营养琼脂平皿作对照皿。

菌落计数:用肉眼直接计数,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是否遗漏。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计数。培养结束,将上述培养后的平皿取出,逐个点计菌落数,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并记录。

11 结果计算

 

平均菌落数的计算见下式:


式中:

m为该房间(或区域)的平均菌落数;

m1、m2‥‥‥mn为该房间(或区域)各取样点的菌落数;

N为培养皿总数

记录:测试报告中应记录房间温度、相对湿度、压差、测试状态及测试数据。

编辑:songjiajie2010

 
分享:
关键词: 监测
[ 网刊订阅 ]  [ 检验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检验技术
点击排行
检验技术
 
 
Processed in 0.023 second(s), 11 queries, Memory 0.9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