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理学 » 正文

心血管反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0-13

神经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是通过各种心血管反射来实现的。各种心血管反射的生理意义都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及机体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颈动脉窦是颈内动脉靠近颈总动脉分叉处的一个略膨大的部分。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其末端膨大呈卵圆形。这些感觉神经末梢对动脉压升高所引起的血管壁扩张敏感。当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被扩张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就发生兴奋而发放神经冲动。因此,把这些感觉神经末梢分别称为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在一定范围内,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与动脉壁的扩张程度成正比,故动脉压愈高则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愈多。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为窦神经,窦神经参与舌咽神经进入延髓。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纤维参与迷走神经进入延髓。这些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进入延髓后,和孤束核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此神经元发生的兴奋可通过神经通路使延髓腹外侧血管运动中枢神经元抑制。孤束核的神经元还与延髓、脑桥、下丘脑等一些神经核团发生联系。通过这些神经联系,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增多时,就可使迷走中的紧张性加强,由迷走神经传至心脏的冲动增多;同时,使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减弱,由心交感神经传至心脏、交感缩血管神经传至血管平滑肌的冲动减少。于是心搏变慢、变弱,心输出量减少;血管舒张,外周阻力减小,使动脉血压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因此,这一反射称为降压反射或减压反射。

降压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它的生理意义在于使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机体在安静状态下,因动脉血压已高于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阈值水平,故压力感受器不断地发放冲动进入心血管中枢,而引起降压反射。当这一反射达到某一平衡点时,动脉血压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当某些原因使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则降压反射进一步加强,引起血压下降。反之,当动脉压突然降低时,则由于压力感受器传入心血管中枢的冲动减少,使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减弱,同时心交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加强,交感及缩血管神经活动加强,则导致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增大,使血压回升,维持血压的相对恒定。由于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参与这种反射能缓冲动脉血压,故将这两对神经又称为缓冲神经。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是由上皮细胞构成的扁平而椭圆形小体,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和感觉神经末梢分布。颈动脉体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管壁外边,其传入神经纤维也行走于窦神经中。主动脉体散在地分布于主动脉弓周围的组织中,其传入神经纤维也行走于迷走神经中。当血液中某些化学物质成分改变时,如缺氧,CO2分压过高,pH降低等时,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能发出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入延髓,一方面引起呼吸加强(见呼吸章),另一方面兴奋交感缩血管中枢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呼吸的改变又可反射性地使心率增快。化学感受性反射在平时对心血管活动不起明显的调节作用,只有在缺氧、窒息、动脉压过低和酸中毒等情况下,才发挥其作用。

其它心血管反射

除上述两种反射外,机体很多部位的传入冲动都能影响心血管的活动,其中主要有心脏和肺循环血管内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在心房、心室和肺循环血管中存在许多压力感受器,总称为心肺感受器。当心房、心室或肺循环血管中压力升高,或因血容量增大而使心脏或血管壁受到较大的牵张时,能引起心肺感受器发生兴奋,冲动经传入神经传至心血管中枢,引起交感紧张性降低,迷走紧张性增加,血压下降。心房中感受血容量增大的感受器又称为容量感受器。另外刺激躯体传入神经时也可以引起心血管反射。在平时肌肉活动,皮肤冷、热刺激以及各种伤害性刺激也都能反射性地引起心血管活动发生变化。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325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