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农作物专题 » 正文

巴西蚕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2-27   浏览次数:45
自1920年起,意大利和日本移民相继在巴西发展蚕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生丝出口顺利,蚕业发展迅速。1946年蚕茧产量增至6,000t,生丝产量达600多吨。战后,丝质暴跌,巴西蚕农毁桑,丝厂倒闭,到1953年产茧量回升到2,501t。 巴西蚕区主要在圣保罗州、巴拉那州

自1920年起,意大利和日本移民相继在巴西发展蚕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生丝出口顺利,蚕业发展迅速。1946年蚕茧产量增至6,000t,生丝产量达600多吨。战后,丝质暴跌,巴西蚕农毁桑,丝厂倒闭,到1953年产茧量回升到2,501t。

巴西蚕区主要在圣保罗州、巴拉那州。马托格罗索州、米纳斯吉拉斯州、戈亚斯洲,直辖联邦区等地也有蚕业生产。蚕区一般分布在南纬15-25°地带,以靠近南回归线地区为主。巴西蚕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全年温暖。巴西养蚕年度从9月份开始第一次饲养,到次年6月结束,共养蚕7-8次。巴西原有桑品种为“卡拉普列查”及其选拔出来的变种“三浦”。插条繁殖是巴西桑的特点,插条后一个月发芽,三个月可长高1m左右,经8-10个月可首次采叶。植桑行株距为2.8-3.0×0.8-1.0m,适于田间机械操作。蚕种由制丝公司供应“转青卵”。蚕农进行小蚕共育,大蚕实行条桑育,一日给桑3-4次。巴西现有丝厂两家,有自动缫丝机12套,其他缫丝机200台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招聘 | 广告服务 | 信息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客服中心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鲁ICP备10014333号
©2008-201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