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无图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安全 » 营养与健康 » 正文

普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很关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14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核心提示:从年初的螺旋藻铅超标到年中的荧光增白剂、硼砂,再到岁尾的白酒塑化剂,伴随这些食品热点的出现,消费者往往被来自不同渠道的声音“吓懵了”。

  从年初的螺旋藻铅超标到年中的荧光增白剂、硼砂,再到岁尾的白酒塑化剂,伴随这些食品热点的出现,消费者往往被来自不同渠道的声音“吓懵了”。

  日前,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科协的指导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即刻搜索共同举办的“2012年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点评媒体沟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教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中心刘秀梅研究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王竹天研究员,北京大学工学院食品与生物资源工程研究所所长陈峰教授等十几位权威专家从科学的视角对2012年食品安全热点进行一一解读。并指出对“量效关系”的理解才是当前食品安全公众科普中最为紧迫、最为重要的内容。

  据会议主办方之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介绍,消费者针对目前食品安全的认知与科学真相之间的关系认知较为混乱,亟须加强对公众科普,形成对于食品安全的科学认知,以科学的声音还原热点事件的科学真实,向消费者传递基于科学基础的权威、真实的食品安全信息。

  通过与会专家的科学解读,记者发现2012年各界关注的许多食品安全“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并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属于误读。与会专家强调,中国食品安全的最大危机是消费者对食品工业的信任危机,针对食品安全的许多误解,企业界、科技界和媒体都应承担重要责任,科学认知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已刻不容缓。而对“量效关系”的理解才是当前食品安全公众科普中最为紧迫、最为重要的内容,需要让消费者建立“检出不代表违规,检出不代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科学认知。

  专家组表示,随着食品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中有害组分的检出限值不断降低,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食品安全监控工作,从而保证了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然而食品安全监测机构的检测水平也应在此基础上快速提升,避免诸如“今麦郎‘酸价门’”和“硼砂问题”等因机构误检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专家组同时呼吁,食品工业界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提升食品安全管控和企业内部自检的水平,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系统,实施全程监控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减少如“可口可乐含氯门”和“光明奶酪宝宝杯被指含违禁物”等问题的发生。

     【相关阅读】

    食品安全恐慌 多因科普宣传不到位

    这七种情况下不宜使用味精

编辑:yuanlee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科普 知识
[ 网刊订阅 ]  [ 食品安全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安全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189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9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