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蛤蚧加工,贮藏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2-05

第一节  采集、加工、贮藏
   
1.采集
   
可用铁丝做一个直径15~20厘米的铁丝网兜,配装1根2.5~3米的竹柄,捕捉时将网兜对准蛤蚧的头部由下往上一推,蛤蚧即落于网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捕捉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谨慎,切不可粗暴,以免将蛤蚧的尾弄断,从而影响成品的质量和商品规格的等级下降,进而影响销售价格,降低利润,避免不要的损失。
   
2.加工技术
   
蛤蚧可鲜用,或制成各种成药。但活蛤蚧不便运输和贮藏。所以需先加工成蛤蚧干。加工工艺要求精细,需掌握一定的技术,加工技术的高低不仅影响商品外观,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商品质量和商品等级规格。加工前需准备好加工用的竹制材料、铁钉、剪刀或小刀等器具。加工技术一般分为去脏、撑腹、烘干、扎对4道工序。现按加工流程分别叙述如下:
   
(1)去脏  将活蛤蚧置地上,用锤子对准其脑门轻击一下使其昏死。在加工台边倒钉一锋利的铁钉,钉尖露出台面15毫米左右,将蛤蚧的额部扣在钉上,使蛤蚧腹部朝上,左手握住蛤蚧,右手持尖头利刀,刀口向上,刀尖自泄殖孔向前直剪(切)至喉部皮下;也可用剪刀从肛孔剪至喉前部。刀口或剪口线不直,加工出的蛤蚧切口边缘就不直,从而会影响规格和质量。除去内脏,勿伤或弄破内脏,不需清洗,用干布擦去血迹即可。   
   
(2)撑腹  用两根粗竹条,竹条之长度约相当于四肢向左右伸展之长度,分别插入前肢和后肢,将四肢伸展开;用两根约1厘米宽的薄竹片交叉固定四肢之基部,使其挺直。然后再用两根薄竹片(专门专业加工品),长度相当于前后肢内侧之距离,两竹片并排在一起的宽度约等于竹片长度。下面一片后角修圆,将腹壁左右横撑开,以绷足为度。最后,用一根长于全身的扁竹条,沿背部内面直伸到头腹皮下。再用棉纸条将尾和扁竹条捆扎在一起固定之,以防断尾。
   
(3)烘干  可用烘炉进行烘干。烘炉结构简单,大小形式不一,只要能起到烘干作用就可以,因而可以因陋就简。一般可在室内用砖砌成长、宽、高度为150厘米×100厘米×60厘米的烘炉,内壁离地面25-30厘米处,每隔20厘米横架一条钢筋。炉的一面开一个宽18~20厘米、高60厘米的炉门(炉口不封顶)。烘烤时,在炉膛内点燃两堆炭火,待炭烧红没有烟时,用草木灰盖住火面,钢筋上铺放一块薄铁皮,铁皮上再铺一块用铁丝编织成的疏孔网,将蛤蚧头部向下,一条一条倒立摆放疏铁丝网上,数十条一行,排列数行进行烘烤。炉温保持在50℃~60℃之间,在烘烤过程中不宜翻动。待烘烤完毕时,一般8小时左右,检查蛤蚧干,如果成灰色,眼睛全陷入,尾瘪,用手指击头部有响声,表示已经足干,待凉取出,即成干蛤蚧。一条生蛤蚧,烘干后的重量为体重之27%~30%左右,内脏约占体重之10%,水分约占体重之60%。
    
(4)扎对  对全干的蛤蚧进行挑选,将两条大小相同的蛤蚧以腹面(撑面)相对合,即头、身、尾对合好后,用棉纸条扎尾,就成为商品药材“对蛤蚧”。
   
3.贮藏
   
蛤蚧用严密的木箱或铁盒、铁皮筒盛装,贮藏于低温干燥处。以温度在15℃以下,相对湿度在65%~75%为宜。注意防潮防霉,防虫蛀及泛油或鼠盗等。在贮藏期间,可在包装内置花椒、吴茱萸等,共同密封防虫蛀。
   
第二节  品质规格
   
1.品质评价
   
蛤蚧以体大、肥壮、撑面平整、色鲜明、无断尾、无烘焦、无破裂、不碎、干爽者为佳。
   
2.商品规格
   
商品以对为单位,原应雌雄为对,捆扎在一起,现多以一只长尾,一只短尾配搭出售。国产蛤蚧《广东省地产药材商品规格质量标准》分三个等级:一等、二等、三等。
   
一等  干货,全形全尾,不烂身,近前趾腹部横量宽度9厘米以上,无虫蛀霉变,无烘焦。
   
二等  近前趾腹部横量宽度8厘米以上,余同一等。
   
三等  近前趾腹部横量宽度7厘米以上,余同一等。
   
国产蛤蚧的出口规格分为:
   
特装  1对一装,宽9.5厘米以上(近前趾腹部横量宽度计,以下同)。
   
5装  5对一装,宽8.5厘米以上。
   
10装  10对一装,宽8厘米以上。
   
20装  20对一装,宽7.5厘米以上。
   
30装  30对一装,宽7厘米以上。
   
进口蛤蚧规格分为:
   
特大  宽12厘米以上(近前趾腹部横量宽度计,以下同)。
   
大  宽10.5~12厘米。
   
中  宽9~10.5厘米。
   
小  宽6.5~9厘米。
   
以上所有规格等级按有尾无尾,又可分为断尾、全尾两种,有、无尾其价格不一样。
   
第三节  商品鉴别
   
1。性状鉴别
   
(1)生蛤蚧的鉴别  蛤蚧指(趾)下具单行褶瓣,构成吸盘。同属的壁虎(常说的盐蛇、天龙、四脚蛇)体长大都在20厘米以下,其他蜥蜴类动物(常说的四脚蛇、肥仔蛇等)脚趾底部不具吸盘,故易区别。
   
(2)干蛤蚧的鉴别  干燥的全体固定于竹片上而呈扁片状。头部及躯干长10~15厘米,尾长10~14厘米,腹背部宽6~10厘米。头大、扁长、眼大而凹陷成窟窿,眼间距下凹呈沟状。角质细齿密生于颚的边缘,无大牙。背呈灰黑色或银灰色,并有灰棕色或灰绿色的斑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均呈嵴状突起,全身密布圆鳞。四肢指、趾各5,除第一指、趾外,均有爪。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显骨节,上粗下细,色与脊部相同,有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全身有橙红色斑点。密度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散有紫褐色疣鳞,腹部鳞片方形。气腥、味微咸。
   
2.经验鉴别
   
见头大、眼大、满口细牙,背部银灰色,散有棕色或灰绿色斑点,指、趾底面有盘爪者为真,即为蛤蚧;见头小、眼细小、有大牙,背部有红黄色斑点,指、趾底面无吸盘者属混充品。
   
3.伪混品
   
目前市场上发现有用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动物中国瘰螈 Trituroides Chinenis(Gray)、壁虎科动物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 Guenther、鬣蜥科动物喜山鬣蜥 Agama himalayana、鼠蜥科动物蜡皮蜥 Leiolepis belliana belliana(Gray)等,经加工冒充蛤蚧。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11 second(s), 13 queries, Memory 0.89 M